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字创意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04-14 01:55王丹丹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大赛

王丹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52)

教育部三个部委在2017年9月公布了一批“双一流”建设名单,共包含了137所高校,这意味着我国“双高计划”建设将大范围的铺开。“双高计划”推出的目的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拉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双高”建设铺开,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人才时代即将来临。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得到极大提升,除掌握基本的职业岗位能力外,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技能大赛的参与也将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研究现状

专业作为学校资源转化的主要载体,将同院校类似产业的相关专业集约化整合,建立专业群,以1-2个龙头专业拉动其他专业,可以形成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率。专业集群是从经济领域的“产业集群”借鉴到教育领域,侧重于院校内部各专业资源的整合和专业建设,同时必须结合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布局及区域内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为基础。

数字创意专业群是指以数字技术学习和数字内容创意制作为主要方向的若干个相关专业的集合。目前,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两块明显的短板:一是高质量制作人才稀缺,二是技术更新快。当前,高职数字创意设计专业群的针对产业链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已逐步铺开,但在课程设置、开发模式和教学实践上,大部分还处于传统模式,没有跟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和“双高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差,课程建设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二、现有的问题及局限

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字创意专业群并未完全建立完整有效的课程体系,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

1.“课岗”脱节,缺乏对企业工作过程的了解

课程设置上,缺乏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的了解,无法完全贴近行业要求,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仅有小部分院校依托“工作室”“校中厂”等承接项目,并未真正达到企业是用人标准,学生毕业后要花较长时间去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2.“课证”脱节,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没有将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仍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自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知识面狭窄,无法考取到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能力的证书,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3.“课赛”脱节,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开设专业课程时,仅讲授基本的操作能力模块,导致学生对整个项目流程不熟悉,未将技能竞赛中的竞赛内容有机融合在教学体系中。以基础的美术类课程为例,教学重点一般放在技巧训练上,忽视了对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实物临摹而忽视创新思维的开发,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之间存在断层,而美术类基础课的开设未能针对后续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进行支撑,同时,期末考核缺乏过程性考核,导致“课赛”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思路

通过对27家数字创意企业实地调研、资料查阅和问卷调查等,得到数字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真实数据。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采用对标归类方法,梳理出“文化、社会、科技、经济”4个因子作为面向数字创意产业的公共基础课内容优选条件,以综合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聚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关联学校其他专业相关课程、模块资源,建设专业集群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打造要围绕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内核打造。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容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专业通识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基础;另一方面,以技术技能的理实一体化训练为主,注重技能的学习实践。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以专业群内的龙头专业为核心,以群内其他专业(方向)相互结合为主线,结合数字创意专业群的教学需求。“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并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做出调整:

1.课程体系对标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

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接轨。首先要确定数字创意专业群对应的核心工作岗位,数字技术引领的战略性新兴数字产业主要包含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VR、在线教育等7个细分领域。针对这些行业就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以岗定课,结合企业应用为背景,以数字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典型工作任务提取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从能力推定教学内容和要求,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2.课程体系对标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开发

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操作规范,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是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证明。 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能力点进行拆解,融入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目前,数字产业专业群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动漫设计师、视频编辑师、室内设计师以及网页设计师等等。这些证书的考试知识点分别对应动画设计、影视后期、Maya(3D Max)建模等核心课程。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各个能力要求拆解,通过由易到难的设计,融入课程体系,用一门或多门课程解决一个能力,再进行循环的反复实践和训练,不仅能有效的确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就业要求。

3.课程体系对标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开发

职业技能大赛是参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环境来开发竞赛标准,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能直观的体现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学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数字创意专业群对应的职业技能大赛有很多,比如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等。在人才培养方案拟定前,预先对技能大赛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结合专业特性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将课程内容、教学环境尽量对接相对应的技能竞赛标准,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无缝衔接。

四、构建过程

1.搭建“两平台”,创新路径模式,解决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再认识,结合能力培养规律、学习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提炼出教学与生产的两个转换要素——“半市场”和 “全市场”教育教学环境,依此建设“半市场”化的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和“全市场”化的产业运营实训基地2个平台,通过市场媒介和产品生产,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达到“知行合一、应用娴熟”的教学效果。

2.重构专业群专业课程及内容

在专业发展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炼出产教融合的“创意—作品、作品—产品、产品—商品”三个关键转换界面,将三个界面转化中要求的技术技能的要求提炼,落实到各具体专业,按照三界面思路重新构建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里,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设计服务市场营销等创新创业选修课程,重构“基于项目设计过程、课证融通、模块化”影视动画专业集群课程体系和内容,并通过“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化”教学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在操作实训、创新创业实战、顶岗实习等环节予以落地。

(1)“创意—作品”环节,引入技能大赛训练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开设专业课程时,除了讲授基本的操作能力模块外,将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及世界技能大赛等比赛的相关考试内容加入教学部分有机融合,使学生熟悉比赛流程,使学习内容具有时效性,同时培养好苗子参加比赛,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目标性。

(2)“作品—产品”环节,引入“1+x”证书培训内容,拓展专业能力

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例如“1+X游戏美术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通过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有机衔接、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职业技能,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3)“产品—商品”环节,引入真实项目,对接行业能力标准

在本环节通过合作的华龙网、完美世界等相关数字创意产业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企业的制作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师资共通和企业配套制作视频资源的形式,解决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行业标准脱节的问题,使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缩短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的时间。

五、结语

面向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产业,调整教学内容并重新构建专业群的“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在课程体系里融入数字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最新应用成果,将专业课程及内容同步更新,能使专业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要求;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能让学习者达到知识建构、能力迁移的学习目标;通过数据治理、校企合作机制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能形成良性循环,培养“技能高超”的人才。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大赛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