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与军事课堂的融合问题探讨

2021-04-13 13:37寿欣悦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课程思政

【摘要】以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综合教育理念已成为未来高校教学的主要趋势,军队院校作为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的场所更应将课程思政贯彻到底。本文从对目前思想政治与军队院校教学融合现状的分析出发,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教员实现有效课程思政提供几点参考,加快专业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  军队院校  为战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7-0032-02

1.引言

院校作为社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要扮演教书的角色,又要承担育人的责任。教书是指灌输学习者相关知识,提升其基础理论与技能;育人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将德育推上新的高度,课程思政不单单局限于思政课程的教学中,还应浸润每一门学科专业,融入授课过程,形成协同效应。军队院校作为培养新一代官兵,从事未来军事工作的预备学校,更应将课程思政贯穿育人全过程,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确保党和军队事业后继有人。[2]本文以武警士官学校为例,提出目前课程思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困境,相应给出几点意见建议,提供院校教员一点思路。

2.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教育的本质始终围绕着三大问题展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将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寓于学科建设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教学过程中为学员提供知识讲解、技能辅导服务的同时,培塑学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顽强的战斗作风。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学员的忠诚品质和使命意识,激发战斗激情和血性胆识,不仅提升战斗力还能直接生成战斗力。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强化生命线意识,既是对学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新时代军民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3.军队院校课程思政现状

3.1 思想政治与军校课程融合现状

随着军委机关和各军种对院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提出的明确要求及教学大纲的颁发[2],大部分教员都能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加入正常授课环节,提升本课程的思政含金量。无论是理论课程亦或是实践课程,教员能够凭借基本素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将习近平强军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给学员[3],提升学员的自我认知。此外,课程思政部分也作为教学竞赛的考评指标之一,不仅检验教员授课水平,也考查其课程思政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性。

3.2 课程思政存在的困难

当前,军队院校的课程思政仍处于摸索探究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员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储备不多。只有教员自身素质过硬了,才能扮演育人的角色。但现在军校招收教员多数看的是专业知识储备,而忽视对政治素养的考查。教员在提升自身能力的时候也很难主动去充实党政方面知识。二是普遍缺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的能力,课堂思政生硬,多数为了思政而思政。课堂思政应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环节,而不应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让学员感到突兀甚至不适。这样的思政不仅多余、无效,还会打乱课程本身的体系結构,减弱学习效果[4]。三是课程思政不作为硬性考核指标,教员思政意识薄弱。院校对教员能力素质的考核机制集中在教学科研方面,这往往容易使教员形成课程思政不重要、没必要的错误思想,从而不重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花心思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设计上。

4.课程思政与军校教学的融合举措

结合以上提出的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院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提出几点建议措施,构建全面覆盖、方式多样、理实结合的课程思政体系,使院校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培养政治信念坚定、军事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4.1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传播知识,更要塑造健全人格、引导正确价值观;课程思政的特征是“水到渠成”“溶盐于汤”“春风化雨”,是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而然融入教学内容,融入教学全程,润物无声。学员尚处在思想政治不稳定、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干扰的阶段,教员作为最贴近其思想意识的第二者,有义务引导学员学思悟践,在思想漩涡波动的时刻扮演指路明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将立德树人要求切实内化至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之中[2],由内部挖掘凝练科学合理的军队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

4.2 提升教员课程思政建设意识

将课程思政内化于专业课程的前提是教员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加强教员课程思政的能力与意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将思政指标纳入教员培养体系与考核体系中。在教员的岗前培训、任职培训中增设政治理论教育,充分利用每周党团活动时间开展各类党政学习。将教员课程思政能力作为资格认证刚性指标,研究制定多元评价标准,把教员课程思政情况与相应教学效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价、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并针对优秀思政案例采取激励机制,进行全校借鉴学习。二是开展经常性经验共享活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在定期教学活动交流中展开课程思政思路探讨,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题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多角度多维度加速思政意识发酵。专业课教员可多与政治理论课教员交流,学习相关政工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也可多与学员队干部交流,实时掌握学员思想状况,动态调整思政内容,多能一体,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

4.3 建立“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思政只能算是在教学过程中额外附加的思政手段,粗劣浅显,难以深入学员内心起到正向引导。除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素外,还需以鲜活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呈现,构建课程逻辑的同时提升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与趣味性。科学设计展现形式,将思政内容隐性渗透教学全程,换“灌输式”教育为“主动式”接收,建立以学员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前通过线上自主学习使学员形成独立的价值塑造;课中以主动获取提升辨析能力,避免因教员生硬传授造成学员的抵制心理,使之掌握對课程内容主次轻重的判断学习;课后借助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实现课程思政的延伸,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5]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差异化、针对性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厚度。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思维方式相结合,培养学员探索未知、深入学习的能力,达到岗位任职的需要。

4.4 传承工匠精神,培养优秀士官

遵循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以及习主席关于思政课程“八个统一”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拓展教学平台,实现理论主课堂、士官大讲堂、实践大学堂的功能融合。聚焦实战,解决为战教战“焦点不实”的问题,由学科逻辑向问题倒逼转变,将部队先进事迹、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引导学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切身感受到身为一名士兵的价值和使命。

将敢打必胜精神的传承落到规范学员的每一种操作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教学。课堂教学中始终紧抓精神传承这根暗线,为学员核心素养达成发挥关键作用,培育其职业价值感和责任感。以“立德树人、为战育人”要求,聚焦重点方向斗争准备、聚焦士官岗位职责、聚焦展示思想变化规律,培育学员掌握情况、科学分析问题、解开思想扣子的责任意识。落实习主席提出的“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的要求,在守正中育新机,于创新中开新局。

5.结语

作为军队院校,既要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专业化军事人才,更要塑造具有奋发有为、爱岗敬业、不辱使命,自觉为武警部位贡献信念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专业课进行思政,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郭海亮,陈立华.军队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析[J].政工学刊.2020(10): 20-21.

[3]赵亚东,申战胜,高龙.军事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以“舰炮对海射击”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7):116-119.

[4]周俊波,郝兴安,王艳华.“机械工程实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9):21-22.

[5]宋丽梅,董飞燕.“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87-89.

作者简介:

寿欣悦(1996年-),女,浙江台州人,助教,学士,研究方向:船艇通信。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课程思政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毛泽东与军队院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