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21-04-20 12:08覃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学学会评价

覃莉

富尔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是善于自学。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以独立学习为主获取知识的活动。要实施这一活动并高效率、高质量地达到活动的目的,必须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让他们具有终生学习的资本。

自学能力是各种智力的综合体现,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抓好预习工作,让学生会学,唤醒学生自主意识,打好自主持续发展的基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组织学生预习的。

一、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

马克思说:“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兒童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幼芽,也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预习时间,我就把原本布置回家作业的时间进行挤压,课后布置回家作业少,让他们集中精力来进行预习,并鼓励他们可以利用星期天进行超前预习,不一定老师说了才去做,而要自己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时间。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时间,就会去自己预习,而不会把预习当做是一种可做可不做的作业,甚至把它看成一种负担。事实证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可行性,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使自学不流于形式,真正显示它的作用。

二、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我是分三个阶段来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方法的。

(1)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方法。由于学生一开始摸不着头脑,我就利用空余时间带他们一起进行。比如:在预习小数乘法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把规定的内容通读一遍,然后再读第二遍,读时要进行圈圈、划划、在一句话的重点部分用着重号点出来。于是学生就划出了相关的重点句子或概念,圈出了重点词语。接下来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哪些知识,你会做相关的题目吗?如果还不行,就回过来再看看,行了就试着找一些题目做做看,做完后看看跟例题是否相同,最后想想还有哪些不懂或疑惑的地方,把它写下来,留着

明天课堂上交流。当然,有能力的自己可做一些变式题。这样一来,课堂上就只需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潜力,增强了自信心,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同学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更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学生带着提纲预习,掌握预习方法。当师生一起预习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就要放手。放手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寻找规律,找到方法。于是,两个月以后,我就让学生带着提纲自己去模仿预习。比如:我让学生带着下面的提纲去预习分解质因数。①弄清各种相关的概念;②什么数可以分解质因数,其它数行吗?③哪些概念之间有联系与区别;④怎样分解质因数,你会分解吗?格式是怎样的?⑤你对于这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给了学生提纲,就像给了划船的双桨,它就能有目的地实施自己的计划,逐步通向知识的彼岸。

(3)学生自己预习,总结预习方法。一个孩子从扶着走到大人引着走,最后让他自己走,这才算学会了走路。预习也要经历这一过程,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从而去学会更多的知识。在经历了上述两个过程后,我就先让学生来谈感想,并让一部分人试着离开提纲自己去预习,也可以自己编写提纲,或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学。总之,只要认为这种方法适合你,效果又好,你就可以采取这一方法。然后,由其中一些方法好的人总结交流,其他人再逐步完善,最后,人人都掌握适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巧用评价激励机制,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内在激励,加速学生动力结构的发展过程。评价应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采取了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的全班表扬,有的个别指导,有的几个人一起通过比较进行表扬……。比如:有一个同学在预习分解质因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①质数与质因数有什么区别?②质数为什么不要分解质因数?③分解质因数写成13×5=15,可以吗?……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就当众表扬他,预习得深,能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提出很多的问题。以此来鼓励其他同学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总之,无论采取哪种评价方式,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自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主体能力的研究作为突破口。

猜你喜欢
自学学会评价
学会分享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