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境生于象”

2021-04-13 01:03赵帅兵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想象性现实性动态性

赵帅兵

【摘要】意象与意境都是艺术中的高级审美形态,“境生于象”有着多种联系与特征。意象的虚实相生,丰富提高了意境的想象性;意象的动静之分,直接生成体现了意境的动态性特征;意象的时空之变,更有助于作者利用古今对比,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情感、思想,从而使意境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意象的多义性内涵的拓宽,则是有助于意境个性化的加强。意象与意境不仅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意象、有真情也不一定能够生成意境。

【关键词】想象性  动态性  现实性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7-0173-02

说到意象,大家会想到:犯寒而开的梅花、皎洁的月光、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傲雪斗霜的菊花……谈到意境,学界有诸多理解和观点,如“情景交融”说、“诗画一体”说、“对话交流”说等,无论哪一种学说都离不开“境生于象”。“境生于象”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由象内之象生成的意境,另一方面是象外之象生成的意境。如刘禹锡提到的“境生于象外”认为意境是由象外之象的虚象生成的。其实意境的产生是离不开意象的,但又不仅仅等于是意象,因为其还有象外之象。

一、意象的虚实与意境的想象性

意象有虚实之分,虚实的意象要创造生成意境,要充分借助于人的想象性,所以意境中也就具有了想象性的特征。在《诗式》中皎然说到:“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这里皎然首先说明了意象不是唯一的、不变的,虚象与实象是客观的存在,这段话侧重了对虚象的解释。他认为诗境中,景与色一类的形象,不像绘画、雕刻的形象那样具有可视性、可触性。诗境中“风”一类的形象,不像音乐一样具有可听的感覺。它们的特点是在于“心也”,是想象性的,在想象中是实际存在的。诗境中想象的中介是语言,不像绘画那样,中介是色彩、线条。正如南宋严羽所说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意象的虚实需要借助于想象性来完成,而由意象的虚实来创造生成的意境,就特别具有想象性的特征。

(一)由虚象而成意境

虚象是一种不可以直观感受到的,需要用心间接体悟的意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并没有具体的意象出现,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诗中的那种具有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梗概多气”的意境。那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生成的?

王国维《人间词话》道:“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全诗中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作者登台远望与身世之感。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真感情、真性情由胸中流淌出来,其意境也是令人心绪不宁的“宏壮”。诗中并没出现任何意象,不过诗人的真感情却塑造出“孤寂悲伤”登高远望者的形象。

(二)由实象而成意境

实象是一种可以直接体会到的,景与情交融的意象。如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于南国。……”全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从外在形式描述了橘树的外在美,下半部分从内在精神对橘树进行讴歌。诗人一开始就说橘树是天地间美好的树木,接着,从“绿叶”“素荣”“剡棘”“精色内白的圆果”等多方面持续不断地描绘橘树的不同凡响。如王国维所言的“无我之境”,较为单纯地刻画橘树外在。下半部分则是加入“有我”之意志,来讴歌橘树的内在精神美。树幼小之时已有“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成长后“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拥有美好的美德,存乎天地间,到了百芳“并谢”之时,它依然挺立身姿。最后诗人情感迸发,吟咏到:愿“与之为友”“以之为师”“以之为象”。作者从外在形体姿态刻画,到内在精神品质的讴歌,突出了橘树“文质兼备”的形象,塑造了橘树的形象与作者的身世、情感、意志高度融合在一起的意象。而由“橘树”的意象生成了一种令人心绪起波澜、肃然起敬的“宏壮”意境,表现出诗人外美内好、坚贞不屈、傲然挺立的精神品质。在这里,实象的橘与作者的高尚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特别需要想象性的参与、构造,所以由实象生成的意境,也具有想象性的特征。

(三)虚实结合而成意境

由意象的虚实变化而生成意境。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能更好地解释意象的虚实相生。“象内之象”是指实象,我们在诗中可以直接发现。“象外之象”是指虚象,一般不容易发现,需要作者加工、体悟与创造,需要巧妙地处理好表面虚实关系。对于虚象,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与活跃的思维,才能体味出“象外之象”的虚象。

清人孙联奎在评说司空图《诗品》中道:“人画山水亭午,未画山水主人,然知亭屋之中必有主人也。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里“山水亭屋”是实象,因为它是客观地存在于画中,用我们的视角直接可以观察到。而未画“山水主人”,这里“山水主人”是虚象,因为它并未出现在画面中,我们不能够直接观察到,虚象需要我们精心去体悟,并不能“一点就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可以根据这虚实相生的意象,能体悟出具有想象性特征的生活情趣美的意境。

二、意象的动静与意境的动态性

意象多取自自然景观,而自然物本身就具有动态与静态之分,所以意象也具有了动态与静态的动静之分。蓝华增先生指出:“自然界美不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一旦成为诗境中的艺术美,就必须‘状飞动之趣’,以动态的面目出现。”可见意境的艺术美是需要动态性的特征来表现,意境是一个不断变化充满个性化的过程,意境本身的创造、品味也是具有动态的特征。

(一)化静为动生成意境动态性特征

朱光潜指出:“诗描绘物体也只能通过动作去暗示,只能化静为动,不能罗列连串的静止现象。”在意境中许多意象取自自然的静态景物,而诗境中的动态性特征,要依靠“化静为动”的方式来体现。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与“云山”皆是静态意象,其共同表现了作者羁旅行役的思乡与孤独之感。表意之象的情与景和谐交融,使人联想自身产生共鸣,生成意境的动态性特征。正如这首诗中“鸿雁”“云山”要通过“愁里听”“客中过”来化静为动,达到具有动态效果的意境。这种由“动作去暗示”来“化静为动”构造意境中动态效果的方式,在诗词中还有很多。如周邦彦《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中一个“举”字,营造出“荷”具有一一挺立的动态之姿的意境。

(二)动静结合生成意境的动态性

在意象中由动静结合,而生成意境的动态性也比较常见。

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动态意象“蝉噪”“鸟鸣”与静态意象“静林”“幽山”相结合相交融,不露痕迹浑然天成。作者对静态意象“林”与“山”不直接描写,而是以动态意象“蝉噪”“鸟鸣”来反衬出其静其幽,“林”与“山”的幽静,同时也反映出“蝉噪”与“鸟鸣”的活力和生命气息。静态意象和动态意象互相渗透、互相映衬、不可或缺地描绘生成了一种山林中充满情趣的动态性意境之美。

三、意象的时空与意境的现实性

意象是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通过时空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体现意境的现实性。刘勰在文论中提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作者的凝神静思,可以连接上千年时间的事物变化;作者的眉目稍稍改变时,已经想到了万里之外的事物;通过这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作者可以很好地表现现实的思想感情与理想抱负。正如意大利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象时空的变化,可以活跃作者的思维,体现作者复杂的情感与现实的联系,更具艺术想象力与艺术张力,从而创造生成意境的现实性。

(一)时间与意境的现实性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秦汉与作者所在的唐代之间,时间跨度很大,这时间的变化越大,作者选择范围就越广泛,使作者选取的对象更加丰富,更加有代表性。最终,作者选择了飞将军李广,体现作者对飞将李广的赞扬与渴望,进而突出现实中作者对边疆将才的渴望。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意象时间的变化,可以很好地突出意境中的现实性。

(二)时空结合与意境的现实性

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州渡,鐵马秋风大散关。”诗中“雪”是冬日的代表,“秋风”是秋日的体现;“瓜州”在今江苏镇江,属东南之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属西北之土。这两句诗在时间上一冬一秋,在空间上一东南一西北,可谓时空双跃。时空上的飞跃生成了一种作者悲愤现实性的宏壮意境,抒发了胸中的忧愤,渴望收复国土之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意象在时空上的跳跃变化,更有助于作者与意象的情景交融,能更好地实现作者情感上的畅游、翱翔,有利于体现古今人事的对比,创造生成意境的现实性。

总之,意象与意境都是艺术中的高级审美形态,“境生于象”有着多种联系与特征。意象的虚实相生,丰富提高了意境的想象性;意象的动静之分,直接生成体现了意境的动态性特征;意象的时空之变,更有助于作者利用古今对比,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情感、思想,从而使意境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意象生成意境,一定是需要人的真感情、真理想,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为一。

参考文献:

[1]秋实.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M].上海: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2]朱光潜.谈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想象性现实性动态性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浅析VR技术在初中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构筑科技的“道”梦空间
交际中模糊语言的动态性阐释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吉亚诺利电影:一种想象性的寓言
基于CDM系统的航班动态性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