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RR、HP影响以及麻醉应用价值

2021-04-17 03:37刘彦锋徐国亭徐国兴汪金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异丙酚氟烷疝气

刘彦锋 徐国亭 徐国兴 汪金娇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一附院麻醉科 南阳 473000)

疝气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具有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势[1]。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各器官均没有发育完全,因此,对麻醉有着严格的要求,而麻醉方式决定着手术的治疗效果[2]。目前,临床常使用的麻醉方式多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为主,但静脉麻醉所需的药物剂量较大,会延长患儿术后的清醒时间;而吸入麻醉具有可控制性、麻醉诱导迅速以及清醒迅速的特点[3]。研究表明[4],七氟烷吸入麻醉较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更快,术后苏醒更为迅速。为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和异丙酚静脉麻醉在疝气手术患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一附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疝气手术患儿,将86例患儿分组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纳入标准:经确诊为腹部疝气者;年龄<10岁者;均无手术禁忌症者[5]。排除标准:对七氟烷、异丙酚药物过敏者;伴有严重的肾脏、肺部等原发性疾病者;合并有造血功能障碍者[6]。参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7岁,平均(4.56±1.15)岁;体重8~26kg,平均体重(17.15±2.48)kg;手术时间21~32min,平均时间(25.48±1.48)min。研究组男17例,女26例;年龄1~8岁,平均(4.91±1.21)岁;体重7~27kg,平均体重(17.75±2.28)kg;手术时间21~34min,平均时间(25.78±1.28)min。研究已获得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同意,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资料,发现其在男女比例、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对比无意义(P>0.05),表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儿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给予异丙酚乳状注射剂(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规格:20ml∶200mg),剂量为3mg/kg;加以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mg),剂量为0.1mg/kg;再加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8,规格:10ml),剂量为1.0μg/kg,行肌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乳状注射剂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可再加以0.5μg/kg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研究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规格:50ml∶12.5mg),剂量为0.4μg/kg/min,静脉滴注;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mg),剂量为0.1mg/kg;加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8,规格:10ml),剂量为1.0μ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再采用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120ml),剂量为4L/min 吸入,作麻醉维持,必要时加以0.5μg/kg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心肺临床指标,包括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15min后(T2)、术毕(T3)时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P);(2)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3)对比两组麻醉苏醒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心肺临床指标

两组T0时刻心肺临床指标水平(RR、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刻RR、HP水平均呈现下降水平,在T2、T3时刻RR、HP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肺临床指标水平对比

续表1 两组心肺临床指标水平对比

2.2 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

研究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为(3.47±0.29)min,参照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为(6.21±0.24)min之间,研究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t=33.36,P<0.001)。

2.3 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情况

术后,研究组患儿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麻醉后苏醒情况

3 讨论

小儿疝气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为腹外疝,其约占疝气总类型的85%~95%。疝囊会引起患儿出现腹部疼痛、坠胀等病理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疝囊嵌顿,从而增加肠管坏死、肠穿孔以及肠梗阻等症状的发生概率[7]。目前,临床常采用全身麻醉下的修补手术。而患儿的身体器官功能正处于发育的阶段,因此,需要非常重视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8]。传统使用的静脉麻醉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其药物的剂量较大,麻醉程度深,容易使得患儿术后苏醒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具有局限性[9]。而临床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应具有诱导迅速、手术中能够保持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体征稳定、可控性强、术后苏醒迅速等优势[10]。而吸入麻醉是临床中的一种新型麻醉方式,其是通过吸入麻醉药物的方式来进行诱导麻醉与维持麻醉[11]。

异丙酚为烷基酸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经静脉注射后可以快速分布全身,进入麻醉较迅速、平稳;而七氟烷吸入麻醉是麻醉科临床新型麻醉方式,为一种吸入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迅速、麻醉深度易控制、抑制血液循环以及术后意识恢复快速等优势[12]。研究发现,两组T0时刻呼吸功能水平(RR、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刻RR、HP水平均呈现下降水平,在T2、T3、时刻RR、HP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果显示,七氟烷吸入麻醉相较于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这是由于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63,系数较低,能够均匀分布在肺泡黏膜中,从而利于机体吸收,有助于患儿术后苏醒[13]。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七氟烷吸入麻醉较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麻醉起效更迅速。七氟烷为临床中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物,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在患儿吸入过程时一般不会出现不适感,这有利于减少患儿在进行麻醉时的不配合;同时七氟烷经吸入体内后,药物会迅速扩散,起效时间迅速,从而克服传统麻醉药物诱导时间长、起效时间长等缺点[14]。研究发现,术后研究组患儿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从这一结果得知,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加速疝气手术患儿术后的苏醒时间。七氟烷对患儿的气管刺激小,麻醉诱导和促进患儿觉醒效果平稳和迅速,且可以调节麻醉深度,具有麻醉可控性强的优势,有利于促进患儿的术后清醒过程,故而使得患儿苏醒迅速[15]。

综上所述,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相对于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具有起效快、术后苏醒迅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氟烷疝气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