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

2021-04-14 20:04苏雪莲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字格主语译文

苏雪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在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把翻译比作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那么思维方式就是这座大桥的桥墩,是大桥存在的基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A. Nida(1993)认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社会心理、民族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社会性因素是造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重要 根源。

1 中西方思维差异的表现

1)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使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借助知觉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不讲究分析论证。因此.中国的思维方式具有主体直觉性特点。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理性、分析、推理和实证。逻辑思维不依赖直觉感性认识而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因此,西方人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物,重分析论证。

2)模糊性与精确性。西方传统崇尚科学与理性、重视数学、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确定性;而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很少象西方那样先对其进行严格的定义和界说,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然后再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中国传统的思维往是模糊的。而两者的差异从语言上来看就是,汉语里的形容词不存在比较级,动词也无所谓“时态”、“单复数形式”,其确切含义只能通过具体语言环境、语言前后内容来把握。

3)有机性与机械性。中国传统思维注重整体有机性、辩证性突出;而西方传统思维注重具体机械性、形而上学明显。这就表现在中国人想问题、做事情比较全面很少走极端。而西方人传统思维喜欢把事物分解开来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等等。

2 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中西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反映在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字符号和语言组织结构上。

1)文字符号上。中国的主体直觉性思维表现在文字上就是汉字具有图像性,如:象形字。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状、声音、印象等直接感知而创造汉子。如“山”、“日“、“月”等文字符号是根据事物本身的具体形状而创造的;又比如,双“木”成“林”、三“木”构成“森”、三“人”构成“众”.既形象又表意。这些构字法刚好体现了汉民族的直觉性思维。而从英语单词sun、moon、woods、forest、people这些单词的外型上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它的 意义。

2)语言组织结构上。汉语句型结构灵活、松散,习惯用意义来组织内容,逻辑关系暗含在句意中。因此,多用意思连接的分句或单句,即多“流水句”,且句子短小、明快,横向铺排。如:“登上日观峰,举目远眺,只见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风光,摄人心魄。”而英语组织结构严密,句内由各种连词、介词、关系词等连接,主从衔接、主谓一致.层次分明,成叠床架屋的结构。

3 英汉翻译中思维的转换

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必须转换思维方式,使译语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行文习惯,避免翻译腔,做到准确、生动、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汉语句段结构松散,呈流散型,主要通过字词的意义连接;而英语句段由主谓提挈,讲求句内的衔接与连贯。所以汉英翻译时,要理清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按英语的语言特点,寻求句内的衔接与连贯,做好句子的构建与整合。

英语的逻辑思维方式导致“英语主语具有逻辑思维的倾向.凡是符合逻辑的就可以做主语”。因此英语句子主语具有非人称性和抽象性,而汉语的主语具有很大的词类兼容性,是“话题主语”。英译汉时要根据汉语的特点作适当的调整,使汉语译文通顺、地道、准确。英语的逻辑型思维呈线性.往往采用直线推进的演进方式.这种“线形的”逻辑使得西方人采用直接交流的形式.表现在语言组织上就是习惯首先说明观点、看法.点明主题,然后再依次说明其他细节或进行分析.所以英语句子的意义重心在前,修饰成份在后;汉语则恰恰相反.修饰成份在前.意义重心在后。所以我们在英译汉的时候.常常有必要把英语句子的语序颠倒过来,以符合汉语句子的语序特征。

英语的句子中有时有多个修饰成份,翻译的时候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句子的前后部分倒置,而应该在遵守倒置方法的大前提下,根据情况重新安排汉语的语序。

分析中西思维差异.并不意味着要改变自己的文化或放弃对自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是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以帮助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和特征.并有效地把握住语言.思维、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实现不同语言问的转换.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中西思维之间的差异使英汉语言差别悬殊,在双语的转换过程中兼顾二者的思维习惯,有助于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行文习惯,提高译文的质量,增加译文的可接受度。

汉语讲究对仗工整,适当使用四字格短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在翻译中,能否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四字格短语都是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之一。翻译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如果完全不用或是很少使用四字短语,译文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文采,反之则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译事三难信、达、雅。翻译不仅仅需要忠实于原文,还要在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将原文语言表达的艺术转换成目标语言的表达艺术,这就是翻译中的雅。四字格乃“华文所独”,是汉语言极富特色的表达手段之一。笔者在教学在中发现,许多同学英文基础扎实,对原文的理解没有问题,表达也基本忠实通顺,但其译文总给人感觉过于拘谨,韵味不足。若能有意识对原文进行修改润色,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些四字格短语,可以使译者文笔显得更为老道,译文更为通顺流畅,甚至增添不少生花妙笔。当然翻译中使用四字格成语也要讲究适度的原则,不能胡用滥用,以免产生牵强附会、矫揉造作的译文,尤其对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等文化色彩特别浓厚的成语要 慎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英汉翻译时,切记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要在行文上做到“信”、“达”,还要让译文达到“雅”的境界。要准确地把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熟练的掌握各种翻译的策略技巧,让自己的翻译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如此便有助于我们掌握并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跟上英语语言发展的步伐,提高英语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增进中西方的相互理解,促进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字格主语译文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译文摘要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I Like Thinking
河北迁安方言四字格俗语研究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多语料库中汉语四字格的切分和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