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研究

2021-04-12 02:00花单林
智能城市 2021年17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绿化精细化

花单林

(江苏绿业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400)

1 简述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

21世纪,“美丽中国”建设不断推进,园林绿化以城市化率为基础,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多个城市加大了对园林绿化的投资力度。园林绿化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地形改造、树木种植、道路布置等,主要通过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是关键项目之一,可以提高园林绿化的可存续性,在达到预期成果的同时实现节能。

1.1 管理的措施

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提高植物的存活率,防止外界因素对其的侵害和破坏。园林绿化养护应对植物进行定期浇水、修剪、施肥、除草、排涝和防寒、防风、防病虫害。园林绿化养护的环节冗杂,格外需要精细化管理,避免陷入混乱。以植物浇水为例,相关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保证栽种新苗木后补足所需水分,着重植物根部的保湿。

1.2 管理的要点

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包括完整的工作流程,每个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相关人员在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的过程中,切忌盲目和随意,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开展工作。园林绿化养护需要人员的保障,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和危机,合理调整工作步骤,促进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有序进行[1]。

1.3 管理的意义

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增加区域的绿化面积,达到一定的绿化率,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基于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可以亲近自然,有效缓解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达到良好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调节效果。通过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区域环境逐渐优化,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意义重大,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2 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1 有利于园林景观的塑造

立足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可以塑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在此基础上,园林景观可以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达到远超预期的效果。例如,世界闻名的新加坡“花园城市”,兼具功能化和生态化的特点,内含“热带风情英伦景观花园”,需要进行高效的园林绿化养护和精细化管理。在园林景观的塑造前期,应根据区域的地形、气候等因素,针对性栽种植物,后期高度依赖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否则无法保持整体和美观。

2.2 有利于工程建设的进步

立足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通过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可以改变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空气的清洁度,阻挡持续恶化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2]。人们感受到园林绿化的意义和价值,对工程建设持有支持和认可的态度。工程建设具有群众基础,发展和进步的阻碍力较小,可以不断拓展范围和边界,循序渐进扩大影响力和生命力。

2.3 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践行

立足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可以践行持续发展的策略。我国社会以环境导向为开发模式,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现代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率的模式,能够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的实效性,打造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的园林景观,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助力。当前,各地相关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也推动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长效发展和不断进步。

2.4 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立足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具有先进性,能够促进各种资源的利用最大化,给予园林景观的塑造更多可能性。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做到精准决策和有效监管,对园林景观的资源配置更科学和合理,精简工作流程和步骤,最大限度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此情况下,园林绿化、园林景观、园林资源三者可以维持平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 当前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部分地区对园林绿化养护不重视,缺少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多交予物业公司负责,存在态度敷衍、应付了事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得不到提升,无法改进模式、更新手段,难以实现长足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养护流于表面,对植物的定期打理不及时,经常造成园林景观崩塌和园林植物衰败,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3]。主要原因是园林绿化养护的权责模糊,导致有关单位的相互推诿,不利于园林景观的维持。

3.2 区域特色缺失

当前,部分区域的园林景观大同小异,套用一个模板和范式,没有体现出区域的特色和风格,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优秀的园林景观值得驻足,甚至可能成为振兴旅游业的重要一环,但由于意识的模糊不清,导致区域特色缺失,园林景观的标志性大幅度减弱。区域的自然气候等条件决定了园林植物的选择,一旦引入不适合区域气候的植物,对园林绿化养护的消耗加大,制约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3.3 专业技术低下

当前,部分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人员不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操作技术,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欠缺。相关人员多凭借经验进行工作,无法提高效率和效果,园林绿化养护无法得到保障。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低下,制约精细化管理的开发和践行,对前沿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了解不足,存在局限性。

3.4 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部分相关人员受限于传统模式,在园林绿化养护的过程中,没有更新思想观念,存在落后性。园林建设中缺少绿化养护环节,对园林景观的后续不跟进,过于重视建设、轻视管理[4]。在此情况下,园林绿化养护缺少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经常陷入停滞的窘境,无法构建系统性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导致相关人员的工作懈怠、态度不端。此外,设备、方案的匮乏,也进一步加剧园林绿化养护的困难度和复杂度,制约长效发展和进步。

4 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4.1 制定针对性计划

基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应制定针对性计划。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月份的情况,对园林植物进行不同的养护,实现精细化管理。以4月为例,气温持续上升,园林植物开始萌芽、展叶,进入生长旺盛期,在此情况下,相关人员需要抓紧时间种植萌芽晚的树木,对冬季死亡的灌木及时拔除补种,新种树木充分浇水;严肃对待病虫害的侵袭,做好防治工作,针对蚧壳虫可以扫除后集中深埋,针对天牛可以使用嫁接刀挑除幼虫。

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需要计划的保障,避免影响工作的有效性,无法维持园林景观的全年美观。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区域的特殊性,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园林绿化养护的全面覆盖,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2 完善规范性制度

基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出发,应完善规范性的制度。有关部门需要立足于实际,建立与园林绿化养护经济化管理相契合的配套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举止,提高工作的成效,切实加强园林景观的完整性。可以建立监督和反馈的制度,宏观把握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合理权责调整和工作分配,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可以建立激励和奖惩的制度,通过定期考核和日常表现,给予优秀员工更多的奖金支持和晋升机会,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抽查和跟踪的制度,随机检验园林绿化养护的成果和成效,以植物和景观为参照,防止偷工减料、不事生产的情况发生[5]。在此情况下,通过规范性的制度,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修正工作漏洞,有利于园林绿化养护有序精细化管理的稳定运行。

4.3 培养专业性人才

基于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应培养专业性人才。当前园林绿化养护的专业技术低下,阻碍精细化管理的开发和应用。相关部门应对外吸引优秀的人才,对内培养专业的人员,实现双管齐下。一方面,可以完善招聘信息,对应聘人员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的提问和考察,减少专业培训的成本,引入更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专项培训,邀请业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知识分享和资讯传播,拓展相关人员的认识视野和工作眼界,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工作的流程和步骤,不能存在含糊不清的情况,不断向专业化、现代化、高效化的方向进步。园林绿化养护精细管理的完善和优化,需要以专业人才为基础,相关人员只有熟悉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维护园林景观。

5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意义重大,对园林景观具有积极影响和正向作用。当前,园林绿化养护还存在问题,受重视程度不够、区域特色缺失、专业技术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应立足于实际,制定针对性计划、完善规范性制度、培养专业性人才,实现长效发展和持续进步。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园林绿化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