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的倡导与实践

2021-04-14 03:57彭爱芬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真课件学科

彭爱芬

一、“本真语文”的提出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综观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学科定位不够精准。尽管现行课标已经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并且指出了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但教师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是问题不断。

“重映”现象常见。很多语文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亮点多、容量大、节奏明快、追求创新,可是透过表面的现象看其本质,真正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有实效的课堂并不多见。这类课,往往是凝聚多人智慧,精雕细琢且经过无数次演练,教师上课只是更换一个场景、按预定程序再次“放映”,如果执教者具备较好的经验和表演才能,这节课就精彩无疑了。

“多职”现象常在。语文课的内容被无限扩大,思想教育的,科普知识的,人文常识的……从外显上看不出学科特征,从内涵上没有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负重越来越大,兼职也越来越多。

二是主体地位不明确。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

教师引导失责。教师忽视自己不可推卸的引导和规约功能,在课堂上该讲的不敢讲,一味地被学生牵着走,使学生随意展开话题,既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又容易给学生造成储存错误信息的隐患。有一些教师主动放弃了自己应有的主导作用,把自己演变成了两种人:一种是“节目主持人”,不用点拨,不用指导,也不用纠正,教师只负责说“串连词”,让“演员”逐一上场,间或几句“真棒!”“太好了!”之类的评价,至于“棒”在哪里、“好”在何处都不得而知;另一种人是“牧羊人”,赶着羊群在辽阔的草原上信马由缰,放任自流,顺其自然,任羊自己去找,去啃,吃到什么是什么,吃到多少算多少。

替代现象普遍。课堂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思考替代学生的思考,很多内容不待学生想、不容学生讲,教师就讲出来了;以少数优等生的思考替代全体学生的思考,很多环节只要有一两个学生答对了就一带而过,没有停下来引导全体学生细细体味,没有真正意义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是教辅手段不适当。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不可否认的明显优势,其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有的教师片面地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试图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为用而用、为用所困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新问题。

为用而用。有的教师为了上课,课前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上,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新颖高难的课件。课堂上不是让学生充分地读、思、悟,而是用课件代替品析,这样的多媒体运用舍本逐末,实在不可取。

为用所困。有的课堂,课件成了决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学节奏由课件控制,教师完全用课件走环节。即使课堂上生成了教师预设之外的情况,教师也往往“不理不睬”,按着课件预定的方向继续前进,抑或是快速排除“干扰”,再去执行“程序”。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精准学科定位,明确师生关系,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放在首位。由此提出“本真语文”这一教学理念。

二、何谓“本真语文”

我所倡导的“本真语文”并非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即在语文教学上务本求真。

“本真语文”既是对语文教学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三、“本真语文”的三个要素

1.坚持学生本体,追求真学

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完整的生命、完整的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有教学要素都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

2.坚持学科本位,追求真教

语文教学应凸显学科特征。关注语文要素,在课堂上充分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思、悟。关注文体,教会学生阅读各类文体的文章。关注人文主题,使学生能披文入情,出文得理,受到熏陶与教育。

3.坚持树人本质,追求真长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修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语文教学坚守的目标。语文教学应追求树人本质,把核心素养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生长”。

四、“本真语文”的实践探索

1.如何实现“学生本体”

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学习、情感增长等各方面的特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语文学习规律,既让教学事半功倍,又让学生学有所获,不断进步。

关注学生。即树立让学生在课堂中央的思想。一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始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教学不能仅凭教师的才能或特长来“量身定制”,而应基于学生的实际与长远发展。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要及时、准确、有效,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三是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通过自主学、合作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享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成长,成为学习的主人。

2.如何实现“学科本位”

抓实听说读写。学习语文要培养的最根本的能力便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能抓住要点,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学会说话——能清楚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能与他人礼貌得体地交流;学会读书——让书声琅琅成为语文课的“标配”,准确把握文本内涵并有效地通过朗读展现自己的理解,喜爱阅读,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写作——有主动习作的愿望,能将想写的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地写下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落实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

注重思维发展。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而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揣摩文字品读理解等都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做法。

加强语文积累。语文学习主要是靠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地学习和积淀,主要是依照不断地感悟范例、积累范例、比较和运用范例的方式来掌握。通过复读和涵泳,体味并掌握文中的意境和精妙的语言。通过历练和修改,写好字,写好文。通过大量阅读来拓宽视野,丰富语言。只有不断进行语言积累、思想积累和经验积累,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3.如何实现“树人本质”

落实文以载道。语文课程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着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本,受到文化与情感的洗礼。

重视文化传承。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本真课件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本真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超学科”来啦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