济南市乡村风貌塑造策略研究

2021-04-09 13:38程正渭王兰城徐虎赵泯皓
艺术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塑造济南

程正渭 王兰城 徐虎 赵泯皓

摘要: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乡村风貌塑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在错误的风貌建设观念的引导下,使乡村丧失了地域性和辨识度,从而导致乡村长期发展形成的风貌特色逐渐消失。文章在分析济南市乡村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济南市乡村风貌塑造的原则,并从全域统筹、分类推进、要素指引、多方联动等方面阐述济南市乡村风貌塑造的策略,以期为济南市乡村风貌塑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济南;乡村风貌;塑造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005-03

1    研究背景

2018年以来,济南市在打造“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典型。但同时济南乡村风貌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破坏原有肌理及空间组织,或建欧式住宅集群,或完全按城市社区模式建设,乡村长期发展形成的风貌特色正逐渐消失,乡村的地域性和辨识度逐渐丧失。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因此,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避免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千村一面、仿古村和复古村等破坏乡村风貌的情况,文章以济南市为例,对乡村风貌塑造策略进行探索。

2    乡村风貌的概念

风貌本意主要指风采、容貌,后来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其中“风”代表隐形的社会文化习俗,是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貌”代表外在显性的物质空间特征,是物质环境中相关要素的总和[1]。

乡村风貌是乡村外在物质空间的环境形象和内在特质的有机统一,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形成的总体特征。据此,我们认为,乡村风貌是指乡村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基于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所形成的可感知的乡村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2],既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精神。

3    济南乡村特征

济南市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据《济南市统计年鉴》,截至2020年,济南共有5 530个行政村,分布于除市中、历下两区外的其他区县,获批45个山东省传统村落、1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3.1    乡村布局

地形地貌是影响乡村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济南市南部为绵延起伏的泰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及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市域水文资源优越,有由黄河、小清河等河、湖以及泉水组成的区域水网。综合考察,济南乡村布局形态主要有兩种比较有特征的形式。

一种分布在南部山区,村庄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布局和地形地貌相适应。村庄形态呈带状或分散的团块状,村内街巷为树枝状或鱼骨状布局。整个村庄层次丰富,道路曲折,形式多变,呈现出“山村相融”的空间布局模式。

另一种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呈团块状结构,占地面积大,街巷采用棋盘式布局,形态规整,结构紧凑。整个村庄以农田和自然地貌为底,以河为脉,林、渠、塘分布其中,与田野肌理形成鲜明对比。

3.2    民居特色

济南民居采用的是北方系的四合院布局形制,同时还具有地域特色。

3.2.1    山区民居

济南山区民居以石材、土坯等材料为主,民居风格质朴厚重,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双坡屋顶型。主要分布在章丘、历城、莱芜等地山区,院落布局自由,除典型的合院式布局外,也有“一”字形和“L”形院落。墙体为青石根基,自然石砌墙,石块大小不一,不勾缝、不抹面,讲究大小石块间的咬合和拉结。内墙为土坯墙,木直棂窗,屋顶为双面硬山坡顶、山草顶或麦草顶。两边的山墙一般高于屋顶,房梁和檩条都直接架在山墙上,结构比较简单[3]。建筑少雕饰,一般只在屋顶挑檐和墀头部位雕刻吉祥文字或图案。

第二,囤形屋顶型。主要分布于长清、平阴一带,院落结构简单,以三合院为主,正屋一般为三间,院落狭小,院墙全部用大石块砌成,封闭性很强。墙体很厚,采用夯土和毛石堆砌,屋顶为非梁架结构,先铺厚三合土,用石灰抹成漫坡顶。石雕运用比较普遍,石头雕刻纹样在粗犷中透着精细,整个民居简洁大气又不失精美。

3.2.2    平原民居

主要为四合院或三合院,抬梁式木构架,屋顶多为硬山瓦顶,墙和顶较厚。主要有三种风格:第一种是青方石根基,青砖到顶,仰合瓦屋面小瓦脊梢,窗户是汉纹拐,门上有万字纹样的香眼;第二种是青石根基,石灰坯墙,山草顶,木格子窗,这种房子主要分布在章丘一带;第三种主要分布于北部冲积平原,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砌墙,房屋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

4    济南乡村风貌塑造策略

4.1    原则

4.1.1    生态性原则

风貌塑造应坚持保护生态本底的理念,尊重济南山水格局,与现有规划管控体系衔接,构建济南生态安全格局。同时,运用本地材料和乡土植物,体现济南地域特色生态风貌。

4.1.2    乡土性原则

按照济南的地形地貌、乡土植物、民俗习惯等具体地域特点进行乡村风貌塑造,打造富有济南地域特色及乡野气息的乡村景观。

4.1.3    经济性原则

乡村风貌的塑造应考虑村庄的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从实用性出发,就地取材,合理布局,满足乡村生活与生产需要,避免形式主义。

4.1.4    时代性原则

风貌塑造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符合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结合乡村产业调整,推动第三产业与农业生产充分融合,使风貌塑造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4.1.5    开放式原则

风貌形成是一个需要时间打磨积累的缓慢过程,乡村风貌的塑造必须坚持开放原则,全民参与,激发民智民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4.2    塑造策略

4.2.1    全域统筹

济南地形地貌变化较大,村庄分布多个区县,而乡村风貌塑造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乡村风貌塑造需要打破行政边界壁垒,站在全域统筹层面提出高层次、战略性的风貌定位,构建风貌控制体系,打造彰显济南地域环境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点、线、面整体风貌框架。

点为五种类型村庄的风貌塑造彰显村庄个性风貌。线指的是结合济南高速公路及高铁布局,以黄河沿岸、高速公路沿线、铁路沿线三大风貌界面塑造连续线性风貌。面以五大风貌分区打造村庄风貌特色:依托南部山区良好的山水、林地资源,形成山水生态风貌区;结合平阴、长清区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田园文化风貌区;北边商河济阳打造农耕平原风貌区;沿黄河地带形成滨河湿地风貌区;东部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都市田园风貌区。

依托区带结合,突出全域规划、连片打造、整体提升,切实指导济南乡村风貌塑造建设。

4.2.2    分类推进

结合《济南市村庄布局规划(2018-2035)》,将五类村庄的风貌对应分为整治提升类风貌、城郊融合类风貌、特色保护类风貌、搬迁撤并类风貌、整治改善类风貌,分类分策引导乡村塑造,促进村庄的个性发展,优先推进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风貌塑造。

(1)特色保护类。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村落整体形态、结构肌理、街巷空间、文物建筑、传统民居、历史要素等,传承济南传统民居风貌特征,注意乡村传统符号的保护、挖掘和重塑,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对于景区化村庄等特色资源型村落,保护村庄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注重当地山水风貌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2)集聚提升类。合理定位村庄风貌定位,保护山水格局,优化结构肌理,重点对建筑符号、高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设指引,以保持和延续乡土特色和传统风貌。

在建設中,合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创新民居形式。营造公共空间,提升文化空间节点,丰富村落文化景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3)城郊融合类。塑造重点在于修复地脉、修塑文脉、修建业脉。修复地脉指结合“三区三线”,整合优化山水农田空间和建设用地布局,保护村庄山、水、林、田的生态格局。修塑文脉指提炼传统建筑符号,挖掘乡土民俗风情和历史典故,并将其融入社区营建过程中。修建业脉指结合优越的地理区位,塑造特色的都市农业景观,将乡村文化内涵赋予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位,或将地域文化资源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旅、居、游多元化的产业形态。

(4)搬迁撤并类。重点做好田园环境生态修复和整治。严格控制村庄建设蔓延,推进农村危房整治修补,维护乡村环境卫生。

(5)整治改善类。推进“三清三拆”,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生活品质。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修复和营造传统乡土生活空间,推进基础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农房立面改造等,充分体现乡土气息,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2.3    要素指引

(1)田园环境。对于南部山区,结合小流域治理,严格保护山水生态本底,梳山理水,营造“山、泉、湖、河、村”的南山风韵,真正实现“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

对于平原地区,优化现状阡陌纵横的林田肌理,通过农田整理,形成成片的田园风貌。结合产业优化,打造图案式农田、“农田+果林”、“农田+花田”、“农田+大棚”等多种农田景观模式,林田之间可配置乔木灌木,在构建生态廊道的同时,提升景观丰富度。营造功能场所,灵活运用乡土材料修建趣味景观小品,使农田景观更具特色,提高农田景观的观赏性。

(2)村落格局。保护与传承乡村原有肌理和形态格局。对于山区村庄,延续自由式或鱼骨式村庄形态,协调村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村庄布局保持村庄依势而建、自由生长的布局形态和路网格局。对于平原地区村庄,提取村落的十字形道路肌理,形成街—坊—院的布局形式,重点打造重要交叉空间节点景观。

(3)建筑风貌。提取地域建筑形态特征和文化符号,对现存建筑进行梳理分析,整治改造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从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建筑尺度等方面对新建建筑提出指引,注意传统建筑符号的提炼与应用,特别是门楼、山墙、檐口等,坚持现代传承与创新并重,注重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的有机融合。

(4)公共空间。主要对村庄入口、村庄广场、文化空间等节点空间进行风貌塑造引导。

村庄入口应注重标志性和辨识度,设立能成为村庄地标的入口标志物,标志物的风格要与环境相协调,要能体现村庄文化及特色。

村庄广场主要供村民休闲、运动、娱乐、休憩等,功能和设施均须设置齐全,以提升空间的功能性和观赏性。采用乡土材料做成雕塑、景墙等对村庄传统文化进行展示,同时加强绿化。

在营造文化空间时,可结合古树、古井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改造,增加符合地域风貌的休息设施,完善地面铺装,配置具有观赏性的乡土植物。

(5)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突出便捷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完善景观设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标识牌、宣传栏、休息座椅、照明设施等,应统一风格,色彩、材质及形式要与村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此外,还要改造完善供水、供电设施、环卫设施以及雨污水处理设施。

(6)历史文化。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科学策划、组织开展传统节事活动,打造乡村文化名片。

保护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农田水利设施、古树名木、古井、石碾等进行保护、修缮与利用。

传承和保护以鼓子秧歌、章丘芯子、梆子等为代表的传统曲艺、戏剧以及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科普教育活动。

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在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俗活动,打造节会品牌。

4.2.4    多方联动

完善社会多元参与的机制与平台。政府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风貌塑造的管理,做好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及风貌指引导则的编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多元融资平台,充实乡村风貌方面的专家团队,成立由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乡村工匠、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乡村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存量农房改造、新农房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技术指导。

5    结语

乡村风貌塑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市域范围内乡村风貌的塑造,只有充分调研,因地制宜,找准风貌要素的关键特征,从宏观到微观做好管控体系构建,才能使乡村风貌塑造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与落地性。

参考文献:

[1]刘维超,杨小萍,孙伟.大规模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风貌引导:以阜平县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78-386.

[2]滿育俊.塑造特色乡村风貌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探讨:以广西昭平县黄姚镇杨村屯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21(3):22-23,29.

[3]逯海勇,胡海燕.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形态及地域特征分析[J].华中建筑,2017,35(4):76-81.

猜你喜欢
塑造济南
济南拍卖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Hi济南
Hi济南
“济南第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