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也有文化

2021-04-20 03:56黄庆松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习惯数学

黄庆松

“老师,数学有文化吗?”上完数学课,一位学生问我。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有些始料未及。我第一反应回答他的是:“当然!数学也有文化,而且数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本以为他听得懂,没想到他又追出教室,“老师,數学有什么文化呢?”这一问,让我顿时停下了回办公室的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会好奇数学有没有文化?”他说:“因为刚才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讲了古诗,讲了传统文化,数学课讲的是计算面积,所以我想知道数学有没有文化。”我问他:“计算图形的面积是不是一种文化?”他说:“应该是吧,但是很奇怪,没感受出来。”

是啊,没感受出来。那一刻,我都没有感受出来。兴许,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普及,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里熏陶已久,语文教师们也精心设计,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知识的感悟都已经觉得文化气息浓浓。然而,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了加减乘除,习惯了推理证明,习惯了计算求解,而有谁又会像这位学生一样去感受数学文化?

什么是数学文化?学生如何感受到数学文化?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已经习惯了“双基”教学,认为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的提问,是否也提醒我们:当今在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的盛行之下,数学文化何去何从?

翻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呈现在眼前的是:“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挖掘和理解,追溯数学的发展史,凸显数学的理性精神,渗透数学的人文教育,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承和滋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数学有文化吗?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只研究课堂怎么教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研究怎么渗透数学思想,研究怎么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更可怕的问题是,一直以来,数学文化都在一直被强调中,包括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文化挖掘、数学文化传承……很多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探索工作,教师也在课堂教学设计引入数学历史、数学典故、数学故事等,然而其效果却比不上那名学生所认为的语文学科。

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对数学文化开发和挖掘不够深入。数学文化的挖掘、渗透和传承,不应该仅仅只是停留在数学课堂的引入、教学设计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讲解,而更应该体现在教学后的反馈。

数学,本身是一种文化,学生学习的理解不止停留在感悟和理解,学以致用才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来自生活,也要服务生活,“双基”教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数学文化的传承,应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才能发展。

数学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模仿、练习和记忆。在传承数学文化上,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是我们的责任,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文化,才能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趣味,增强应用意识,才能让数学文化深入人心,指导学生生活。

数学,也有文化,数学本身也是文化。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数学课习惯数学
上课好习惯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我为什么怕数学
“网红”数学课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