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细做实基层监督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1-04-14 03:47
党员生活·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片区纪检监察乡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基本要求。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为做深做细做实基层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法。现结合永春县纪委监委就如何整合现有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机制,如何有效做深做细做实基层监督工作,在开展日常监督、长期监督的探索与实践上,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当前基层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及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基层纪检监察的监督工作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目前基层纪检监察的监督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淡”。一是担当意识不强,工作“平淡”,镇村纪检监察干部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依葫芦画瓢,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不善于将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造成思路无新意,工作无特色。二是政策把握不准,成效“清淡”,贯彻中央和上级的精神不到位,对党的反腐败工作政策把握不准,执纪执法质量不高,对达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还有一定距离。

“虚”。一是“心虚”,部分镇村紀检监察干部普遍存在斗争精神欠缺,作风不硬,底气不足,存在“监督上级怕伤前程,监督同级怕伤感情,监督下级怕伤和气”的顾虑,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二是“行虚”,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学习上不主动不积极,导致能力脱节;在工作上,习惯生搬硬套,导致工作脱轨;在做群众工作上,走访群众“蜻蜓点水”,没有用心用情,导致效果脱水。

“散”。一是工作衔接“松散”,镇村两级纪检监察干部人员流动性大,不少纪检干部刚刚熟悉纪检业务工作,便调离到其他岗位工作,青黄不接现象时常发生。二是村级纪检员管理“涣散”,乡镇纪委站位不够、定位不准,对如何发挥村级纪检员作用不够重视,把村级纪检员当摆设,造成管理涣散,村级纪检员找不到归属感、存在感。

二、永春县纪委监委提升基层监督工作水平的探索

近年来,永春县纪委监委探索构建“日常监督片区协作一体化”工作格局,以乡镇纪委“五统一”规范建设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五个必”工作为抓手,做深做细做实基层监督工作。

推行“一体化”,构建立体贯通的日常监督体系。一是将全县纪检监察机构划分为六个片区,每个片区由委机关相关科室和若干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成,同时配套完善“片长负责制”等五项工作机制,构建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贯通协作的监督体系。二是明确日常监督目标,制定“五督五查”监督工作清单,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做到日常监督有枝有叶、有形有效。三是细化监督责任,将日常监督的工作细分成5个大项、38个指标,通过模块管理、量化考评的方式,对各片区运作情况进行定期考评考察,促使各片区日常监督有条有理、有板有眼。

落实“五统一”,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一是统一考核待遇及调配,通过规范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任职程序,以及公安、法院、计生等部门对村级纪检员人选的严格审查方法,为镇村配齐配强纪检人员,提供人力支撑。二是统一经费保障,将乡镇纪委经费管理纳入乡镇财政统一管理,单独设置“纪检监察事务支出”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为镇村提供财力支撑。三是统一硬件配套,对乡镇纪委办公配套“十个一”标准进行提级并建设标准化谈话点及廉政谈话室,为镇级提供物力支撑。四是统一工作标准,制定《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安全工作规定》《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工作保密规定》等文件,对乡镇纪委办案、审查等工作进行明确规范,为镇级提供能力支撑。

推进“五个必”,转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作风。一是制发《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居)入户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要求乡镇纪委按照步骤在2年内完成6类必访对象的全覆盖走访,并落实“三个一”制度(一本工作日志、一套工作台账、一次“回头看”)。二是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带信下访”“片区协作”等机制,构建县乡两级联动工作格局,积极带动乡镇纪委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三是建立“季度检查、半年汇总、全年考核”的监督检查办法,强化对乡镇纪委落实“五个必”工作的压力传导。

三、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督工作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基层处于治理体系的“底盘”,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去落实,纪委监委作为党内监督、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能不能做深做实做细基层监督工作,关乎能否发挥治理效能。提升基层监督工作水平关键还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引领力。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强化使命意识。加强对镇村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教育,使其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强宗旨教育,强化群众意识。抓好宗旨教育,使镇村纪检监察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聚焦群众的“痛点、难点、痒点”问题,扎实开展监督工作。三是加强纪律教育,强化规矩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镇村纪检监察干部充分认识到“讲政治,守规矩”是纪检干部最根本的纪律,建设一支“服从命令,听指挥”镇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履职战斗力。一是建立分类分级培训机制,提升干部培训针对性。通过定期举办基础业务培训班、专门业务提升班、综合能力提高班,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有效解决镇村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问题。二是创新跟班跟学方式,提升能力锻炼实效性。立足“缺什么补什么”现实需求,探索建立“三带跟班”(带案跟班、带信跟班、带疑跟班)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镇村纪检监察干部单项工作履职能力。三是完善互帮互助机制,提升片区协作灵活性。做实做优片区协作载体,探索案件片区联审、异地交叉执纪、教育互助共进等工作机制,有效发挥片区内各监督力量的互助协作动能。

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制度执行力。一是加强对工作的检查,明确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奖优罚劣,对工作不扎实、落实责任不力的,及时采取相应惩戒措施,进一步调动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对日常行为的监督,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管理,督促镇村纪检干部模范遵守“六带头六严禁”要求,规范的日常行为,增强自律意识,筑牢纪检干部道德品质“防火墙”。

猜你喜欢
片区纪检监察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创新又贴心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