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与开展探究

2021-04-14 21:46
卷宗 2021年3期
关键词:灾难英语课程课程思政

李 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1 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在英语课程中有机地融入对学生的正向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文化教育相结合,努力挖掘并提炼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诸多德智德育因子,充分发挥语言课程的德育功能,将课程单元文化背景及拓展等内容在“润物细无声”的语言文化知识学习与“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中,自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自然融入对学生理想信念层面的正向精神指引。

2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教师的言传身教与正面引导。作为教师,优秀的思想品德与知识文化素养、独具魅力的授课能力与艺术,以及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心与上进心,都是培养与造就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教学的始终,强化自身的责任和担当,不仅做语言文化知识的播种者,同时也做积极正确思想的宣传者、优秀思想品质的体现者。

2)教学形式的丰富性与多样化。作为英语教师,要积极营造“快乐、高效、做中学、说中学、注重语言交流与应用”的语言课堂,要以学生实际能力拓展为导向,辅以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多种方法,借助“讨论、辩论、演讲、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使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呈现既“有意义”也“有意思”。

3)注重课堂思政的延伸与拓展,建立“德育”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英语课程中课内单元内容拓展学习与课下社会语言实践等方式,利用各种课内外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间、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间进行话语交流和思想碰撞,进而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理念与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并运用移动技术,将课上教学和线上辅导有机融合,注重课堂内外思政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在测评时,除了对平时与期末的语言基本技能考核外,融入“德智、德育”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入对学生平时思政表现的考核力度,加强对学生思想文化道德等素养的培养与重视。

3 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开展实例探究——以单元灾难话题为例

3.1 课程内容

结合单元中灾难话题进行课堂内容拓展,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讨论与教学。课堂中,拓展海明威的相关作品“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让学生参与对灾难话题文章的学习与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叙事性文章的写作风格,了解卡米尔号飓风的相关知识和抗灾情况;另一方面结合有关话题的故事与案例,引导学生逐步展开一系列相关思政讨论与思考。

3.2 英语课程与思政教学相融合

1)结合英文作品中的相关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思政讨论。课堂中拓展的海明威的这一作品主要讲述主人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经过,阐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所做的一系列的抗争和勇敢不屈的精神,并传达出珍爱生命的理念。在背景知识讲述的过程中,自然引出对国内外相关话题的故事与案例的英文学习,并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思政讨论(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ussion)。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话题的英文视频、新闻报道等资料,如国内抗灾抢险、抗击病毒、地震救援等诸多案例的英文资料,直观地展现出中国人民是如何积极、勇敢地应对各类灾难,无私的军人、志愿者们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无私忘我的精神。在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思想教育,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拓展英文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并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虽然英语课程主要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文化,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从跨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分析中外不同的文化现象。作品主要讲述主人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经过叙事故事。在教师提前分享与灾难相关的英语表达及案例故事后,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文化比对的课内外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也写一篇英文记叙文,讲述中国如何面对灾难的小故事,鼓励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形成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民族文化自信(confidence in the culture),鼓励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 故事。

3)深层思考并分析英文作品全篇故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一步思考作品全篇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理解生命,学会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作品主要讲述战后现代繁荣的广岛仍然摆脱不了原子弹轰炸所带来的痛苦,以及战争带来的精神与肉体的伤痛依然存在。在分析作品过程中,可以看到战争会导致大量无辜人员伤亡,给人们留下巨大的精神和身体创伤。由此自然引入到对此类话题的深层次思考。无论是面对何种灾难,例如抗洪抢险、地震灾难等任何情况,中国始终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从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由此进一步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并评鉴面对各类灾难时为了救助生命不惜牺牲与奉献的英雄们的伟大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Values)与人生观(View of Life)。

4 小结

作为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多语种学科优势,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推动“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具备“中国心、国际眼、全球脑”,在世界舞台上传播美好的中国声音,传递美好的爱国、爱世界的情感,展现出年轻一代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事实上,只有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融入到所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二者有机融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让其觉得思政课“有用、实用、好用”,才会使其变被动学为主动参与,思政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思想与生活中,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全方面、全过程育人。

猜你喜欢
灾难英语课程课程思政
雷击灾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