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大学中文(一)”课程中的写作元素及其教学策略

2021-04-14 13:19梁德华
写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写作能力校园

梁德华

一、前言

自2012年起,香港大专教育为配合香港政府教育局在2009年所推行的新高中课程改革,大学学制由原来的三年制变为四年制。在此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学为了适应学生毕业年期延长的规定,推行相关的课程改革。“大学中文”课程就是针对此一情况,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重新设计的大学语文必修科目。此科目旨在提升学生的中文修养,课程涵盖了不同的语文知识,并着重语言自觉自学的培育,同时兼具观察、思考等各种训练,务求为本科学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中文知识。①“大学中文”课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网站,网址:https://www.chi.cuhk.edu.hk/university-chinese/course-information,引用日期:2020年12月1日。其中的教学内容不乏丰富的写作元素,如“大学中文(一)”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流畅地撰写一篇800 字以上的描写文,反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亦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笔者由2012年至2017年间,曾多次任教“大学中文”科目,对于启发学生创作描写文及指导相关写作技巧有一定心得。②笔者曾在2016年4月应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邀请,担任讲者分享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心得,《第十届“大专中文教学交流会”》,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网站,网址:https://lc.hkbu.edu.hk/conference/2016/schedule.php,引用日期:2020 年12月1日。故此,本文将以中大中文系所设计的“大学中文(一)”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单元教学、不同类型的习作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写作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描写文写作的兴趣。

二、香港中文大学必修语文科目教学设计:以“大学中文(一)”课程为例

香港中文大学必修语文课程分为“大学中文(一)”及“大学中文(二)”两个科目,各占3个学分。除非学生入学时的成绩达到该科豁免的要求,否则中大所有本科生,包括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法律学院等,都必须修读此两个语文科目,而学生一般都会在前两个学年内完成课程。虽然“大学中文”(一)、(二)都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但课程中不乏写作的元素,如“大学中文(一)”要求同学在课程中阅读及评论不同题材的描写文,并于习作及考试中能各自撰写一篇800字或以上的描写文;而“大学中文(二)”要求同学在课程中阅读及评论不同题材的议论文,并于习作及考试中能各自写作一篇800字或以上的议论文,可见“大学中文”课程非常重视同学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本文将集中讨论“大学中文(一)”的课程设计及其教学策略。

“大学中文(一)”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课、小组报告及描写文创作实践,每班人数约为25人,教学时数为每周3节,每节45分钟,每周上课时间约为2小时15分钟,共13周。课程目标为提高学生语文自觉及自学能力,希望他们能掌握汉语字、词、句的特点及修辞技巧,继而能正确运用。另一方面,课程希望学生能掌握各种观察及描写的技巧,并能学以致用。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可因应教师的专业、兴趣及理念加以调节。笔者于2012至2017年间,曾多次任教此科目。由于课程的对象是全校的本科学生,他们既来自不同学院与学系,大都缺乏动力学习中国语文及写作,这就引起笔者思考如何配合不同水平与背景的同学之需要,以设计教材及教学方法,其具体内容如下:

表1 “大学中文(一)”课程大纲

单元一:导论

本单元旨在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评核方式及习作要求,并从实例出发,阐释培养语文能力及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描写文的创作,亦有助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能力,继而反思个人与环境之关系。

单元二:语文测试

本单元希望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透过笔试,了解学生的语文及写作能力。笔试的时间为两小时,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及文章写作两方面。阅读理解的篇章为现代描写散文的名篇,字数约在1000至1500字以内。这个部分要求学生围绕该作品的取材、立意、组织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加以评论,抒发己见。在文章写作方面,则要求学生就两道题目选一题,以完成一篇800 字或以上的描写文。以上考核的设计,同时是本科期末考试的评估要求,因而系方每学期都会搜集学生在此语文测试的数据,并与期末考试的表现作比对,以研究学生的语文及写作能力有否改进。另一方面,教师亦可以透过这语文测试掌握学生的能力,以调节教材及教学方法。

单元三至七

如上所述,“大学中文(一)”其中一个课程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语文自觉自学及运用的能力,故单元三至七,共五个单元,主要讨论语文知识,其中包括港式中文专题、粤语普通话词汇对照、字词及成语运用、港式中文专题、欧化句子分析、病句分析等不同单元。这些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不是纯粹针对写作而设计,但亦可以说是培养同学写作能力的基础。如“港式中文专题”及“粤语普通话词汇对照”,即从语文运用角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写作的语言规范问题。根据香港一般写作的要求,学生写作文章时应该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行文,然而不少学生都是在香港长大,他们长期在口语中使用粤语,这就会容易导致口头沟通的言语混入写作之中,结果学生写作时常常不自觉地运用粤语入文,导致文章极不通顺。故此,本单元会重点介绍港式中文的特点及粤、普词汇对照的知识,让同学在写作时能正确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另外,如字词、成语运用、欧化句子及病句分析,无一不是针对学生写作时常犯的语文毛病,故此,本单元希望透过这些专题,加强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文字更为精炼,为撰写流畅的描写文打好基础。

单元八

本单元主要介绍各种修辞格的内容及使用方法。一篇成功的描写文,除了题材立意之外,能否运用适合的修辞方式描写特定的对象,至为关键。故此,本讲会详细讨论不同修辞格,并以不同的描写文名篇为例,向学生深入地讲解该修辞格的特点,如讲解明喻,教材会先引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对明喻的定义及分析,其后引用徐志摩《泰山日出》的例子,指出作者如何利用精巧的比喻描写泰山日出的风景,并可由该例子出发,引发学生观察中文大学日出的过程,继而尝试利用比喻描写中大日出之面貌。又如教材在介绍拟人的定义及表达方法后,笔者即引用苏雪林的作品,说明作者如何结合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溪水的流动,接着再引导同学观察位于中文大学崇基学园的“小桥流水”,以启发他们尝试利用相同的方式描述该处风景。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不独运用文章的例子说明修辞格之内容,亦利用本校的环境,加强学生的观察及使用修辞格之能力。

单元九

本单元主要说明描写文的特点及要求,并介绍观察的方法与描写的技巧,以提高学生写作描写文的能力。首先,本讲先介绍描写文的性质,正如夏德勇、杨锋《当代大学写作》所言:“(描写文)首要的是形象性,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令对象能容活现地呈现读者眼前。描写的特点和叙述的特点是相对而言的。叙述着重在过程,描写则着重于传神。叙述着重对人物,事件过程有清楚交代,使之清楚明白;描写则讲求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描绘,令文章显得生动传神。叙述的特点是道出大致架构,放弃细节,描写却相反,重视局部,更务求能突出细节。”①夏德勇、杨锋:《当代大学写作》,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7页。此说明有助学生了解描写文与叙述文之差异。其后该讲会论述观察之内容,如介绍观察的定义,夏德勇、杨锋亦指出:“观察,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客体——人、事、景物等。……观察并不仅仅简单地等于生活中的‘看’。…… 体验是观察者自己放到所观察的场景中去,身体力行、感同身受。观察是用五官去接触对象,体验则除此以外,还要用人的整个心灵去拥抱、体味对象,对象同喜同悲,同时又能从中解脱出来,进行冷静的思索和分析。对于写作来说,特别是对文学写作来说,观察应该包含有体验。”②夏德勇、杨锋:《当代大学写作》,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7页。这论述已清楚指出描写文的基础在于作者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及体验,但这样的观察并非单纯的主观感受之抒发及表达,而是要求作者在感受事物之余,又能冷静地描写对象,这才能写出优秀的描写文。而本讲介绍的观察方法,包括确立观察点(如定点观察、动点观察、移步换形、分类描写、随时推移等方法)、掌握观察的角度(宏观与微观/旁观与自观)等,希望学生能掌握观察及描写事物的不同角度。在描写技巧方面,本单元将介绍描写的类型(如人物、环境、场面、状物等)、各类描写中的具体内容及要点(如人物描写中有外形、语言、心理、对话等描写)、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内容。以上每类内容都会以描写文名篇作例子,具体说明其使用的技巧。

单元十:专题篇章选读

本单元主要选读由著名作家所撰写,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主题的描写文,从而提高学生对描写文及其创作之兴趣。香港中文大学创校至今已超过55周年,其中不乏著名作家。由于中文大学风景宜人,历年不少作家都以中大为描写对象,或回味旧日校园生活之点滴,或描写中大今昔之风景,或抒发物是人非之感慨,其中亦不乏名篇作为学生创作之参考,诸如余光中教授、卢玮銮教授、樊善标教授,既在中大任教,亦是当代著名作家,阅读他们描写中大的作品,再与现在的校园风景作对照,实有助学生观察中大今昔之变化。本讲主要选读黄维梁《校园五月花》①黄维梁:《校园五月花》,《香港文学》1987年第30期。、余光中《牛蛙记》②余光中:《牛蛙记》,《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1-22页。及樊善标《巡回的马戏团》③樊善标:《巡回的马戏团》,原载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中大三十年》,香港:中大学生报《中大三十年》出版委员会1993年版。三篇名作,以介绍描写植物、动物及个人记忆之方法。在讲授的过程中,本人会呼应曾教授过的观察与描写的技巧,以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撰写描写文的方法,并借这些名篇启发学生如何找寻描写的对象及设题。

单元十一:中大文学散步

本单元主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室,到校园不同地方参观,并在不同景点,让学生阅读相关名家的文学创作,使他们能感同身受,直接掌握这些名家所使用的观察与描写之技巧。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有不少著名的景点,如新亚书院的“天人合一亭”、联合书院的“水塔”、崇基学园的“狮子亭”及“小桥流水”等,皆为学生、游客常常行走、游览的地方。透过教师的介绍及文学作品对这些实景的诠释,希望学生能对这些校园风景有更深入之认识,并在导览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以不同方式观察及描写校园,以实践课堂曾教授过的写作技巧,并加深学生的记忆。

单元十二:小组报告

本单元为学生小组报告,六至七位同学一组,共四组,每组同学分析一至两篇专题篇章,并向其他同学作口头报告。所分析的篇章包括:

一、黄国彬:《中大六年》④黄国彬:《中大六年》,余光中编:《文学的沙田》,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147-159页。;

二、余光中:《吐露港上》⑤余光中:《吐露港上》,《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67-76页。;

三、王良和:《百万大道》⑥王良和:《百万大道》《秋水》,香港:突破出版社1991年版,第77-87页。及卢玮銮:《校园风景》⑦卢玮銮:《校园风景》,《信报财经月刊》2003年总第318期。;

四、余光中:《春来半岛》⑧余光中:《春来半岛》,黄维梁编:《吐露港春秋:中大学者散文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64页。。

此五篇文章皆从不同角度描写中文大学:如黄国彬《中大回忆》记述作者到外国留学前在中大读书的生活点滴,属回忆中大的记述;余光中《吐露港上》则记作者由中大向北行走,途中经过不同地点,如吐露港、八仙岭、新娘潭、沙头角等,然后再返回中大,属中大外景的描写;王良和《百万大道》及卢玮銮《校园风景》则描写中大校内的风景及旧日校内的趣事,从而抒发两位作者对中大的感情;余光中《春来半岛》则仔细描绘中大四季景色的变化,其中以植物为线索,描写中大四时出现的各种植物,从而显示出作者对中大景观的感受。本单元希望学生透过阅读及分析这些名作,启发他们思考个人与校园的关系。学生的报告主要围绕评论这些文章的题材内容、修辞方式、观察与描写之特点及个人感受,以进一步实践课堂所学,巩固他们写作描写文的技巧。

单元十三:课堂总结

本讲将总结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及介绍本科期末考试须注意的事项。

以上十三个单元,从主题上看,可约略分为语文知识及描写文阅读与写作两部分。然而前半部分的语文知识可说是描写文写作之基础,而后半部写作技巧的概论以及描写文篇章的导读等,事实上都是以学生的描写文写作能力作为培训的核心,可见中大“大学中文(一)”课程事实上包含非常丰富的写作元素,实有别于一般以实用为主的大专语文必修课程。

三、“大学中文(一)”的评核方式及相关教学活动

上述“大学中文(一)”课程已在2012 年开始推行,课程的评核方式分为持续性评估及统一测试:持续性评估,共60%,包括课堂表现5%、习作35%及小组报告20%。习作分为两份:第一份为语文札记,要求同学收集报刊杂志、新闻通告、影视媒介等例子,并据上述单元三至单元七的教学内容,分析这些材料中的语文现象,如不少学生都在本港的报刊杂志中寻找病句或欧化句子的例子加以分析,并尝试将其改写为流畅的现代汉语。这个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语文自觉及语文运用的能力,亦为描写文写作打好基础;习作二为描写文创作,字数为800字或以上,题材必须与香港中文大学有关,以描写中大相关的场面、人事或风景。这习作呼应上述单元八至单元十二之内容:课程由修辞方式、观察与描写的手法作引入,其后以名家作品中所呈现的中大作参考,加上教师带领学生亲身游览中大,又以小组报告贯串所有在课程中学习过的写作技巧,最后以此习作提供描写文创作的实践机会。学生描写文习作的题材可以说包揽整个中大的所有元素,诸如中大内景、外景、夜景,以及不同活动、建筑物等都成为学生写作的材料,让学生对校园生活更有归属感。至于小组报告的内容,已见于上述单元十二的说明中。统一测试占40%,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与上述单元二语文测验一致,而这统一测试成绩的数据,可与上述学生在语文测验的表现作比对,以显示学生语文及写作能力在完成课程前后之变化。

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写作,中大中文系语文组提供了不少相关的教学活动及学习资料,供学生参考,如2012 年八月中大中文系编成《中大山水人文》一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辑录与香港中文大学有关的散文28 篇,其内容介绍云:“本书的编写是为了配合《大学中文》课程,我们希望为学生选取有素质和富吸引力的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欣赏和写作能力。学生在中大校园学习和生活,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题材,容易触动他们的心灵。中大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审美想象的空间,文人学者在中大走过的足迹,带有独特的人文气息,启发学生反思历史与价值观念。”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中大山水人文》,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封面内容简介。可见此书收录的作品,为学生掌握描写文创作提供了不少范例,另一方面,此书亦为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中大提供了文本的参照。

另外,为了加强校园写作的风气,中文系又于2015年起举办“文学中大”创作比赛,作品由校内外的作者及专家评审,以确保比赛的水平,如2019 至2020 年度就邀请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周保松教授、中大中文系樊善标教授及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唐睿教授作比赛的决审。比赛分为学生组及公开组:学生组由任教老师在该年度修读课程的班别中,提名写作习作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而公开组则欢迎已修读课程的高年班学生参加,以营造良好的创作气氛。历年得奖的作品已上传至中大中文系语文组网页,以供公众浏览①详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网站,网址:https://www.chltcac.cuhk.edu.hk/culitrecentnews,引用日期:2020年12月1日。。另一方面,中大中文系又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大文学地图”,启发同学创作。此程序提供了学生描写校园风景的发表平台,当学生在校园活动时,遇有想分享的场面、事件或事物等,即可利用该应用程序上传照片,并利用文字加以描写与说明,以推广校园的创作风气。而且,这亦能进一步呼应上述单元所教授的观察、描述及修辞技巧,让学生平日在校园生活中都能方便、轻松地进行写作实践。程序中亦提供若干篇与中大有关的描写文篇名篇及其导读,此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及接触“文学的中大”②详见“网上学习资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网站,网址:https://www.chi.cuhk.edu.hk/university-chinese/elearning-resources#,引用日期:2020年12月1日。。

以上可见,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学中文(一)”课程具备了不少写作元素,而课程的评核方式既与不同的教学内容呼应,重点亦在于加强学生写作的实践,使他们能在课程中学以致用。系方还举办不同的教学生活,如写作比赛、手机应用程序等,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动力。

四、结论

本文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必修语文科目“大学中文(一)”课程的教育理念,并详细讨论了笔者对该科课程的具体设计。“大学中文(一)”虽然是语文必修基础课程,但有别于以实用为目的的大专语文课程,其中实包含丰富的写作元素及写作实践机会,可以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该课程一大教学目标。上述的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主要利用语文知识、写作技巧、名篇阅读、校园参观及小组报告之配合,以加强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并学以致用。一般学生在完成课程后,都能在考试及习作两方面完成描写文创作。希望以上的设计及教学经验能为日后不同大专院校中的相类课程,提供适切的参考。

猜你喜欢
香港中文大学写作能力校园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与启示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署进取策略 招收优质人才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