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生产法》的人文关怀

2021-04-09 07:18曹贤龙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9期
关键词:关怀精神作业

曹贤龙|文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防范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 这是新《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的第二款内容,相比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增加了对员工人文关怀的内容,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上次笔者在给一家大型炼化企业做安全心理学的培训过程中,有学员讲述了一个稀奇的案例。有一次,企业在检修的过程中,一名外包商员工从20 厘米的小椅子上摔了下来,没想到最后却死亡了。刚开始,大家都比较奇怪:这么低的高度摔下来,怎么后果这么严重呢?最后,法医解释道:不仅是因为从20 厘米高的椅子上摔下来的原因,还有身体过度疲劳的原因。许多管理人员都非常关注现场作业人员的违章问题,而比较容易忽视作业人员本身可能存在疾病或过度疲劳的现象。现在,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明文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关注员工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企业应该怎样落实法规的要求呢?笔者从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中总结以下6 个方面:

第一,合理安排员工的作息时间。有些企业员工每天要工作12 小时,长期加班作业,这样的管理既不够人性化,也违反了《劳动法》。许多企业需要连续24 小时生产,夜班员工睡岗的现象会比较普遍,但笔者去过一家化工企业,他们的夜班管理是让员工有30 分钟的轮流休息时间。非常人性化,而且实施这个做法后,再也没有员工在作业时间里睡岗了。

第二,加强对员工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的识别。班组长要通过班前会点名和观察,发现人员异常要及时了解情况和上报现场管理人员。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健康检测器材,如体温计、血压计等,可以快速对人员身体异常进行简单的检测。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购买先进的智能识别仪器。

第三,班组建立员工档案,了解员工及家庭信息,遇到员工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员工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企业要真心实意地为困难员工解决问题,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关爱。

第四,对全体员工进行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相关的课程培训及辅导,帮助员工能够自我调节情绪与压力。还有许多企业开展了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通过EAP 计划可以帮助员工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防范员工行为异常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五,定期组织员工体检,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多开展体育运动活动。推行工间健身制度,既有利于员工身体健康,也有利于情绪与压力的释放。

第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宣贯、倡导员工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彼此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近几年,因人员心理压力、家庭变故、炒股亏损、情绪失控等原因导致的事故事件屡有发生,而在事发前多有明显征兆,只是相关人员未及时发现和干预,最终导致意外发生。企业应认真学习新《安全生产法》的人文关怀精神,加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化解风险。

猜你喜欢
关怀精神作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作业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