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树垭的“甜蜜”产业

2021-04-14 15:54李慧玲
党员生活·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恩施市养蜂蜂蜜

李慧玲

穿防护服、开蜂箱、取蜂脾、割蜂蜡、摇蜂蜜……

2020年11月29日,在恩施市太阳河乡柑树桠村王中建家中,5名养蜂人正与百万蜜蜂“争夺”蜂蜜,现场十分忙碌。

“蜜分红”脱贫有“秘招”

柑树垭村地处恩施市太阳河乡西南部,山大人稀,2014年初贫困发生率38.1%,村民祖祖辈辈靠地“刨食”,村内无市场主体带动,群众致富无“门路”。

“我们柑树桠山清水秀、生态很好,酿出的蜂蜜纯天然无污染,品质特别高。”柑树垭村党支部副书记黄振坤率先提出了“招蜂引蜜”促发展的想法。

柑樹垭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尖刀班”反复走访、考察,并邀请专家指导,认为柑树垭村是养蜂的好地方,加之村民有养蜂习惯,最终确定带领村民发展这项“甜蜜”产业。

说干就干。经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用好易迁后续产业帮扶资金18.5万元,从咸宁引进蜜蜂250桶,通过“公司+基地+合伙人+贫困户”的方式,即由村集体经营公司统一管理,聘请5名养蜂能人为合伙人,辐射带动118户贫困户,按养蜂人4成、贫困户4成、村集体2成的“442”模式分红增收。

“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自己不出一分钱,就可以在家分红,脱贫心里有底气。”入党积极分子黄毓清率先申请加入养蜂队伍。

“蜜专家”养蜂有“秘诀”

今年63岁的王中建是村里有名的养蜂“达人”,也是该村集体经营公司——恩施市建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聘请的养蜂技术员。

经过多年摸索,王中建总结了一套养蜂“秘诀”:“要把蜂场建在深山,平时少打扰、少干预,让它们自然生长、采蜜,这样蜂群才更健康,品质和产量也会更高。”

“天然、纯正、农家自产的高山蜂蜜,无任何添加,全国包邮,欢迎大家订购!”王中建一边取蜂蜜,一边还不忘掏出手机,拍视频、发抖音、“爆料”朋友圈。

“以前,我们只能搞点养猪、养鸡的传统养殖,现在村里搞蜜蜂产业,请我当技术员,给我分了50桶,取蜜之后自己有分成,还能带动贫困户增收。”合伙人覃仕宣介绍,“养蜂成本很低,收益稳定,每桶可增收500元左右。”

“刚才又接到3个订单,趁天气好,早点把蜂蜜取完,大家抓紧喽,不然要断货啦!”“蜜专家”酿的蜂蜜,深受各地消费者好评,他刚在抖音上“吆喝”,就接到了来自重庆、湖南和杭州等地的订单。

“蜜产业”带富有“秘方”

“今年取了1200斤蜂蜜,纯收入达到10万元。”黄振坤被推选为村集体经营公司负责人,每个月他都要盘算并公示收入账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培养一批养蜂户,并为他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最大程度降低养殖风险,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在支部主题党日上,黄振坤和党员们一起讨论下半年的发展计划。

蜜蜂虽小,产业无限。柑树垭村在蜜蜂产业发展中,积累了“造血”扶贫、产业带富的“甜蜜”经验。如今,柑树垭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0080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

“我们将深入总结经验 ,结合本村实际,培育壮大蜜蜂特色产业,将支部建在养蜂产业链上,进一步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村集体经济的活力。”柑树垭村党支部书记蒋丹满怀信心地说道。

猜你喜欢
恩施市养蜂蜂蜜
做大做精养蜂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蜜蜂之乡”
坚定信念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
蜂蜜保卫战
恩施市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探讨
不翼而飞的蜂蜜
锦屏县关工委举办养蜂技术培训
恩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
蜂蜜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