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回顾与评论

2021-04-20 03:37蒋明敏王艺苑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者研究文化

蒋明敏,王艺苑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2.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近年来,文化自信逐渐成为党中央的重大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论述文化自信并赋予文化自信新的时代内容和生命活力,将文化自信推到了事关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高度。“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政府行为、学术研究甚至日常生活中最活跃的话题之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文化自信日益成为国际交往空间中的一个流行词,在实践上,“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文化自信的国际延伸和全球表达。由此可见,文化自信不只是在理论层面提出的学理解释,也是在实践领域践行的重大课题。全方位回顾文化自信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评析、反思和前瞻,能够深刻揭示和准确定位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概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文化自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学界引起了广泛探讨,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读秀学术搜索篇名中包含“文化自信”的著作,共找到相关中文图书116本,研究领域横跨文化、教育、新闻传播、政治、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等诸多学科。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既有理论研究,如《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实证研究,如《文化自信与浙江实践》,也有个案研究,如《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当代理论建构》。

通过中国知网以“文化自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到2019年12月,篇名中包含“文化自信”的文献多达7753篇,其中期刊论文5309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846篇,博硕士论文272篇,会议论文89篇,报纸文章3183篇。1996年起就有篇名中包括“文化自信”的文献,但直到2011年,对文化自信的研究才开始升温,从2016年起,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且热度持续不退,不完全统计2019年当年篇名中包含“文化自信”的文章高达2548篇,据中国知网大数据预测2020年将达到3698篇。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CNKI)“可计量化分析”结果

图1 文献篇名含“文化自信”的论文数量趋势图

图2 文化自信主要主题分布图

图3 文化自信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名称

整体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大主题:

1.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依旧有着很大的价值,很多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王永友[1]等人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基,只有突破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才能以全面的文化自信凝聚中国自信的精神力量。姜珂[2]提出要想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就要从守望、融合与革新三个维度来完成。寇清杰[3]提出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本真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接轨。严昭柱[4]认为我国文化自信的要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其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张圆梦[5]针对主题意识缺失的时代困境,认为传统文化应进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自觉为起点,以文化自信为旨归,实现自身的超越创新。

2.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青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提高全民族文化自信的进程中,对于青年人的文化自信教育尤为重要。李莹[6]提出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并确立的关键阶段,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要与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相融合。岳爱武[7]等人提出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高度关联,是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一体两翼”。李国娟[8]等人提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观自信教育是文化自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应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和关键、以大学生群体为抓手和重点,进而带动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马婷婷[9]等人提出用仪式感架构起培育文化自信的结构性网络,是培育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杨茹[10]等人提出高校应充分运用网络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3.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创新的研究

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刚[11]等人提出文化自信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王永贵[12]提出从文化自信视域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亮[13]认为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导,有着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崔利萍[14]等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获得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支撑,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统一的整体。范周[15]提出步入新时代,文化建设更应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4.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对中国的外交事业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国内外学者从国际视角出发,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旺旺[16]认为在全国文化交融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内含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现实要求、未来指向三重意蕴,同时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张继龙[17]提出了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自信的辩证互动关系上来理解文化自信的构建问题。陈明琨等[18]提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新的契机,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任平[19]提出以文化自信参与全球文明对话秩序的重构,可以从延安红色文化精神中得到很大教益。金惠敏[20]提出文化自信的底蕴是儒家的“和而不同”,意在达成一个文化的星丛共同体。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全面的概念,关于何为文化自信,这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多,研究视角也颇为全面,目前有关文化形态的解读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形态视角。文化自信的首要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第一,文化生命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表明文化自信深刻地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延绵上。针对这一总体性的看法,学者们从“三大文化”的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坚定文化自信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开放思维;热爱和平、以德服人、向善向上的道德境界。[21]有的学者指出:“革命文化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22]第二,文化实践论。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23]第三,文化心理论。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4]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环境中的文化进行思考、批判、认知、比较到认同的整个过程,形成一种肯定并确信自身文化的重要价值和蓬勃生命力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25]

2.意识形态视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同时也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一致性。第一,从意识形态历史继承性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从文化自信中审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探索的过程。从中华传统文化自信中的古代意识形态嬗变,到中国革命文化自信中的近代意识形态演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跃迁,文化自信中的意识形态发展呈现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过程。[12]第二,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角度。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引领与发展,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引领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26]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本质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三大支点”,马克思主义与“三大文化”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平列关系。[27]第三,从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同意识形态安全关联密切、相互影响,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严峻的形势下,要特别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动向、抵制“普世价值”渗透和批判“新自由主义”思维。[28]也有学者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普遍性的科学,而是与特定社会制度和政治形态相联系的科学,要充分认识到西方社会科学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属性,警惕西方社会科学中的“意识形态”陷阱、“西方中心论”陷阱和“普遍性”陷阱。[29]

3.社会发展视角。第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合乎逻辑的延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臻完善的必然结果。文化自信不是前三个自信失灵的救急,而是前三个自信日益彰显出的发展趋势和逻辑拓展。”[27]第二,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有学者系统探讨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24]第三,文化自信与新发展理念构成深层次互动关系。有学者指出:“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的内在互动与深层共鸣,构成了中国整体实力生成的核心线索。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并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所需要的硬实力基础。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为新发展理念提供内生价值认同的资源,以软实力的形态反作用于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硬实力提升。”[30]

(二)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们对“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进行了深入研讨。综合来看,学界一般认为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可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1.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1]有学者强调指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而不是其他什么制度主义的文化自信,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和引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道义性的双重维度进行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文化自信实现的历史观与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性是文化自信实现的价值旨趣。”[32]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不仅有实践路径,而且有文化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在实践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形态上的融合,可以说,中国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33]

2.历史逻辑: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34]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35]从历史逻辑的主要内容来看,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根、革命文化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源。[36]从历史逻辑的发展趋势来看,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蕴含着民族复兴和文化价值形态重构的期待,其总体趋势是循着由提振民族精神、确立国家意识到重建新的民族精神的历史逻辑线索。[37]从历史逻辑的心理变迁角度来看,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心理变迁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华传统文化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文化心理由“自大”走向“自卑”;第二个阶段是在“古今中西”之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文化心理由“自省”走向“自立”;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最终确立,文化心理由“自强”走向“自信”。[38]

3.实践逻辑: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体现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39]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自信,它的形成和发展一定是以经济和政治的产生为客观依据,因此,文化自信不仅仅只停留在纯粹的道德信仰层面,其必须上升到依据实践逻辑而作出的客观性判断层面。据此,有学者指出:“文化自信,是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为基础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也有学者将文化自信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做好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之上,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14]

(三)文化自信的“瓶颈”问题

文化自信不仅是对文化本身认可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是执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瓶颈”问题解决与否决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成败,学者们对目前文化自信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如何打赢文化脱贫攻坚战三个方面。

1.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自信地推动文化“走出去”步伐,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故事正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世界人民。[15]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既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也是树立中国形象和增加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但是,正如王沪宁同志所指出“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不是一种猎奇式的爱好,而是对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的体认。”[40]长期以来,我们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更多重视的是内容上的传播,而对价值观的认同相对忽视,这导致在国际上中华文化仅仅停留在语言交流工具层面,而未能形成主体自觉基础上的价值认同。[41]另有学者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角度分析,认为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存在重传统轻现代的偏向。[42]此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所谓“文明冲突论”,断言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结合将是西方文明的天敌,另一位美国学者莱奇特·布朗则进一步从文明角度、社会制度乃至意识形态全方位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具体论证,这些论调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与文化“两创”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就不可能有信心进行创造性转化,反之,如果不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固守传统,止步不前,就会丧失对中国文化的自信。[43]在传统与反传统、现代与非现代的激烈碰撞中,传统文化的“两创”成为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瓶颈”之一。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转型面临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是现代化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蔑视甚至全面否定,也带来了人的物化危机,背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的缺失,形成了文化自卑、文化自负和文化焦虑的心理倾向。[5]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双创”面临以下三点境遇:第一,缺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性的正确认知;第二,缺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理性立场;第三,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德与信仰的“再生沃土”。[2]也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势有以下四点:第一,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和统一;第二,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尚未充分激活;第三,传承发展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第四,还没有彻底消除全盘否定、以古非今、盲目排外、“去中国化”等错误思想认识,没有彻底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等错误思潮。[44]

3.如何打赢文化脱贫攻坚战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了文化扶贫委员会,践行从文化和精神层面进行扶贫的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贫攻坚不仅仅属于经济问题,从更高和更深的层次来看,也是精神文化问题,更是影响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瓶颈”。关于文化扶贫工作,有学者从美国学者刘易斯提出的“贫困文化”理论入手,认为非物质文化变迁相对于物质文化变迁更难且具有滞后性,其直接关系着贫困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因此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递性”,这是导致文化扶贫工作比经济扶贫更难的原因。[45]有学者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角度出发,认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落后于文化精准扶贫要求造成的“文化堕距”现象是目前文化扶贫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在文化扶贫供给粗放化、运行离散化和配套机制脆弱化三个维度上。[46]有学者认为,文化扶贫的根本困境在于“结构失衡”和“供需错位”。[47]有学者指出我国文化扶贫面临六大问题:第一,文化扶贫理念存在偏差;第二,文化扶贫供给与需求脱节;第三,统筹协调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第四,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化程度低;第五,缺乏文化扶贫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第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48]

(四)坚定文化自信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立文化自信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尤其是“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观点和理念的提出,更是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和文化自信。[49]如何提升文化自信也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学者们在梳理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1.以自知自觉为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

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信的程度。[24]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要用共同的价值理念凝聚人心,形成全社会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它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上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50]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文化不仅是维系该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保障,还是支撑和引导该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力量。因此,彰显文化自觉需要我们具有文化使命意识,深刻认识到当今中国的文化创造所具有的意义是何等的重大,身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又何等的重大。[51]由此可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就是需要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永葆政党青春活力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

2.以传承创新为立足点和着眼点

文化传承是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文化中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相辅相成,呈现出内在的张力性。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理由,没有继承,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没有了价值与意义。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不断繁荣,才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立足于文化继承,着力于文化创新,这也许是我们在文化前行过程中的应有态度。”[52]有学者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不忘本来要做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倍加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吸收外来要做到开放包容的胸怀、辩证取舍的态度和转化再造的能力;着眼将来要做到从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文化建设自身的良好局面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立足于文化继承,着力于文化创新,同时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3.以交流互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53]有学者指出,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提升文化自信,一方面,要继续“引进来”。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益之处;另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构筑中国文化影响力。[54]有学者指出,文化的交流互鉴要做到“文化他信”,所谓“文化他信”,就是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既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姿态,又兼顾对方的接受心态和接受语境。文化他信是文化自信的追求和目标,只有努力赢得文化他信,文化自信才会不断增强,才会更加坚定。[55]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文化的交流互鉴要发扬文化星丛之精神,即携带其特殊性而进入“星丛共同体”,那么文化之间的冲突便可能转化为一种交流与对话的关系。[20]由此可见,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又要学会“引进来”,虚心接受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4.以改革发展为总目标和总任务

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当前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真正生成,必须回归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有学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并营造现实感知空间,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开门见山式的熏陶与感染,即直接通过创设文化环境、提供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自由地走进中国文化的广阔空间中,受到文化的陶冶、感召,进而使高度的文化自信萦绕于心。”[30]有学者从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中指出:“文化自信的建构,必须首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着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此为出发点,文化自信才有坚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56]有学者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欣欣向荣,文学艺术日益繁荣,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底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创造活力、对外影响力以及凝聚力。”[57]由此可见,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在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基础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指引下实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研究视角有待多学科拓展

目前,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而对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较少。文化自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议题,绝非仅仅发生在文化方面,这正如亨廷顿所说,“文化举足轻重”于经济发展、物质福祉、政治民主乃至军事战略,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其他学科的视角,形成综合性研究态势。未来的研究亟待强化以下两个学科的研究视角:一是政治经济学。当前文化自信研究中涉及经济和文化协同发展、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的内容较少,忽视了经济增长和制度完善之外的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沉降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下,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开展文化自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传播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新机遇下,文化自信的对外传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宏大课题,但是,目前对此相关研究还不多,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未来需要从这一视角出发加强研究。

2.研究内容应多维度深化

从研究层次看,当前文化自信研究以宏观层次的研究居多,即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化自信的内涵、定位、意义、相互关系等。尽管这对于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可供检验的中观理论构建和微观刻画呈现上却相对不足。文化自信的彰显具有现实性,并非一个抽象的口号,这就意味着文化自信研究必须下沉到中观和微观层面,这既是形成立体研究体系的需要,也有助于提升现实指导价值。比如,不同群体对文化自信的认可程度如何?践行效果如何?如何针对性地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些中观或微观层面的问题都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从研究主题看,当前的研究涵盖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瓶颈”问题、实现举措等方面,从研究范围而言较为广泛,但这些主题研究间存在割裂的迹象。文化自信的研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缺乏对文化自信问题的整体把握,就难以用联系和发展的立场正确对待,文化自信的持续推进就“后继乏力”,未来研究需要深化研究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研究的系统性。

3.研究方法可多元化推进

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复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为未来中华文化的走向绘制了清晰可见的蓝图。然而,由于人类行为的失范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文化自信的彰显必然面临诸多思想误区和实践难题。当前文化自信研究存在研究方法上的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理论定性多而实证定量少。目前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大量集中在文本的解读上,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讲话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但是仅采用理论分析法研究文化自信,缺少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导致研究形式过于单一、成果相似度过高、有效性不足等等。因此,后续研究可从定量实证的角度(如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入手,更加严谨稳健地探讨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实践,使研究成果更具全面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58]只有树立重任在肩的使命意识,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才能真正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学者研究文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者介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学者简介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者介绍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