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与调试管理

2021-04-12 02:00周海明
智能城市 2021年17期
关键词:火电厂调试设备

周海明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23600)

1 影响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与调试管理的因素

1.1 人员综合素质

人员是火电厂建设项目的主体,也是设备安装及调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施工人员综合素养将直接影响设备安装与调试质量以及配套管理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部分火电厂建设项目中,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对各类设备性能指标、安装流程与操作要点缺乏深层次了解。在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违章操作、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规范行为,导致施工方案与管理计划未得到贯彻落实,还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导致设备投运期间频繁出现各类故障。

1.2 施工环境

与其他类型工程项目相比,火电厂建设项目具有现场环境复杂的特征,时常面临现场设备材料随意摆放、地面脏乱、现场粉尘含量超标、存在电磁干扰等问题。此类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直接开展设备安装与调试活动,将对设备安装质量造成影响,导致设备调试结果不准确,无法客观、全面反映设备运行工况及安装质量。例如,在现场粉尘含量超标的施工背景下,由于多数设备结构较为精密复杂,在仪器仪表或设备内部结构中进入过量的细微粉尘时,将会影响仪器精密性与设备运行稳定性。

1.3 工种交叉

火电厂建设项目涉及机电、土建等专业工种,如果没有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将在施工阶段中导致不同专业工种交叉施工,对设备安装活动的开展造成影响。例如,土建单位没有提前在火电厂建筑结构中预留穿墙孔洞,或设备安装位置与建筑结构相互重叠,导致设备安装方案缺乏可行性,影响建筑结构功能的发挥。

2 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管理措施

2.1 安全管理

火电厂项目设备安装受设备安装与联动等因素影响,设备在运行时容易出现故障。因此,为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企业需要采取安全管理措施。

(1)设备质量控制。

在入场环节,将施工图纸与采购清单为依据,检查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与质量,确定设备规格型号达标,不存在结构变形破损与零部件严重磨损等质量缺陷,再将设备进行安装使用。

(2)应急管理。

在已知工程信息基础上,参照同类工程安全性事故的发生原因、事故经过与所暴露问题,模拟设备安装与调试过程,预测安全性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所造成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针对性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3)施工保护。

为减小人为与环境等因素对设备安装质量造成的影响,必须采取多项保护措施,如禁止无关人员设备滞留现场、要求施工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安装设备、清理现场灰尘杂物等。

(4)多工种协调施工。

管理人员应做好专业工种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共享施工信息,加强工序间的衔接程度,禁止出现盲目追赶工序与专业工种相互影响现象。

(5)安全教育。

在正式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将正确安装流程、不规范行为、安全性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作为培训内容,要求全体施工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6)安全巡视。

在设备安装期间,管理人员定期巡视现场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向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对已出现的安全性事故采取处理措施。

2.2 技术管理

为加强技术管理力度,确保设备安装方案得到贯彻执行,在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阶段应落实技术管理措施。

(1)方案审核。

将制定的设备安装方案提交审核论证,专家团队根据工程情况,参考同类工程施工案例,对方案可行性进行论证,基于论证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发现并解决方案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如调整设备安装位置,避免对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存在缺项漏项问题,对图纸缺漏项部分进行补充标记。

(2)模拟施工。

将设备安装方案为依据,参考现场情况与同类工程,对设备安装过程进行模拟推导,将模拟施工情况与预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结果基础上对技术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3)技术交底。

引入三级技术交底机制,先后开展项目技术交底、标段技术交底和班组技术交底工作,要求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了解施工意图,明确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点。

(4)技术监督。

在设备安装及调试期间,管理人员应不定期检查现场情况,重点检查设备安装流程、操作规范性,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5)变更管理。

如果实际施工情况与预期情况不符,协调设计方对设备安装方案进行变更调整,并将修改后的方案提交审核。

2.3 质量管理

(1)材料设备质量检查。

在入场环节与正式施工前,对各批次施工材料与设备进行首次质量检测与复检,退回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或规格型号不符的材料设备,对缺陷程度较为轻微或存在潜伏故障的设备进行检修处理。

(2)工序交接检查。

在工序交接环节,对上一环节施工成果质量进行检查,确定施工质量达标后,再开展后续施工活动。

(3)全面检查。

设备安装完毕后,对各类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如检查设备接线情况、测量设备安装位置与垂直度是否达标、观察设备结构完好性等,确定一切无误后,再开展设备调试试验。

2.4 人员培训

人员是开展火电厂设备安装与调试活动的主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设备安装质量与管理水平。因此,为减小人为因素对项目质量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力度,将电力设备性能、技术要求、施工标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并定期开展模拟考核工作,将考核通过的人员分配具体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应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的迭代更新属性,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施工及管理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施工团队与管理团队。

3 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调试管理

3.1 控制作业环境

在火电厂设备调试阶段,当前所使用调试设备与电力设备的结构较为精密复杂,如果处于过于复杂的运行环境,将对设备检测精度和运行工况造成影响,无法保证调试检测结果真实性,也无法充分发挥设备性能。

应加强现场管理力度,清理场地中分布的杂物与灰尘污渍,将现场粉尘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期清理吹入设备内部结构的粉尘,并在现场配置空气净化装置。为避免设备遭受电磁干扰,禁止在周边区域中安装电磁设备,避免出现磁场效应。在特殊情况下,采取设备屏蔽措施,如设置信号继电器隔离现场设备与I/O模块间的开关量信号,采取电缆单点接地方式消除电路电流经公共地线阻抗时产生的感应电压,运用数字滤波技术滤除干扰部分获取单纯信号。

3.2 精细流程分析

为保证设备调试作业的顺利开展,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将设备调试工序分解为若干步骤,明确各步骤管理要点,以此消除管理漏洞。例如,将设备调试管理活动分解为设备安装验收、分类取样、保护装置整定、图纸检验、设备调试等步骤,管理人员按照精细流程逐一核对工作内容,消除调试期间所形成的变量因素,规避安装风险与错误操作。

3.3 设备安全调试

火电厂设备调试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所安装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或工作人员存在不规范行为,可能会造成设备运行故障,引发电气火灾、漏电、人员触电等安全事故出现。因此,在设备调试阶段,重点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项目管理法》,规范性与标准化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避免管理成效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对设备调试过程进行监督,出现设备信号灯异常显示或设备发出异常声响、出现自震等异常现象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中止设备调试试验,避免加剧设备故障程度,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3.4 明确调试重点

考虑火电厂设备调试试验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为充分发挥技术监管与指导职能,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全面掌握火电厂设备调试重点,明确技术要求。例如,在电流互感器变化测定试验中,要求管理人员明确记录线圈匝数,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正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差动保护装置调试试验中,掌握电流互感器变化配合条件,使用特定公式表述电流互感器负荷与电源侧二次电流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建设优质火电厂项目,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在火电厂项目建设阶段必须加强设备安装与调试管理力度,落实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完善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施工方案与管理计划得到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全面提升火电厂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火电厂调试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全球最大火电厂的清洁改造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