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井玉琢:历史不会忘记

2021-04-12 03:50王梓萌
新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魏巍烈士战士

王梓萌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叙的松骨峰战斗。他被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染,但他没有想到,在他笔下所提到的“烈士”井玉琢没有死,而是身负重伤后获救,书写了一段生死传奇。

“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我军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仍然没有后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用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时隔多年,当我们再重温这段历史时,依然为英雄们的勇敢无畏而感动。他们舍生忘死的壮举,堪称气壮山河。

井玉琢生于1918年,原籍辽宁省凤城县。解放前家境贫寒,1948年初,他响应党的号召,光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和广西剿匪中,立功11次。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战争,在著名的松骨峰战役中,井玉琢所在连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完成了阻击美军的战斗任务。这个连荣立集体特等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攻守兼备英雄连的称号。

当时是副班长的井玉琢英勇战斗,浑身被烧伤,抱着敌人滚落悬崖,被救起送到后方医院。

1952年春天,他伤愈后,政府本来已经把他转到家乡附近一所荣军学校,而井玉琢却坚决要求回乡务农,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特意写了份决心书:“自己是一个革命军人,决不向困难低头,决不给政府找麻烦,回农村自己劳动,而且在生产中争当模范,为祖国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为人人都有美满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这份写得歪歪扭扭但字字闪光的决心书,至今保留在他的档案中。

40年来,井玉琢隐姓埋名,从不向他人讲述自己立功的事迹。家里再困难也不找政府照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县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

偶然的机会,井玉琢被“认”了出来。老英雄的事迹得以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在各种荣誉奖励面前,他都推却了,他提的要求只是要回部队看看。井玉琢回“娘家”时,部队领导告诉他准备为他请功。他说:“40年前的事还提它干啥!真正有功的是牺牲在战场的战友。”

1990年9月,他和作家魏巍在北京见面,魏巍称赞他是“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1996年8月,老人井玉琢辞世。从钢铁战士到优秀共产党员,井玉琢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称号,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魏巍烈士战士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我的老师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向烈士致敬
无名战士有名剑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