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花”的意象

2021-04-13 04:18刘睿菲
参花(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奥涅金普希金民族性

摘要:从古至今,“花”一直以来都是中外诗人歌咏的对象,从诗人所描绘“花”的意象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普希金作为一位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诗人,他在《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篇诗体小说当中对于“花”这一景物进行了着重的描写。文中就对《叶甫盖尼·奥涅金》里面所包含着的“花”的意象进行分析,在表明普希金充分借鉴俄罗斯文化与宗教的同时,也揭示出其在精神世界中的民族性,以此更深入地了解其创作思想。

关键词: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花的意象 民族性

一、引言

一直以来,“花”都是文人墨客借以寄托情怀的一种常用的意象,普希金在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就对百合花、玫瑰花以及铃兰花等具有代表性的花种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而且通过其中花的意象也使得他在文化领域、宗教领域创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象征体系。

二、百合花的意象

普希金在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对花园进行了描写,这也是其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个映衬,当主人公奥涅金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去俄国乡村他伯父的庄园时,他望着远方,看到了“牧场上四处游荡着牛羊,一座巨大的荒芜的花园,绿树铺开宽阔的浓荫,遮蔽着沉思的森林女神。”虽然有色彩缤纷的牧场农田与花园交相辉映,但在奥涅金眼中花园是荒芜且毫无生机的,显而易见花园在这里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其侧面表现了奥涅金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这其实是主人公们经常会来的地方。普希金以一个荒芜的花园为背景,不断展开花的意象,百合花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花。

连斯基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他决定与自己的好友奥涅金进行决斗,他在心里暗暗想着:“……不能让他伤害百合的嫩芽,不能让这刚开两天的小花不到怒放,便枯萎凋谢。”从这里可以看出奥尔加在连斯基的心里就像是百合花一样的女人,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此刻连斯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百合花在东正教中意味着纯洁、完美无瑕的女性形象,它就像是圣母一般散发着圣洁光辉。荆棘丛中盛开着的百合花是贞洁圣母妊娠的标志,并且俄罗斯的报喜节也正源自圣母受孕这一经典故事,许多艺术家通过百合花向人们传递一种快乐的信息。普希金笔下的奥尔加在连斯基心里是一个善良美丽、热情活泼的姑娘,连斯基爱慕她,将其视为自己最为纯洁的理想,并愿意为其献出宝贵的生命。奥尔加已经不单纯是一位美丽大方的乡村女孩,她更加像圣母玛利亚,拥有善良和纯洁的灵魂。

从一定意义上说,百合花被称为是宗教领域的圣花,并且它也体现出东正教文化中一个母亲意外丧失爱子的悲痛情绪。连斯基通过百合花的意象表达了光阴虽然宁静美好,然而生活中有些东西却容易消逝的低沉郁闷的心理,百合花是美丽的,但却也会匆匆地枯萎。奥涅金的到来,让连斯基原本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也让他在最美的年华里为爱和奥涅金进行一场决斗,而这最美的年华就如同盛放的百合一般,纯洁而美丽,但也许在未知的明天就有可能会凋谢。普希金通过百合花的意象不仅突出了奥尔加圣洁美好的形象,而且还将连斯基内心复杂和伤感的情绪表现了出来,并且也充分显示出了作者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文化与宗教的热爱。

三、玫瑰花的意象

在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段是描写连斯基的:“……他唱着生死离别和伤悲,歌唱虚无缥缈和迷茫的远方,也歌唱浪漫主义的玫瑰”,然而在普希金的手稿当中却将玫瑰解释成将死的玫瑰、枯萎的玫瑰等,将忧愁的连斯基与代表浪漫的玫瑰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充分显示出了作者的别具匠心。连斯基内心虽然十分的惆怅却喜欢将浪漫主义挂在嘴边,而就作者看来,那些寓意着浪漫的玫瑰已经开始逐渐地凋谢,并通过反讽的巧妙形式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正在消亡。

与此同时,玫瑰在诗人的眼中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一种花,它是人们追求美好爱情的象征,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花,并且在神话当中其是婚礼之神许门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所准备的婚礼之花。《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借用“许门的玫瑰”来告诉达吉雅娜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我不管怎样地和您相爱,一旦生厌,会立即把您丢开……想想吧,许门为我们两位准备下什么样的玫瑰花,也许,还要长久地守着它!”这表明了普希金借用婚姻的玫瑰来暗示奥涅金与达吉雅娜之间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这样也就为后续所展开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作者普希金在文中不只是对玫瑰花的意象进行了运用,他还将玫瑰花的别称融入其中,例如在文中提到的野蔷薇、夜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更加地具有东方的神韵。从普希金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其在内容方面包罗万象,其中不仅渗透着西方基督教文化,本土的东正教文化也是多有涉及,甚至于连东方文化的精髓都融入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叶甫盖尼·奥涅金》可以称之为一部极富艺术内涵和文化感染力的传世之作。

四、铃兰花的意象

就东正教文化中记载所知,铃兰是俄罗斯中部生长着的一种花,它不仅外表洁白无瑕,而且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就如同是圣母、童女的化身一般。《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将奥尔加比喻为圣洁的铃兰花一样:“……她天真烂漫,大放异彩,在自己双亲的眼前绽开,好似一朵幽谷中的铃兰,隐藏在茂密的青草丛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时刻的奥尔加仿佛与大自然已经融为一体,她美丽大方且满怀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就像是一朵盛开着的铃兰花,默默等待着幸福来临。铃兰通常是在五月份盛开的,其有着幸福归来的花语,然而关于铃兰却有着一段令人忧伤的传说,它的幸福不但得来的十分不容易而且隐约之间还透露着一股宿命的味道。文中对奥尔加幸福的描写也如铃兰花一般,连斯基与奥尔加两人之间已经有了婚约,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对于奥尔加而言,幸福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偏偏事与愿违,奥涅金的到来将这一切都摧毁了,奥尔加不仅失去了深爱着自己的未婚夫连斯基,连奥涅金对她的爱情也只是一闪而逝,最终,她就这样与幸福擦肩而过。

普希金在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除了上面所说的百合花、玫瑰花以及铃兰花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花种之外,其中还提到了许多与鲜花相關如花园、花冠等其他的意象,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其将普希金创作的意图等相关信息传递给人们,就比如说文中的花园即是奥涅金与达吉雅娜两人见面的地方,更是他们内心深处情感的映照。花园对于达吉雅娜而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身为乡村姑娘身上所具有的温柔美丽、淳朴善良等特质,然而当达吉雅娜已经嫁为人妇,在其默默黯然神伤的时候就像是再次回到最初那个花园当中,又变回了那时的模样。另外,花冠也在文中多次被提及,它既代表着神圣不可侵犯,又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荣耀。

通过对《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花”的意象的研究发现,普希金与象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象征也并不是普希金所独有的,只不过他在作品中有意或是无意地运用,被后来的人们通过不断地阅读理解而得出的结论。俄国象征派是十九世纪末产生的文学创作流派,其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并专门针对普希金做过相关的研究,象征派中的瓦瓦罗扎诺夫就曾在书中说过普希金作品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并且还指出了其作品的现代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象征派的结论是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与俄国的象征主义两者之间存在着的不容忽视的联系。简单地说,在面对普希金诗歌作品的时候,可以立足于象征的角度来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感知到其创作的思想精髓。与此同时,象征又与宗教是分不开的,普希金创作出来这样优秀的俄罗斯文化作品,主要是依托在宗教之上的。普希金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呈现出来,但其中更加有着宗教文化的影子,他在其作品中充分体现出在一名民族诗人心中东正教理念的根深蒂固,他在内心里深爱着自己祖国的文化和东正教,他向往光明,歌颂真善美,他是值得人们敬仰的伟大诗人,对于后世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可以说,普希金不仅对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还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种子,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以民族文化作为基础,民族性已经深入到他的精神中。就《叶甫盖尼·奥涅金》而言,由花的意象能够看出普希金将本国文化作为基础,集思广益,不仅充分突出了本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将别国的优秀文化精髓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这样使得俄国文学中注入了新的血液,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且也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参考,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或多或少都能够看到普希金的影子,足见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可以看出,普希金对于花的意象的大量描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将具有象征意义的百合花、玫瑰花以及铃兰花等运用到小说当中,并不是作者的无意之举,而我们也正是通过文中所描绘的花的意象对普希金在东正教文化、民族性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其实从普希金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自身的民族性其实与东正教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他在诗歌中对于精神的不断探索,也在激发着越来越多的作家积极地思索和奋进,就这一点而言,普希金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弗洛林斯基,蓝泰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构想与创作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05):83-90.

[2]高子文.存在的虚无和瞬间的美好——评图米纳斯《叶甫盖尼·奥涅金》[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9(04):6-16.

[3]林丽.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9(17):155.

[4]张宏超.浅析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浪漫主义色彩[J].汉字文化,2018(S2):39-41.

[5]杨敏.《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花”的意象[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05):69-72.

[6]彭永涛.《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价值探析[J].黑河学刊,2015(08):46-48.

[7]栀子,齐琦.极端的理智演绎无限的诗意——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J].歌剧,2019(10):18-21.

[8]汪雨騰,齐琦.错位的时代,爱断情伤——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J].歌剧,2019(10):22-25.

(作者简介:刘睿菲,女,硕士研究生,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俄语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奥涅金普希金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性格成因
浅析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与表演处理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
“多余人”的苦恼
——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此情可待成追忆——纪念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纯洁的爱恋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