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头人”支部建设与“双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探索

2021-04-13 16:03郭永福刘海成张干伟沈舒苏王清树孙雯费忠民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课程思政

郭永福 刘海成 张干伟 沈舒苏 王清树 孙雯 费忠民

【摘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需要与“双一流”专业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充分融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高校教学人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论文在分析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党建+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党建+课程思政+团队”“党建+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党建+课程思政+学科竞赛”的工作模式,助推推动“双带头人”建设与“双一流”专业建设的融合与发展,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党建+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课程思政

【课题项目】苏州科技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2020-3);苏州科技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19JGZ-07)。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8-0176-02

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高校党支部,在发挥支部先锋模范作用和政治引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校市政教师党支部,作为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校优质党支部、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的同时,借助支部依托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和省品牌专业),对“双带头人”党支部的建设与“双一流”专业发展的融合路径,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建+课程思政+学科建设融合路径的实践探索。

一、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带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但是,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育工作体制机制以及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实施路径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可提升的空间。

(一)党建与教学科研发展失衡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与“双一流”的专业建设,以及学校的根本任务并不冲突。作为教师党员,既要参与党建实施,还要参与学科建设。然而,部分教师由于精力有限,无法全面兼顾,只能是把重心偏移到学科建设上,而忽视了党建的发展。实际上,党建与课程思政,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党建中有立德树人的思想,与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轻党建,重业务,或者重党建,轻业务,都是当前高校中党建与业务失衡的表现。另外,失衡现象的出现,也与某些高校追逐学校的竞争排名和科研考核等有关。

(二)示范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目前高校党支部在党建过程中,在学科建设或党建方面缺乏示范引领作用。比如个别支部书记的科研能力很强,甚至是教授、博导等,但是在党建方面的能力很欠缺,缺乏对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导致支部建设成效不高,与其较强的科研水平无法匹配。这些党支部的建设,其重心完全在政治思想方面,没有发挥出支部建设对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而学科的发展,提现的仅仅是党员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没有发挥出支部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双带头人”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不完善

推行课程思政,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必要手段。近几年,江苏省在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以及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1年,共有98门课程获批为江苏省首批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截至目前,江苏各个高校的党支部均实现了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基本配备。然而,部分“双带头人”在党建、课程思政或者教学育人方面的经验不足、“双带头人”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不灵活、部分思政专业的思政体系也有待完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带头人”支部建设与“双带头人”建设课程思政之间的融合与促进[1]。

二、党建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一)构建“党建+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工作模式

“雙一流”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育人和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既是支部建设过程中的必修环节,也是学科建设的必修环节。“双带头人”党支部需要配备党建经验相对丰富且教学科研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同时,可以给支部书记配备一名党建或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副书记,平衡支部书记在党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缺陷。另外,根据支部党员各自能力及特点,加大对支部党员在党建或教学科研方面的培育力度,使支部党员形成“党建+课程思政+业务”“两条腿走路”的良好局面。结合专业学科发展,还可以在支部积极开展“党建+课程思政+教学科研”的联合课题,在教学科研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作用,并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或者结合专业特点,积极与专业领域内的外单位开展“党建+课程思政+科研”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双方在专业领域内的各自优势,形成党建互促、科研互促、思政育人的共赢局面[2]。

(二)构建“党建+课程思政+团队”的工作模式

单打独斗,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育人还是课程思政方面,都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拳头效应”。党建亦如此。为此,可以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党建+名师工作室”“党建+教学团队”“党建+科研团队”或“党建+学科竞赛团队”等团队建设。利用“双一流”专业的学科优势,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与“双一流”专业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打造一支或若干支德技双馨、知行合一的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团队,在充分发挥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也为“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建设和“双一流”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构建“党建+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工作模式

高校教师在承担自身任务使命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将自身所学知识回馈社会,也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例如,作为工科专业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培养能服务社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思想觉悟。

(四)构建“党建+课程思政+学科竞赛”工作模式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高等人才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展示平台,也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双一流”专业应当有较强的学科竞赛能力,并配备有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师资力量。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到学科竞赛对于人才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对“双一流”学科专业在学科发展、师资锻炼、教学改革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双一流”专业,可以通过挑选学科竞赛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配备后续骨干力量,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组织精兵强将,成立学科竞赛委员会。根据不同学科竞赛性质,下设若干个学科竞赛红色先锋小组。竞赛委员会由支部统一领导,建立竞赛规格和机制,定期召开竞赛会议,讨论并安排竞赛的各项事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另外,还可邀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员工作为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针对工程实际疑难杂症,开展学科竞赛。

三、党建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成果

通过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与“双一流”专业的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建立一系列的“党建+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党建+课程思政+团队”“党建+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党建+课程思政+学科竞赛”等工作模式,近年来,我校市政教师党支部连续获得了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色党支部、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校“优秀教师”、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同时,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党建+学科竞赛活动,先后获得“南方泵业杯”第二届全国泵与泵站知识竞赛二等奖、校“一支部一项目”、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校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二等奖、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和先进个人、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竞赛三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同时,市政教师党支部依托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连续获得了校課程思政示范课程、校课程思政专项项目等,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四、总结与展望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国一片课程思政的大好新形势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如何与“双一流”专业的课程思政的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凝聚党支部的战斗力,发挥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双一流”专业的学科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校培育人才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徐莉.“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视域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X”工作模式探索[J].求贤,2021(6):48-49.

[2]赵树海.加强高校基层党建,提高学科竞赛水平[J]. 才智,2016(34):98-99.

作者简介:

郭永福(1973年-),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