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

2021-04-13 20:07贾汉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信用

摘  要:信用信息共享从空间上拉近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的距离,缩短了政务服务的链条,实现以信用信息共享的“空间”,换取“简政放权”的“时间”“高效”“开放”和“精准”,这里可以简称“空间理论”模型。

关键词:信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

分类号:D922.16

一、“空间理论”全面解析信用信息共享现实意义

1.以“空间”换取“时间”,信用信息共享加快商事制度深化改革

通过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用信息共享制度机制,横向连接、纵向打通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共享唯一标识,充分共享银行、保险、税务、社会保障、统计、人事、质量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海关、外汇、公安、公积金管理、高检、高法,征信、电信、互联网等领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缩短和拉近了各部门、各行业间执法和监管的空间和距离,为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依托信用信息,在重点领域创新开展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等改革新举措,科学简化审批环节,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缩短行政审批时间,实现信用信息的“加法”换来审批时间“减法”。通过信用信息在部门间、央地间充分共享,实现信用查询、信用修复、信用核查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达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审批减流程”,以信息“空间”换取“审批”时间,极大的提升了企业办理行政审批、许可等效率。

2.以“空间”换取“高效”,信用信息共享助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

传统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是造成投资项目审核时间长,审核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比如,传统的投资管理模式,由于没有充分共享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基础,无法开展基于信用大数据的精准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由于信用信息共享不充分,传统的项目管理无法开展跨部门、跨行业信息核验,市场主体需要多次提供相关政府部门已经掌握的诸多信息证明材料,项目管理审核事项繁杂,准备材料繁多,增加了政府和市场的时间成本。信用信息共享为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提供了的重要保障。通过广泛归集共享各部门、各地方政务服务中产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市场监管等信用信息,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创新技术,建立一体化信用信息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用核查”“信用监管”等“一网通办”信用综合服务,使投资审批管理部门全面准确了解审批对象的综合信用状况,提高审批前评估的精准度,降低审批前评估耗时长的突出问题。

3.以“空间”换取“开放”,信用信息共享加大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力度

国家政策法规绝大部分领域并不限制民间资本进入,但实际上各种隐性限制五花八门,各方面反映问题还是不少。不同所有制主体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待遇还不公平,有的地方不从统一大市场出发、搞地方保护,还有的垄断性行业为了自身利益限制排斥竞争。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信用体系建设重要内涵。通过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加大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依法执法、公平执法等政务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并按照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通过各级官网向社会公开,有效监督和约束市场运行中公权力的使用,进一步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扩大区域间市场开放力度,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提升跨省、跨区贸易便利化水平。

4.以“空间”换取“精准”,信用信息共享推进减税降费落地落细

近几年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大幅减税降费,特别是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提质增效。但由于一些技术原因和中间环节等问题,部分地方和行业出现偷税、逃税、骗税等问题,有些减税降费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减税降费缺乏精准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市场要素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依法治税,减少征税自由裁量权、增加透明度,切实落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不断提升涉税领域信用信息建设水平,加大对偷税、逃税、骗税等违法失信记录归集共享力度,对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严重失信行为,依法依归实施失信惩戒,并通过重要媒体和信用门户网站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切实维护税制权威和公平。

二、信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实现方式

参考上述“空间理论”模型,信用信息共享支撑“简政放权”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实现方式。

一是以信用评价支撑精准简政放权。“简政放权”之前,运用信用评价手段对权力拟下放对象或相关行业和相关领域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对其实施“简政放权”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以信用承诺支撑简化审批流程。在办理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应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以守信激励支撑享受绿色通道。在行政审批、资质审核、备案登记时为守信激励对象提供“绿色通道”便利,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情况下,通过“绿色通道”,切实提高信用状况良好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便捷度”。

四是以信息公示支撑政务公开透明。简政放权要取得更大实效,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而信用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共享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要加快清单制定和公开。二要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三要打通“信息孤岛”。四要及时公开突发敏感事件处置信息。

三、有关建议

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更坚强有力的支撑,在推进信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落地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將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法制化建设。按照“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的要求,加快推动社会信用立法,将政务部门、依法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生成或者获取的各类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明确列为其法定义务,运用法律的强制力保障其严格履行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方面的法定义务,保证信用信息应归尽归,满足“放管服”改革的需要。

二是探索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一体化建设。加强全国各级信用信息共享相关平台网站一体化建设,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加强系统支撑,围绕深入推进“放管服”,提升信用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各地方、各部门业务系统与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接尽接、信用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社会管理、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行政事项中广泛、充分使用信用信息。

三是提升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化和标准化水平。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权力清单、业务清单、数据清单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编制支撑“放管服”改革领域整个流程的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应用目录。由于信用信息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建议制定信用信息應用规范,加强信用信息在“放管服”工作流程中的应用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定查询权限,按需应用,特殊查询需求特殊申请。

四是加强信用信息在“简政放权”改革领域的应用。以“放管服”改革领域信用信息应用需求为导向,对信用信息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和应用拓展。在建立和完善信用主体信用记录和统一规范信用主体信用报告的同时,加强对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整合,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分项开发,建立面向不同对象的信用信息产品服务体系,提高信用信息有效供给,保证信用信息质量,满足“放管服”改革领域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和专业化信用信息服务需求,提高信用数据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为“放管服”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浩武.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金融家. 2019(11):133+120.

[2] 谢丽春. 市场主体信用监管问题与完善措施探微[J]. 商展经济. 2021(02):83-85.

[3] 刘泽黎. 互联网背景下信用制度的演进和风险管理[J]. 经济学家. 2020(01):68-76.

[4] 从宝辉. 信用体系建设与宏观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来自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实证检验[J]. 征信. 2018(06):35-39.

[5] 冯冠华,司翼,高飞.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科技监管动态博弈模型研究[J]. 财经科学. 2020(04):14-24.

作者简介:贾汉伟,男,1986.04,汉族,大学本科,山西吕梁,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北京 100032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信用
神秘的植物工厂
失信商人的悲剧
公共危机事件机理及对策研究
横向动态联盟的信息共享效应研究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信用消费有多爽?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研究
中国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物理框架设计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