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归纳意识 助力数学教学

2021-04-20 02:20江苏省启东市百杏中学施晴花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同类项分组讨论助力

江苏省启东市百杏中学 施晴花

从数学视角来看,归纳意识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属于逻辑思维的一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以此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流程与形式,慢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归纳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最终改进整体教学质量。

一、营造轻松教学氛围,焕发学生归纳意识

在初中教学阶段,通过培养归纳意识助力数学教学,教师首先应该营造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释放压力,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有的放矢地引入一些趣味性素材,调动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归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进行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时,教师先在课件中出示一幅某校校园总体规划图(单位:m2),其中教学区面积为200a,老师住宿区面积为100a,学生宿舍面积为120b,操场面积为80b。要求学生计算该学校的整体占地面积。学生积极思考,用代数式展示结果:200a+100a+120b+80b;(200+100)a+(120+80)b。之后要求学生分析算理,初步归纳算法。接着,教师出示多组代数式,如:2c 和8c,ab2和3ab2,-7m2n 与3m2n,6x2y3和-4x2y3等,组 织学生认真思考与讨论,归纳特点,使其发现每组代数式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从而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

如此,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他们由旧及新、由浅及深地归纳所学内容,使其亲身经历同类项概念的形成,从而树立归纳意识。

二、发挥问题导向功能,提供更多归纳机会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围绕知识主题设置一些悬疑性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使其拥有归纳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机会,增强归纳意识,同时让他们领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注重课堂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效率往往比独立学习更高,学生在一起讨论时可相互分享学习方法、知识及经验,使其无形间对探讨内容进行归纳。为通过培养归纳意识助力数学教学,教师需注重课堂分组讨论环节的设计,设置一些任务或疑难问题,引领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与交流,使其分享各自的见地,促使他们自觉归纳学习成果。

例如,在实施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全等形”的相关知识,使其在小组内相互分享、补充和完善,回顾全等变换的三种形式——旋转、平移与轴对称,然后在课件中展示多组三角形图片,要求他们观察每组图片的大小、形状是否完全相同,一起归纳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接着,教师出示一组全等三角形,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观察经验归纳出什么是对应顶点、对应边与对应角,使其探索和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再让他们动手任意剪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共同探求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上述案例,教师运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一起思考与探讨,相互分享见解与收获,使其在归纳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归纳意识的重要性与价值,将其当作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对待,善于利用日常教学中的各个契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助力。

猜你喜欢
同类项分组讨论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巧用口诀 识别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学习三步曲
“有理数的乘除法”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