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分析

2021-04-13 13:03张丹赵中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对策

张丹 赵中超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以及“交叉学习”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相较于其他涉及英语学习的专业来说所学内容和方向更窄,因此在就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随着近年来学习和报考英语专业的人数的不断增多,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了一定的挑战,而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则更甚。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专业  就业困境  原因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临沂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山东省高校外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参与指导老师苏鑫的山东省教育厅青科创新团队“多语种语言文化翻译与研究”(2019RWC004)的阶段成果,同时得到临沂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团队”项目资助。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071-03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中国社科院颁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里称,英语专业将成为我国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被列入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此外,《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里公布了就业率较低及高风险失业型“红牌”专业,英语等专业再次上榜。据《青年报》报道,2016年就业再创历史新高,海归潮加上应届、历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要加入就业大军。且根据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MyCOS)发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英语专业连续三年被评为失业率较高专业。“毕业即失业”“就业难、难就业”等这些口号被广泛吹响。

不仅如此,在苏鑫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外语学院师范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完成了相关调查报告①。该调查在学校管理模式、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自身素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多个方面阐述了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并给出合理建议,也通过人工智能、二胎政策、薪资水平和疫情影响四个方面论述了对于外语学院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对外语教学和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虽然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英语专业,但在英语专业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外语,尤其是英语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于是报考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使得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状态,甚至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这也导致高校人才扩招出现了“溢出效应”。且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单位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综合能力与单位的用人需求错位,成为限制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人才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甚至高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综合实力较弱,就业压力增加。而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内容和方向更具局限性,因此相较于普通英专生来说压力更大。

总的说来,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表面上形势一片大好,可选择性强,就业率高;可实际上竞争激烈,就业岗位门槛高,就业率低下。

二、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困境原因

(一)英语教育普及化,专业差距缩小

随着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专业开始重视对英语的学习,坚持“交叉学习”理念,如医学、生物学、教育学、药学以及各种理工类学科。这种交叉学习扩大了其他专业的优势和就业面,逐渐缩小了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距,无形中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增添了就业压力。而随着英语教育的逐渐普及,民众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报考英语专业的学生与日俱增,使得市场逐渐饱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基数大”和“质量高”的现状也使得英语专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

(二)学校培养模式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英语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思想业务水平和综合专业能力均过硬的毕业生成为教师,进入各个教学阶段进行教学。而我国英语专业培养模式长期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脱轨,学科内容保守,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学科特点、课程的设置、顺序和规格的定向性、单一性决定了其走向的单一,毕业后大都进入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岗位对招收人才的标准也有所提高,更倾向于复合型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单一型人才居多,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无法满足除教育外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方向。而且大多数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只能够支撑考试,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加之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也无法满足相关岗位的需要。还有一些岗位如同声传译、笔译或与商务相关的工作对天分和自身水平要求较高,大多数人难以企及,因此缩小了就业范围。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逐渐饱和,学校择优录取

英语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就是各地的小、初、高中学任英语教师,但是现在的教师岗位已经呈现出了饱和状态,并且对学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而由于选择英语专业的人数众多,因此每年考研、考编的人数只增不减,英语师范专业也成为了各师范专业中的“卷王”专业。

(四)学生难以明确自身定位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手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去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教学中。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被局限在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而在平时对于知识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应用这些知识,相当于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缺乏切实可行的实践的支撑。有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所长,以至于在就业时举棋不定,或者四处碰壁。还有的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一定的外界条件,比如希望到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就业;或者高估自己的实力,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希望直接升入心仪的岗位。但是在新课改和“交叉学习”的大背景下,各个岗位都希望招聘到复合型、应用型的“多边形”人才,如果学生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就会对就业形成一定的阻碍。

三、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调整课程内容,凸显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

不论是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是教师招聘考试,都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项考核,这就意味着教师最重要的两种品质就是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既涉及专业知识也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课程,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相关比赛,如,师范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口语大赛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台风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工作或面试环节中展现英语师范专业优势,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特色,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改进学校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不足以凸显学生的优势,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倘若学生在具备优秀的英语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掌握关于商务、外贸、法律、机电、医药、生物等学科知识,成为交叉学习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个人竞争力将会有不小的提升,也更容易满足各个招聘岗位的需求。因此,各大高校可以改进学校的培养模式,针对学生的兴趣以及社会的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号召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这种“英语+专业”的模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多边形”人才,为英语专业学生就業提供有力支持。

(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毕业生创业或基层就业

教师市场已经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可是基层岗位“招人难”现状依旧未能得到完全的改变。政府可以提高对基层工作岗位的支持和补助,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优惠力度,增加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就业;同时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解决资金等相关问题,并对创业学生开出优惠条件,使得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紧张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和不断发展。

(四)明确自我定位,转变择业观念

学生应及时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而客观的定位,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长善救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择业。切勿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在职业选择方面,学生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从了解社会对于招聘人员的要求开始,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尝试转变“毕业就要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的想法,代之以“先就业再择业”的动态就业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岗位在未来存在与否都是未知数,所以学生万万不能抱有找到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想法,英语师范生可以先深入基层、山区或西部地区进行支教,既可以积累经验,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学生自我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在新课改和交叉学习的大环境下,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所以社会、学校及学生本人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尽快作出调整和改动。而学生要更加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实际情况,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向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转变;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利用英语专业的优势去寻找合适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自己的经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山东省高校外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现状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聂小凤.地方高校英语师范毕业生就业现状探析及应对策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145-146.

[2]张悦美.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教育界,2016(33):37-38.

[3]陈连丰.英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8):309.

[4]李慧艳.英语专业学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中的困境与突破方向[J].就业与保障,2020(3):58-59.

作者简介:

张丹(2000年-),女,汉族,河北唐山人,2018级在读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赵中超(1971年-),男,汉族,山东费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辩论为牵引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