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美术馆的“数智”治理与探索

2021-04-16 04:58
新美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智展厅藏品

杜 群

数智化,即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合称。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美术馆正在向高科技、高智慧、大服务的数字化战略方向转型升级。未来的美术馆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以观众为中心,构建一套实时感知、响应和服务的新架构体系,在实现将展览、典藏、学术和公共教育等核心业务数字化的同时,打破数据孤岛,建立业务数据间的共享与联系,协助决策智能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打造未来完全属于观众的美术馆。针对数智化科技时代背景下当前国内美术馆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从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观众服务、数字艺术展示和大数据应用等多角度进行探索研究,为数智化科技时代,未来美术馆的发展应如何提升自身的管理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提供参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转型升级,美术馆行业也不例外,数智化科技时代的来临,也为传统美术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的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呈现传统展览,举办公教活动和休闲消费的公共文化场所,更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利用数字智能技术,提升管理和观众服务水平,丰富展览展示形式,增强观众与作品间的互动;拥抱互联网,拉近美术馆与观众间的距离;视大数据为重要资产,赋能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提升美术馆的综合实力。

一 数智化时代下国内美术馆的现状与问题

1.运行。当前国内美术馆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基本上还处在信息化发展阶段,即数字化阶段,在业务管理方面,美术馆根据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建设对应的业务信息系统,如办公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展览管理系统和观众管理系统,还包括安防、消防和楼宇等管理系统等。各业务系统均以满足部门的业务需求为主,独立运行,还有很多业务系统自从建设完成并上线后就形同虚设,由于后期的维护不到位,并没有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还有些仅仅是购买市场上通用的业务软件,由于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导致运行受阻。

我们评价一个美术馆聪不聪明,要看它在运行过程中,能否精准和高效地执行指令,能否及时做出判断和决策,比如知道馆内哪些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内控管理中存在哪些风险?哪些展览和展品更受观众欢迎?哪些观众更偏爱哪种类型的展览或公共教育活动等。美术馆自身的判断和决策,是建立在大量的业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就给美术馆自身提出了两个要求,首先是要有大量的业务数据,其次是业务数据之间必须相互间有联系。业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包括藏品数据、展览数据、观众数据和运营数据等,然而,这些业务数据往往是孤立于各自的系统中,无法进行跨部门跨系统间的共享和联系,这不仅会影响美术馆整体业务的执行效率,还会影响美术馆自身的判断和决策。比如举办藏品展时,展览业务系统无法调取藏品管理系统中的藏品数据形成展品清单,供展览布展使用;对外信息的宣传和发布,同样的信息需要登录不同的平台进行重复发布,无法实现一键发布,多平台共享展示;展览、典藏、公共教育、日常办公等业务的审批分散在各自的系统中,审批事项无法汇总在一起,影响审批工作效率等。此外,国内还有众多美术馆对信息化工作尚未引起重视,对一些基本的业务系统还没有建设起来。

2.观众。当前国内美术馆的发展正在从“以藏品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向“以观众为中心”的办馆理念转变,毫无疑问,美术馆发展到今天,观众才是美术馆的中心。国内有部分美术馆建立了自己的会员数据库,收集会员的相关信息,但基本上也是采集姓名、联系方式等这些简要信息。也有部分美术馆通过预约参观的形式,采集观众的基本信息,其所采集的信息偏少,有些即便采集了,也没有很好地去利用和研究这些观众数据。

然而,是谁走进了美术馆?什么年龄层?从事什么职业?年收入如何?去了哪些展厅?参观了什么展览?参加了什么公教活动?对展览的满意度如何?在美术馆进行了哪些消费等?美术馆并不了解这些观众的信息,换言之,就是不熟悉自己馆里的观众群体和不理解观众的需求,导致无法给参观观众提供精准的服务。作为美术馆的管理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观众数据的重要性,当前国内美术馆对观众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把工作中心放在展览和典藏上,忽略了观众对美术馆发展的重要性。

3.展示。绝大多数国内美术馆常见的展览是书画类展览,雕塑、摄影作品、装置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作品等也可能会被展示,这类展览在展示模式上往往过于传统,展厅里的一米线是每个展览的标配,观众无法跟展品进行互动,展览仅仅是调动了观众的视觉感官,观众与展品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无法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展和互动需求。

国内也有一些现当代的美术馆,在展品和展览展示方式上更多样化,展览可能会跨界涉及多个不同种类的学科,展览的展品可以是影像、声音或气味等,展示方式也可能会是实物、影像或行为等等,不同种类的展品和展示方式,可调动观众的视、听、味、触和嗅等五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观众与展品间的互动性。由于多样化的展示涉及到的经费会比较高,公有美术馆常常由于经费的关系而浅尝辄止。

二 数智化时代下国内美术馆的发展探索

近年来,也有部分国内美术馆在数智化的创新上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分别从业务管理、观众服务和数字艺术展示等三大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科技、高智慧和大服务的美术馆。

1.以智慧化优化管理。智慧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智慧化的管理可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形成系统化的协同合作方式。美术馆的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业务系统之间还需要统筹协同工作,系统间实现双向数据集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以达到智能化的要求,让整个美术馆变得“聪明”起来。智慧化的业务管理,是在维持美术馆原有业务子系统独立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构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展览、藏品、学术研究、公共教育、对外宣传、文创和日常办公等业务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提升各业务的执行效率,美术馆的各项业务基本上是围绕藏品业务而执行,藏品数据与其它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是智慧化管理的首要前提。由于综合智慧管理平台涉及到将各业务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进行共享,在建设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为保障,国内的美术馆还处在探索的阶段。

浙江美术馆在探索建设综合智慧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开发了一套按照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规范并适合本省美术馆藏品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集采集、查询、管理和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集藏品征集、藏品信息采集、库房管理、藏品出入库管理、藏品借展管理、藏品高清图像调用、展览项目管理和藏品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于一体,实现藏品的线上征集、线上审批、出入库线上登记和审批、库房盘点、智能检索和统计分析等。平台在业务层面涵盖了全省美术资源藏品信息共享、各馆内部藏品管理等美术馆活动的全过程管理,覆盖适应美术馆体系业务全应用方向,逐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美术藏品的“大数据”运行管理模式。实现馆藏藏品变动流程的规范管理,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及时反馈,实现对馆藏藏品的征采、维保、变动的动态监控管理,全面提升美术馆藏品的精细化、规范化、透明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平台同时还支持用户移动手机终端的登录和使用,通过移动手机终端,可处理包括藏品调用等业务流程的审批、藏品信息查询等业务,给藏品业务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

2.以智慧化提升观众服务。观众是美术馆的中心,观众服务质量是反映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利用数字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来认识观众、理解和满足观众的需要已经成为了美术馆提升观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美术馆智慧化的观众服务管理可包括票务管理、预约管理、停车管理、导航导览管理、互动管理和消费管理等,观众服务的智慧化实现,可有效提升观众的参观和观展体验,美术馆可以从观众来馆参观前、参观中和参观后三个过程中给观众提供智慧化的服务,比如参观前的预约服务、参观中的展厅导航和智慧导览服务、参观后的满意度调查和文创产品推介等。观众服务的智慧化管理是美术馆智慧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直接反映出美术馆的智慧化服务水平,所以美术馆在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的过程中,首要应考虑以智慧化手段来优化观众服务管理,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后疫情时代,观众预约入馆参观成为了美术馆对观众限流管控的重要措施,浙江美术馆为了控制观众人流量,对参观观众进行预约管理,所有观众入馆前均需在官方通道上进行实名制预约,预约时将进行实名信息的认证和健康码的比对,预约观众入馆时对预约信息进行验证和核销,确保每位入馆参观的观众都能留下实名信息和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对观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经常来美术馆参观的观众群体,浙江美术馆还建立了“浙江美术馆之友”线上和线下会员服务体系。

3.用互联网连接观众。“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让观众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互联网来认知美术馆,并通过网络与美术馆进行互动,美术馆也可通过互联网认识观众,了解观众,读懂观众的需求,给观众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美术馆可通过互联网采集观众的画像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人脸信息),认识自己的观众群体,建立观众档案;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采集观众的行为信息(包括观展行为、互动行为、消费行为和兴趣爱好等),建立观众大数据库,用于观众数据研究分析,给观众提供精准服务。美术馆也可以把线下的实体展厅搬至互联网中,通过制作线上数字虚拟展厅的方式提供线上展厅服务,让观众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互联网参观展览、欣赏展品,通过互联网将美术馆与观众连接起来。线上虚拟展厅的实现方式当前国内普遍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纯虚拟布展实现的3D 展厅,这种形式的虚拟展厅不需要布置线下的实体展览,完全通过线上的展厅建模和线上布展来实现,可大大节省线下的展厅资源和布展人力资源。广东美术馆在此类形式的虚拟展厅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发布了众多的线上展览;第二种是通过实景展厅拍摄实现的720 度全景虚拟展厅,这种形式的虚拟展厅将线下的实景展厅搬到线上进行展示。浙江美术馆在每年的重点展览中,均会发布展览配套的线上虚拟展厅,供观众在互联网上欣赏和回顾展览。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讲座等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同步直播,通过自建互联网平台或第三方云课堂平台连接观众,让无法前来现场参与的观众通过互联网参与讲座,还可以进行签到互动、线上积分等,通过讲座的直播和回放,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中,扩大公共教育活动的普及范围和提升美术馆的影响力。浙江美术馆在疫情期间,配合在展的系列花鸟画主题展,在展览期间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了33场“观物——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系列学术讲坛。

4.以数字技术丰富展示。随着美术馆观众的年轻化,基于互联网世界的高科技艺术展示环境,其中包括以环幕、球幕、裸眼3D、VR 设备、体感设备、手势识别以及各种多感知系统为核心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环境,正在冲击着美术馆传统的展览展示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加入到美术馆的观众队伍中,传统的展览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观展需求,美术馆在展陈布置或展览元素上可以结合数字科技技术进行设计,提高展览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或者通过在公共教育活动中加入数字互动的方式,丰富美术馆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对展览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让传统的美术馆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 大数据赋能未来美术馆的发展

当美术馆的智慧化建设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可以把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观众服务和数字艺术展示等相关平台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互连互通,形成“馆长驾驶舱”。我们会发现,智慧化的业务管理在提升业务执行效率的同时,能给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智慧化观众服务和数字艺术展示的数据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业务管理方面的不足,给出预警并加以改之,能有效地促进内部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比如通过采集观众进入哪些展厅,欣赏了哪些展品等观众大数据,监测和评估展览和展品的受欢迎程度,当某个展览或展品的欢迎程度较低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策展和管理人员,若是展览策划问题,策展人员应及时做出展览或局部展品更换等调整,若是展览的受众群体问题,管理人员应及时调整宣传手段和公教形式,无论是何种问题,通过调整都能给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展览服务。我们不难发现,各智慧化平台运行决策的重要支撑就是大数据。

美术馆的观众大数据包括观众基本数据、观众预约参观数据、观众心理和行为数据、观众消费数据和观众留言调查数据等,观众大数据通过各个观众服务平台中进行采集,采集包括有哪些观众来参观、参观了哪些展览和活动、对哪些展品感兴趣、在美术馆商店进行了哪些消费、浏览和留言过哪些平台的内容、对展览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等大数据,从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并加以利用,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和精准的服务,提升美术馆的社会影响力。

数据即资产,在大数据浪潮中,这个观念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一种共识,美术馆在大数据管理中,应该对数据的价值引起高度重视,大数据虽然不能给美术馆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可以间接地给美术馆创造价值,比如对藏品业务大数据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反映出不同藏品类别和不同藏品的受欢迎程度,为今后的藏品征集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对观众大数据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反映出观众的所需、观众的所求和观众的所盼,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提升展览质量,举办观众所喜爱的展览和公教活动,扩大美术馆的公众影响力,这就是观众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未来美术馆的发展,应该与数智科技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美术馆的管理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展览展示方式,将美术馆管理智慧化,观众服务智慧化和艺术展示数字化,打造一个“聪明”的美术馆,并给观众带去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观展体验。此外,美术馆还应该视大数据为重要资产,给予重点保护和利用,将数据业务化,利用大数据开展美术馆的新业务,或将大数据作用于业务之上,推进展览、典藏、公共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核心业务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智展厅藏品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