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2021-04-09 07:18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吴月浩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9期
关键词:标准化生产建设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 吴月浩|文

2021 年9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和第十九条分别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从法律层面突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2020 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也强调要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并非简单的“标准化”。简单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安全管理体系,是我国在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本土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对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

主要特点

全面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地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其全面性主要体现在4 方面:一是从安全管理层面覆盖安全责任体系、管理制度体系、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教育培训体系、职业健康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二是从人员管理层面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有层级、所有岗位、所有员工。三是从作业管理层面覆盖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后勤保障等所有作业。四是从文件管理层面覆盖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制度规程。

全员性

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在于全员参与,无论是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干部还是基层岗位的一线操作员工,都要学习本岗位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主动排查整治本岗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三违”现象,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也有利于强化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生产遵章守纪意识,并熟练掌握本岗位相适应的安全操作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促进企业形成适应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

全国性

根据《安全生产法》以及近几年国家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精神,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达标行动。各省市、行业已牵头制定了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特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鼓励并支持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学习考评标准并不断改进提升,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主要问题

近年来,上海、江苏、河北等地相继出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因管理不善,在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被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的情况。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在落地实施阶段仍存在着以下4 方面问题。

第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际作用不够重视。有些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只是为了取得达标证书,而不关心其实际目的是什么、实际运行效果怎么样。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最主要的是落实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但仍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没有理解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于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仅将其视为一件强制性任务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应付情绪,不能发自内心地认真对待,造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不能充分落地。有的企业甚至完全脱离本单位实际情况,简单复制其他企业文件资料,或者聘请某些不负责的中介机构编写记录、填写表格。这显然不仅无法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会歪曲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

第二,未实现全部门、全岗位参与。有些企业负责人没有真正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全公司、全员的工作,仍然认为所有安全生产工作都只是安全部门的事,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只安排给安全部门单独办理。而安全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在企业中常没有足够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不可能调动企业所有资源。这必然导致许多具体要求只能由安全部门应付了事、浮于表面,难以落实落地。

第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生产经营脱节。个别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时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即文件档案写一套、实际工作另一套,达标考评成功、取得达标证书后,只将精力集中于编写虚假的自评和复评报告,而不重视实际安全工作的管理提升,甚至出现管理水平与力度的倒退,导致生产经营实际与体系化建设“两层皮”。还有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没有常态化运行,所有的安全工作仍然都是由安全部门负责,其他部门以及车间、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不了解,在检查、培训、考核等各要素落实工作中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第四,考评机构评审质量仍有差距。实践中,有些考评机构在对企业进行咨询、培训时,为了达标通过仅满足于为企业提供制度、记录、表格等各种文件模板,而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体系与实际“两层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点建议

各司其职,相互支撑

一方面,企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应主动对标考评标准,从“人、机、环、管”全方位提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将每个目标涉及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有效组织起来,共同形成并落实具体可行的工作措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相关考评机构作为技术支撑,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自身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推进企业高效建设并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考评机构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所属行业,还要根据企业的人员数量、文化素质、生产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量身定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现“一企一策”。同时,还应调查研究企业现有安全管理情况,在全方位找差距、补短板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尽快收到成效。

坚持实事求,保证建设质量

一方面,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参照考评标准要求,对自身生产作业实际情况逐项开展自查自评。自评人员应当提前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理解考评标准的内容和含义,在自评过程中尊重事实,客观公允,不弄虚作假,对已经开展的工作要完善健全,对尚未开展的事项要查漏补缺,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全面排查整改,以求实效。

另一方面,考评机构人员应当严格控制现场审查的质量,不仅要查看现场、查阅资料,还要与各岗位员工深度沟通交流,掌握人因、物因两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对企业的每一个考评项做出合理客观的评分,科学评判是否符合达标水平。同时,还应坚持做到宁缺勿滥,对于问题显著、隐患众多、本质安全水平低、标准化建设流于形式的企业,坚持不得通过考评,严把质量关。

抓实抓细各项标准化建设基础工作

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应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全面、正确地掌握标准化建设各项要素的内在含义,能够让各项建设工作正确运行。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安全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动态开展自评、复评工作,保持持续改进。

另一方面,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来说,应加大对考评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发放部门与考评机构的职权分离。这样既可以避免发证部门权力过大,也可以加强对考评机构的监察效果,避免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工作中出现腐败现象和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标准化生产建设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