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1-04-12 02:26卢慧芳杨石周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区块供应链银行

卢慧芳 杨石周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随着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迅速发展,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大需求与供应链的高信用风险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矛盾,供应链金融不能渗透大型企业的相关信用,微型企业的信用调查问题更加突出。

区块链技术的问世,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贷等诸多难题,借助区块链技术来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成为一个吸引众多关注的新选择,并已取得重大突破。根据区块链技术因特网信息服务数据,有71种服务涵盖供应链金融,占金融行业存案的32.3%。在实践中,“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

1 区块链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现状

1.1 银行及核心企业越发重视供应链金融业务

随着小微企业数量的增加,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越发重视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由于企业信用等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各级政府部门和银行都在不断尝试各种突破困境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此外,在宏观经济低迷的背景下,由于需求的变化和业务的拓展,银行和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活动越来越关注。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达到27万亿元。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为小微企业搭建起更加高效的资金支持平台,并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而区块链技术能够让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更为一体化和高效化,从而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获得国家的认可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十三五”规划出台后,我国更是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鼓励将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应用到实践中。2018年以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成功应用的案例越来越多,应用也日渐成熟稳定。为了使区块链服务更加合法合规,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区块链信息服务对用户的相关责任,从而促进其更稳定地发展,并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2]。

1.3 区块链应用的技术环境日渐成熟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记账技术、智能合约、历史信息可追溯、信息加密算法等优势,这些特点可以促进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进行良好的技术融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的技术环境还不完善,尤其是还没有形成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导下,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制定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2018年,为了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最终形成完整的区块链产业体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积极加快区块链标准制定,在筹备成立标准委员会的同时,进一步梳理技术安全、监管政策、信息管理、业务应用等相关业务细则,确保在政策制度方面区块链业务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2 我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各个行业的供应链金融运作高效化,使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更加灵活,让经济数据的分享更加合理,可以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催生了各个行业的创新模式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以区块链技术服务商为主体发起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技术公司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其自身也在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的模式,由区块链技术公司发起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更加环保化和高效化。

区块链服务商负责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日常维护,并为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仓储、物流、工贸、税务等部门接入平台,参与者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所需信息。银行通过一个特殊的渠道联系平台,其虚拟账户连接到银行的支付渠道。平台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来强化执行条件,阻断路径,减少人为干扰,以及消除业务过程中的资金管理风险。这些平台通过担保核心业务信用和中小企业自身数据作为信用衍生品,为不同层次的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并将整个产业链紧紧锁定。

2.2 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发起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这个模式通常是一个动产典当行,由物联网层、智能合约层和技术接口层组成。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主观信用数字化,并转化为客观信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存款人的道德风险。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可存储互联网上识别的保修、预警等信息。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操纵,相关信息紧密相连,需要多方确认动产的转让并启动智能合同[3]。一个智能协议认可了在线空间,减少了人为因素,大大提高了事件过程的客观性。物联网警报可以直接通过区块链技术将风险信息传到金融机构的业务系统,这样的机制改变了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在信息通过区块链智能系统传递时,就产生了信用机制比较高的金融体系,让线上和线下的交易更加安全化。

2.3 以银行为主体发起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该模式主要是基于现有银行资源开发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用于销售应收款融资。业务运行模式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各参与方向平台录入身份信息、交易信息等基础信息;整个供应链条的信用支撑依然是核心企业,当核心企业的供应商需要融资时,可以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在区块链技术的参与下,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可得到直接的校验及确认,系统自动将通过核验的应收账款转变为电子信用凭证;供应商拿到电子信用凭证后,可以直接用于向银行申请融资,银行直接放款,也可以支付给下一级供应商;当业务到期之后,平台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完成货款支付,归还银行借款。

3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不足

3.1 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

区块链技术进入经济市场以后,发达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倾向于进行技术投入来引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来建立自身在经济市场的优势,并成立自身的金融信息管理系统。然而,在新兴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中,重复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导致信息碎片化。此外,区块链技术使得数据链的互操作性出现问题。数据的障碍使得在不同平台上运营的中小微企业不具有互操作性,对这些企业来说,可能无法通过建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体系来与核心企业达成一致的合作。因此,一些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大量区块链金融信息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与小微企业的信息交流,导致新的“信息孤岛”的出现。

3.2 缺乏区块链技术维护的专业人才

在一些银行或公司,参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的大多数人是转行的技术人员,而不是专业的区块链技术人员,其区块链的技术能力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在缺乏技术积累的情况下,银行和相关公司被迫推出自己尚未完善的产品来抢占市场,导致产品出现问题,而产品开发者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因此,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许多供应链产品的相关技术问题都迫切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解决。

3.3 不能从根本上提供信用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可利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减少企业的金融风险,增加信用度。区块链技术是基于企业真实金融数据来运行的,可以保证企业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被改变,帮助企业解决信用转移问题。但它只是一种智能化的技术,在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中,企业是否能够增加信用来获取融资,或是否能够获得更好的经营发展并不取决于区块链技术,而是与企业本身的金融信息和经营状况相关。区块链技术只是利用智能化的技术改变了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方式,但是企业的信用问题以及金融风险问题,仍是来源于企业自身发展。区块链技术可以增加供应链金融信用,但不提供信用,区块链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信息共享中追踪和篡改的风险,但实际上区块链并不负责辨别真伪,区块链技术在识别信息真实性问题上还有待提升。

3.4 不利于原有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可应用的区块链技术是从外部引入的,因此可能会扰乱该公司原有的供应链竞争体系。区块链技术能够记录整个交易过程,与供应链金融资源流一致,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实时在线看到。虽然金融信息不能更改,但企业的金融信息代码和算法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会给资本供应商带来识别企业信息以谋取利益的机会,为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对资本供应商来说,这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一些企业可能就不会选择这种模式。区块链的完全可追溯性意味着该企业的供应链被充分披露,从而给销售渠道和供应链带来“市场竞争风险”,因此可能会影响原有的供应链生态,出现扰乱供应链金融的问题。

4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4.1 建设拥有数据集成及分析功能的数据库

为了发挥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最大效能,企业中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需要强大的数据库进行支撑,通过区块链技术,帮助供应链金融掌握大量的基础数据,同时快速提取客户相关信息,及时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银行还可以为供应链企业建立适配新系统的审批模型,将业务审批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此外,银行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及时把控小微企业客户风险因子,结合风险审批模型,精准测算出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目前,为了更加熟悉客户的要求,并及时反馈,客户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国内各大银行和一些金融企业的重点工作。对于现阶段的一些银行和企业来说,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大数据向经济市场的不断深入,银行和企业在应用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技术时,应当关注到数据管理的精细化,通过数据更加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更精确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4.2 搭建一体化供应链金融电子交易平台

目前供应链金融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还在起步阶段,作为现行电商主导供应链业务的主流模式,银行与企业共同搭建的一体化的电子交易平台能够让很多操作流程更加简化,有助于银行和企业更加高效地处理金融业务。该平台的建成一方面促进了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大大增强了客户的黏度,推动了企业和银行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于链属企业来说帮助更大,尤其是在建立业务关系后,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其他链属企业的业务状况来促进企业间更精准的贸易合作。企业还可以在一体化平台上更便捷地办理银行的支付结算等业务,工作的便利性和效率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3 构建全功能的商务服务和运营平台

银行和企业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在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服务。如在供应链平台中增加实时的资金划转服务、资金预约服务等;对于不同行业的客户,依据其行业特点设计不同的资金服务模式;还可以与供应链核心企业联手,举办减费让利等系列活动,帮助新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更多的客户;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搭建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促进撮合交易,增加供应链的经济活力。

以客户为中心,并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将客户放在中心位置,可以提高企业和银行的声誉,如果声誉不断积累,就会获得良好的商业拓展基础,也会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客户,从而促进企业和银行供应链业务持续地发展。在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和银行在开发互联网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线上业务领域。借力供应链平台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企业与银行应当积极部署与金融机构或其他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以便迅速地扩大市场。

4.4 引进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要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技术离不开专业的研发人员,因此打造专业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团队,培养专业的人才十分重要,这可以为之后技术的运用和改良做好充足的准备。银行与企业通过制定专门的方案,为供应链金融优化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从整体上强化团队能力,划分出专门研究区块链的技术部门,筛选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进入团队,同时向有经验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取经,共同合作。有了专业人才的储备,能为团队协作打下坚实根基,从而为日后的技术更新提供支持和帮助。

4.5 建立审慎的风险审查体系

金融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国家鼓励金融创新实践,但同时也在逐渐加大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随着区块链的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但是在客户信息的保密上还有一些缺陷,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和企业应当建立审慎的风险审查体系,做好风险防范。企业和银行要将风险文化建设纳入日常业务的范围,将风险防控放到发展规划中。从总行到分行,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银行制定相关的防范风险制度和风险标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同时,银行和企业还可以通过完善风险机构设置来防范风险,比如设置风险内部评价委员会,成立日常操作风险监督工作组,进行日常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监控,将风险审查常态化,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区块供应链银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