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21-04-14 08:20杨世骏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研究

杨世骏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推进,开展综合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导向。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其个性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其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其学习意识与思维养成还不够健全,正是引导其开阔思维,全面开发其综合素养水平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作为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意识,培养其科学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索中的核心作用,为学生未来开展科学知识深度探索奠定基石。本文主要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为研究背景,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重点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创新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4-0003-02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其知识难度较为浅显,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对其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多项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一些概念性较强的科学知识,学生很难实现对其含义的深度理解。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多媒体、互联网、实验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对现有的科学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革新,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重点开发学生开展科学知识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通过自主知识探索来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汲取,并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摸索高效的科学探索方式,不断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活动度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石。

一、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核心,通过大篇幅说教教学来实现对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对于一些科学小实验,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演示实验,学生通过对教师实验结果的观察从中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开展的科学实验相对较少。该种教学形式不仅在教学形式上过于单一,且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互动,并且需要长时间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参与学习,对学生的耐力、自我约束能力、学习能力都是较强的挑战,这亦是导致部分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缺乏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对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行不断的尝试与摸索,充分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结合教学知识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科学教学活动形式,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核心作用的同时,重点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知识探索来实现对知识的汲取,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因此,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不仅是提升小学生对科学质效的深度探索,同时更是培养其科学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养成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化素养全方位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科学兴趣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主要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核心,采用大篇幅说教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该种教学形式过于枯燥,再加之一些概念性较强的科学知识学生很难实现高效理解,进而导致学生对科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一直是兴致寥寥。因此,想要切实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结合教材智慧内容,将科学知识转化成声像课件,让学生能够从多个感官角度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帮助学生简化科学概念性知识的理解难度,在提升学生科学知识学习质效的同时,全面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其学习质效。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凤仙花的一生》为例,通过对之前课程的学习,教师已经对有关凤仙花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本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一起对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在开展新课程学习之间,教师首先借助视频课件,通过视频高倍速播放为学生展示凤仙花的一生,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凤仙花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观看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说一说,凤仙花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并结合学生的意见,以视频课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最后,就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植物的一生,教师可以实现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学生随机选择一种植物的种子,种植在自己的花盆中,看看最终种出来的植物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通过每天的观察记录,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与耐力,进而实现对学生综合化素质的培养。

(二)借助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培养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分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掘一切可利用资源,为学生创设开展科学实验的条件,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其中所涵盖的科学知识,不仅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增添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夠充分发挥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实验,并尝试验证其中的科学知识,在提升其科学学习质效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其科学思维活跃度的有效锻炼,为学生未来开展科学知识深度探究奠定基石。例如: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简易电路》为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之间学习的电路知识,让学生说一说能够让小灯泡发光的必要条件。然后结合学生的意见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在开展新知识学习之前,教师首先为每个实验小组发放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以及若干根导线。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科学知识,在实验小组中进行探究实验,尝试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的关注,并对遇到瓶颈的小组给予相应的提示指导。实验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构向同学们展示,并为学生介绍该组所采用的连接方式。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归纳整合,并将其中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提炼讲解,帮助学生将知识链补充完整。最后为了加强对学生拓展科学思维,教师为每个小组再发放一个开关,让小组学生尝试让两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让学生在拓展实践中,不仅能够实现对小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完成实验,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对科学知识探索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其学习质效。

(三)借助生活延伸,加强学生科学意识培养

科学课程本身就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予以科学化解释。在日常生活中,身边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都涵盖着它应用的科学道理。因此,教师在日常科学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利用科学课程这一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以教材知识内容为依托,充分生活中蕴含的科学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去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强对学生科学意识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观察能力与思维敏捷度,进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质效的有效提升,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化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光的反射现象》为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光的传播知识。因此,在本节知识学习中,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探究问题:“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为什么能看见自己呢?”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在兴趣小组中开展讨论,尝试找到问题的答案。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该组的讨论意见。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的讨论,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科学课程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科学意识。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固化本节知识点,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探究题目:“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体现了光传播方向的改变?”让学生结合本节所学习的知识,在兴趣小组中开展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延伸到生活当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与生活中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科学知识的敏锐度提升其科学学习质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切实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加强对现有的科学教学形式的革新,重点开发学生开展科学知识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对科学知识的深度认知,在帮助其汲取科学知识的同时,重点锻炼其科学思维活动度,培养其科学思维意识,为学生未来对科学知识的深度探索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顾秀梅.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2021,4(1):180-181.

[2]沈开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實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版), 2019(5):112.

[3]郭胜文.“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A].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

[4]徐志龙.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以科学实验课《空气的热胀冷缩》为例[J].小学时代,2020(2):25-25.

[5]黄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23):19+21.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