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2021-04-09 14:36初艳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原体支原体

刘 薇 秦 迪 初艳慧 黄 芳

1. 北京市健宫医院感染科,北京 100054;2.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北京 100120;3.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北京 100013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细菌等病原体。其中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感染发病率高,传播快,高危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1]。为了解北京市健宫医院(我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规律,本研究对我院2015—2019年连续五年的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多种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以期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感染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热门诊、呼吸科、ICU三个监测科室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病例1168例,年龄18~102岁,平均(60.0±22.5)岁,其 中 男611例,女557例;18~24岁 组64例,25~59岁组489例,≥60岁组615例;上感组336例,肺炎组8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定义为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鼻塞、流涕、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肺炎及重症肺炎的病例定义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通过病例调查表收集病例信息。

1.2 标本收集及检测

每月收集5份上呼吸道感染标本、5~10份肺炎、5份重症肺炎标本,每月标本数15~20份,全年标本数均衡分布,共监测1168例,其中咽拭子标本467例,痰标本700例,肺泡灌洗液1例。标本采集后-70℃冻存,每月统一送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实验室进行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核酸检测[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总体情况

1168例患者的标本中,335例检出阳性,检出率为28.68%(335/1168)。305份标本中检出1种病原体,占26.11%(305/1168),30份标本中检出2~3种病原体,占2.57%(30/1168),所有标本共检出病原体366种,检出率为31.34%(366/1168)。所有阳性病原体检出前三位依次为甲型流感病毒(8.39%,98/1168)、肺炎支原体(4.20%,49/1168)和副流感病毒(4.20%,49/1168)、鼻病毒(3.85%,45/1168)。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阳性检出及病原体分布情况

18~24岁组的病原阳性检出率为31.25%(20/64),25~59岁 组 的 阳 性 检 出 率 为37.42%(183/489),≥60岁组的阳性检出率为26.50%(163/615),不同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5,P=0.001)。18~24岁

表1 1168例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

组检出病原体前三位分别为肺炎支原体(9.38%,6/64)、甲型流感病毒(6.25%,4/64)、腺病毒(3.13%,3/64);25~59岁组检出前三位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8.79%,43/489)、肺炎支原体(7.36%,36/489)、鼻病毒(4.09%,20/489);≥60岁组检出前三位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8.29%,51/615)、副流感病毒(4.88%,30/615)、鼻病毒(3.90%,24/615)。见表2。

2.3 不同病例类型阳性检出及病原体分布情况

上感组的病原阳性检出率为31.84%(107/336),肺炎(包括重症肺炎)组的阳性检出率为31.13%(259/832),不同病例类型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感病例检出病原体前三位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9.52%,32/336)、乙型流感病毒(4.46%,15/336)、副流感病毒(3.87%,13/336);肺炎病例检出病原体前三位分别为甲型流 感 病 毒(7.93%,66/832)、肺 炎 支 原 体(5.29%,44/832)、副 流 感 病 毒(4.33%,36/832)、鼻 病 毒(4.33%,36/832)。上感病例中乙型流感、腺病毒、肠道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肺炎病例,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上感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月份阳性检出情况

不同月份检出阳性率不同,1—4月、12月检出阳性率>5.00%,1月最高为50.00%,6月最低为13.04%。冬春季(12—5月)的检出阳性率为39.93%(228/571),以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夏秋季(6—11月)的检出阳性率为23.12%(138/597),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为主,冬春季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49,P=0.000)。见表4。

表2 不同年龄组类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n(%)]

表4 不同月份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

表3 不同病例类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

3 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重者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也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肿瘤及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的加重,甚至引起死亡[4,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近五年来我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28.68%,与秦迪等研究结果(28.27%)相似[5],低于北京市其他区县32.4%~60.63%水平[6-8]。病原体检出由高到低依次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博卡病毒、衣原体检出较少,与北京市其他区县检出病原谱有所不同[8-10],提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存在空间或地区差异,也与我院送检病例无儿童,94.52%病例为25岁以上成人病例有关。我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仍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与黄芳等[9]既往研究相符。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组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及分布不同,18~59岁成人组的病原阳性检出率为37.42%,明显高于≥60岁老年组的阳性检出率26.50%。18~59岁成人组以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为主,≥60岁老年组以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提示甲型流感病毒是我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原体,而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8~59岁的青壮年,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则更易感染流感病毒。有报道[10-12]指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目前已证明,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是引起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13]。本研究发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检出病原体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肺炎(包括重症肺炎)病例检出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为主。说明我院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仍以流感病毒为主,而成人肺炎病原体除流感病毒外,肺炎支原体占有很大比例,与刘雅芬等[14]既往研究相符,提示临床医生应关注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的感染,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同时研究发现近五年冠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03%,检出均为OC43、NL63、229E、HKU1四种常见型,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均较轻,与文献报道相同[15]。

不同月份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不同,冬春季(12—5月)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夏秋季(6—11月),冬春季以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夏秋季以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为主。可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季节性特征,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明显在冬春季出现高峰,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夏秋季高发,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为全年多发,从而提示在不同季节应针对不同病原体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在冬春季尤其需要做好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控。

本研究通过对1168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有助于临床有针对性进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同时也为本地区呼吸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相关数据,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本研究仅有本院单中心资料,研究结果代表性尚有欠缺,故今后仍需扩大范围继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病原体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