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思维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2021-04-13 00:32丁建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丁建军

【摘要】前瞻性思維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就是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挖掘学生更多的潜质,看到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这个视域下、思维下教学,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看眼前,也不要把关注点只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对于学生也要用发展性、前瞻性的教学思维,引导策略,在教学中发掘他们潜力,培养他们的化学情态,才能真正实施与时俱进的化学教学目的,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前瞻性思维  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109-02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当下,是他们的成绩、作业、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发展性的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更不会在教学中有意为之,初中化学也不例外。化学作为初三生才接触到一门学科,它更多的内容肯定还在以后的学习中,初中化学算是基础,是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教师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教学还是只盯课堂,任务只完成当下的,那么给学生造成的印象逃不脱这两点:一化学难学;二化学无趣。不管是哪一种印象或者认识,都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更不利于化学教学。在快速进步的时代,教师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对于学生一定要有前瞻性、发展性思维,这样才不会陷入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也不会把学生带入缺少活力的学习氛围,否则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化学思维变得僵化,学习能力也不到有效的提升。

那么,作为新时代人、具有新思想的初中化学一线教师,我们如何把前瞻性思维落实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呢?笔者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前瞻性视域下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太过紧张,学习任务很重

化学虽然一直是中考科目中一门重要课程,影响着学生的升学考试,甚至人生发展,但它却是初中生在初三才开始接触的一门课程。不管初中生的知识经验如何,学习能力如何,面对一门新课程,要熟悉它、接受它还得有一个过程,更不要说学习它,学好它了。再加上,初三面临着中考,很多课程教师都是利用一学期或者一个半学期把课程讲完,剩余的时间用来复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化学,学好化学,本来就是一种挑战,不但时间紧,而且任务重。还有,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思辨能力,学习意识,但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化时间去背记的东西也非常之多,不要说公式、概念、定义,实验步骤,就是初学化学时,要背的化合价口诀元素周期表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就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不断地拓展,需记住的基础性、概念性的东西更多等。学习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轻松的心态,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些都没有,尤其是面对化学时,会让学生更觉得时间的紧迫性,这不但强化了中考的压力对于学生的影响,更会影响学生对化学本身的学习,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也使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或突破。

(二)教学程式化,方法缺少多样性

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也限制了我们教学的多样性。再加上条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师教学思维的灵活性,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学生成绩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环境也好,条件也好,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HCl和Zn反应制取H2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当Zn发生反应之后,再加入锌粒,再塞上瓶塞引然,导致实验仪器爆炸的失败实验,进而产生的后果。再结合这个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HCl和Zn反应制取H2的实验,不但学生容易理解,更容易上手,既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又能让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达到高效实验,提升化学学习目的的效果。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现有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网络遍及我们的生活,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不积极运用这些。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认识不足,更不了解信息技术灵活性、多样性;其次,对于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悉,忽视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教学作用,却放大了它的缺点,比如,操作不方便,运用过程中浪费时间等等;第三,对于网络上有效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不够重视,也没有把它引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意识等等。种种原因,就导致前瞻性视域下,虽然有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教学依然存在程序化,方法单一的弊端,影响教学效率。

(三)缺少发展性思维,教学倾向智育

智育当然是我们教学中一贯追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智育都是根本,是教学的基础。但是在素质教育前景下,如果教师还是把重心放在成绩上,不重视通过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迁移性学习的能力,不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但对化学知识学习比较局限,对学生能力和眼界、思维的拓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影响到初中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但是,由于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没有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角度上来,所以在教学中依然固执地坚持智育,以为提升成绩,考到好的学校,就是成功的教学。当然这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是成功的,可追求的。但是脱离了发展性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追求成绩,重视智育教学思维削弱一点,把它加强在能力、习惯、意识、创新等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去。所以,导致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理所当然地受到影响,停滞不前,难以提升。

二、前瞻性视域下初中化学教学改进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发明显。在前瞻性视域下的化学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单单完成知识点的讲解,更要思考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将知识点的有效性进行最大化处理,以此来实现学生吸纳知识的高效性。基于此,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前瞻性视域的基础,科学灵活施教,如结合实际,充分备课,合理的安排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水平。

(一)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

化学比较深奥、抽象,对于它的学习需要学生更多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在前瞻性思维上,在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情况下,更需要学生对学科有自主、自觉探究精神。但是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他们学习也只会停留在教师的思维中、作业完成上,像一个好学生一样履行学习任务,但不能真正走进化学世界,更别说会有主动探究的想法了。

所以,教师要结合前瞻性教学,挖掘学生潜力,为学生学好化学劈山开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可以为学生讲一些伟大的化学家研究化学知识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第二,在教学中要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第三,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借助有趣的小实验吸引学生,比如,自制汽水、瓶子赛跑、带电的纸等等;第四,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一些小实验,比如红糖制白糖、点不着的纸、胡椒分与盐巴分离等,这些实验都能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化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使学生在化学学习充满无限兴趣。

(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归纳精神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最怕碰到的学生,就是学习态度特别好,非常认真,但他就是紧紧跟着教师节奏,不前一步,也不后一步,更很少会对于不理解的东西,自主地通过探究去发现知识,找到答案。这种学生,对教师来说是既爱又恨的,是好学生,但是又缺少一个中学生该有的创造和好奇心。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的惯性,通过提问或者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归纳知识。其实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学的精神与能力。比如,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教过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知识,如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三种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只要学生懂得在每一新课后,积极总结归纳知识,并在总结中作好分析、反思,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利于实现前瞻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三)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能力

在过去或者说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由于教師教学方法和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于学过的化学知识只能用在考试中、课堂上、作业中,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们压根想不起运用学科学过的知识,把它们结合起来用以解决。这显然是我们教学的失败,也是学生学习的失败。这种化学教与学的模式,除了能让学生应试,对于其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推动力不大,甚至说,学生几乎没有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这个意识。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诱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化学就在生活中,要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放到生活中,用到生活中,发挥它的作用,升华学习的意义。如厨房化学中的燃料、调味剂、合成材料;环保化学中的水体的污染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环保、土壤污染与防治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都是我们新时代初中生在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工厂里排出的一些含化学成份的污水,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对于水里生物沿边庄稼等的影响。再比如,实验教学中制取的含有有毒物质液体、气体,如果我们不懂得及时处理,任气体或者液体外流、扩散,对于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危害,也会侵害我们的环境资源。所以,只要学生能有运用意识,他们的学习才会更有意义,目标中也才会有责任。这也是前瞻性思维教学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

(四)融洽师生双方关系

勿容置疑,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顺利开展,有利于打造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在以往的化学课堂学习中,学生及教师的交流机会有限,往往呈现一种“教师负责说,学生负责听”的状况,在该模式下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疑问,继而无法进行两者间的有效交流。在前瞻性视域下,教师可在学生的“做”环节中观察学生操作状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为其进行引导。此时教师并未承担课堂主体的身份,因此有更多时间用于和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有利于两者师生关系的融洽,进而优化化学课堂环境,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在日常施教过程中,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化学情态,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真正实施与时俱进的化学教学目的,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不同,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再加上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更需要学习中、生活中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用前瞻性、发展性的眼光和思维进行教学,要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与化学学习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性,使他们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化学习中,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奠定基础,为课堂有效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海兰.化学教学中学生表述能力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6):86.

[2]花永鲜.窥探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1).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