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

2021-04-22 06:31宋亭亭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肺炎受众

刘 娟,宋亭亭

(西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重庆 401120)

一、引言

2019年12月底,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等地陆续发生。2020年1月29日,全国有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①据《人民日报》报道,2020年1月2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决定自即日起,全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至此,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②据新华社报道,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020年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们看到了各级政府动用一切手段,公布疫情、抗击疫情的决心;也看到了社会上时而爆发出的舆情危机。我们看到了以人民网、央视网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融合共享信息发布的变化;也看到了面对社会中的部分谣言,民众缺乏信息安全感的焦虑与恐慌。研究融媒体时代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信息发布机制,必需且必要。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融合媒介形式呈现多元化特色。除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外,以简约符号和直观图像为表现形式的海报,因其可视化、易操作、传播性强的特征,成为媒体新闻呈现的重要手段[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将新闻事实融入海报设计,生成了清晰直观、生动形象、社交属性强的新闻海报,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及时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通过易于理解的手段促进了主流声音快速向人民群众传递,起到了引导公众舆论的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一)文献综述

现代海报最早出现于19世纪工业年代,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成熟阶段。当时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媒技术还未充分发展,海报因其成本低廉、易于受众接受的特点,成为战争宣传的重要工具(信静,2016)[2]。海报设计者通过激昂的文字、生动的绘画表达政府鲜明的政治和军事立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前线战争和后方生产,有力地鼓舞了士气并推动了物质基础的积累(万文晔,2013)[3]。时代变迁后,传媒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但即使在融媒体背景下,海报仍是有力的媒介宣传工具。当面对突发公共热点时,海报依然发挥着制作时效短、视觉效果强、受众易于理解的巨大优势,成为引导舆论走向、创新传播语态、提升传播效果的一项利器(王璟晋,陶开俭,2020)[4]。研究疫情海报,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也是拓展主流媒体传播力研究的有益尝试。

我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5]自2003年以来,我国陆续遭遇了非典、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备受关注。十余年来,随着社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愈加丰富,“谣言止于公开”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现代行政管理要求政府信息公开透明,重大疫情发生时,知情权是对公众生命的起码尊重(邓胜利,2003)[6]。我国主流媒体也在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仍然是对主流媒体专业素养、报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力挑战[7]。

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研究存在传播学、医学和公共关系学三个方面的理论范式[8]。在传播学领域中,议程设置理论(麦库姆斯等,1972)为学者们提供了研究思路。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媒体通过新闻传播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以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的判断[9]。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会对公众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恰当的议程设置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传播效果[10]。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议程设置表现。整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从2003年非典疫情至今的几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甲型H7N9流感、2016年“山东疫苗案”及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选取文字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如分析甲型H1N1流感期间的消息、评论、深度报道(黄彪文、董晨宇,2010),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锐评”在新冠肺炎期间的时评内容(徐萌,2020)等。总体来说,研究对象的报道形式较为单一,缺乏除文字报道外其他媒介形式的研究。

第二,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如对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内容分析(黄彪文、董晨宇,2010)、对比分析《人民日报》2016年“山东疫苗案”和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案”的报道(朱亮,2019)等。整体而言,研究方法较为宏观,主要侧重于定性研究,缺乏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实证量化分析。

第三,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媒体议程设置不足之处、舆论导向、报道策略三方面展开。如有学者认为,《人民日报》在公共卫生议程设置上存在人文关怀不足、科普传播不及时等不足之处(朱亮,2019)[11]。文凤麒(2017)建议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应该加强事实引导、权威引导和科普引导,帮助受众认清事实,消除恐慌[12]。黄彪文等(2010)认为,在未来面对突发传染病时应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纯新闻和评论相结合的报道策略,患者和公众也应在报道中掌握足够的话语权[13]。目前,应对策略主要集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期,较少关注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及善后。而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特征,以上相关研究提出的应对策略可能随着事件性质的变化而缺失可行性。

综上,本文选择海报这一媒介形式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的方式,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三大机构在武汉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时期制作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海报进行内容分析,结合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报道策略,拓展该理论在融媒体语境下的研究适用,并结合实际问题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的新冠肺炎疫情海报有哪些特点及异同?

2.就内容而言,三家主流媒体如何设置海报议程?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1.研究对象:《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的海报。作为内地主要主流媒体,我们选取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央视新闻”分别作为中央级报纸、通讯社及电视主流媒体的代表[14]。以上三家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较于其他主流媒体,发布了更多的新闻海报,在同期类似报道中因其典型性具备研究价值。

2.研究样本:疫情期间,我们持续跟踪了三家机构的海报发布,发现集中于微博、微信两大平台,其余通过网页、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海报数量较少并且分散,因此我们将三家机构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发布的海报作为研究样本。在日期选择上,以武汉关闭离汉离鄂通道(2020年1月23日)开始,至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2020年4月8日)结束。通过数据清洗(删除重复海报),最终获得492张新闻海报(《人民日报》303张、新华社52张、“央视新闻”137张)。本研究以“张”为分析单位,使用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类目构建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新闻海报样本进行整理统计和编码分析。构建类目如下:

1.海报标题。(1)写实性标题:海报标题为实题,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事件等新闻事实的要素;(2)写意性标题:海报标题为虚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新闻的本质和意义。

2.海报内容。(1)人物形象:主要指海报出现的人物,包括以医生护士、军人警察、医院建设者、志愿者为代表的一线抗疫人员,以及以病人、学生、工人为代表的普通人民群众;(2)物象符号:主要指海报中出现的客观事物,包括以蝙蝠、老鼠、穿山甲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以注射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为代表的医疗用品,以心脏、肺、嘴巴为代表的身体器官,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地方特色美食;(3)祝福倡议:主要指海报中表达对抗击疫情的祝福、祈祷、鼓励、倡议;(4)疫情防控:主要指海报中的数据通报、疫情现状、病例公示紧急扩散、防疫科普等疫情防控信息;(5)其他。

3.海报形式。(1)摄影:主要指海报内容通过相机拍摄呈现;(2)主要指海报内容通过画笔或软件描绘,由色彩和线条组成;(3)主要指海报内容为纯文字;(4)主要指海报内容为图表,有明显的数据呈现。

4.报道倾向。(1)正面:主要指对人物形象、防疫工作呈积极乐观态度的报道;(2)中立:主要指对疫情客观的报道,不偏不向,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3)负面:主要指对疫情防控中的消极、不利现象的报道。

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海报内容分析

按上述类目建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分海报标题、海报内容、海报形式和报道倾向四个部分。限于篇幅,我们将部分描述性数据表格放在了文后附录。

(一)海报标题

新闻海报标题是对新闻事实和思想内涵的高度凝练,可分为写实性与写意性两类[15]。不同于消息和通讯虚实结合的标题,新闻海报的标题往往采用单行题,并且在虚实上有所取舍[16]。《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海报以写意性标题居多,分别占其样本量的75.6%和75%(见附录表1)。写意性标题侧重于说明道理、愿望等新闻的本质和意义。如《人民日报》使用的“风雪战疫人”“与武汉同在”,和新华社使用的“拥抱武汉”等标题,虽然没有点出具体的新闻事实,却表达出了对抗疫人员的歌颂,以及对疫情的祝福和倡议。而在“央视新闻”的海报中,写实性标题(71.5%)比写意性标题(28.5%)占比更多,标题中更加突出具体的新闻事实要素,例如“确诊病例零新增”“现有确诊病例降至两万以下”。从样本总数来看,三家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海报写意性标题居多。

同时,我们发现海报标题与武汉疫情关系密切(见附录表2)。“武汉”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内集中暴发地,是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12.8%);“确诊”,因为关系每日新增病例,也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9.3%),出现频率仅次于“武汉”。此外,“战疫”(7.9%)、“方舱”(5.7%)、“出发”(3.5%)等系列与抗疫活动紧密关联的词语成为海报标题常用的关键词;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来源的“病毒”(2.0%),以及表达对疫情防控鼓励和提醒的“生命”(1.8%)、“治愈”(1.6%)、“加油”(1.2%)和“警惕”(1.4%)也在海报标题的高频词组中出现。

(二)海报内容

本研究涉及人物形象的海报占总样本量的60.6%(见附录表3)。除人物形象以外,海报的主要内容还涉及疫情防控(26.2%)、有关医疗用具、地理景观的物象符号(26.2%),以及对抗击疫情的祝福倡议(15.9%),这些内容多伴随着人物形象出现,但相比人物形象而言数量较少。整体来看,人物报道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海报内容的重点。因此我们进一步细分了海报中的战疫人员形象(表1)。

表1 海报中的一线战疫人员形象(N=195①本研究的海报样本总量为492张,涉及一线战疫人员的海报数量为195张。)

海报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一线战疫人员和普通人民群众两类。前者主要涉及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军人警察、医院建设者、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三家机构选用的人物形象有显著差异(x2=21.121 df=8 p<0.01),《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的海报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更具多样性,而新华社海报选用的人物形象较为单一。医生护士为三家机构拍摄频率最高的对象,占一线战疫人员海报的74.4%。如《人民日报》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等人物作为素材,制作“30后”至“00后”优秀医护人员系列海报,展现其对抗疫情的坚毅与无畏;新华社对处理医疗垃圾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讲述工作感染风险最高的“病毒终结者”的日常;“央视新闻”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发布“女医生”“女护士”等女性医护工作者面部特写的海报,致敬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巾帼英雄。和医护人员一同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军人警察、医院建设者、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也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海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形象,但在比例上要低于医生护士。除了一线战疫人员以外,三家机构还将目光投向了工人、学生、患者、司机、快递员等人民群众,例如《人民日报》策划了“武汉正在苏醒”的系列海报,通过平民化的视角讲述武汉各行各业普通百姓在复工复产期间的生活。

(三)海报形式

新冠肺炎疫情海报主要有文字、图片、绘画、摄影四种表现形式(见附录表4)。摄影是三家机构采用最多的表现形式(66.7%),其次是内容为纯文字的海报(18.9%),通过绘画呈现的海报数量较少(7.3%),图表是最少使用的表现形式(7.1%)。其中,《人民日报》通过摄影制作的海报数量最多,占其样本量的74.9%;与《人民日报》、新华社比较而言,“央视新闻”较多地采用了绘画和图表的海报形式。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表现形式使用得最多的摄影海报,见表2。

表2 摄影海报的景别(N=328①本研究的海报样本总量为492张,通过相机拍摄呈现的海报数量为328张。)

表2数据显示,三个主流媒体在海报景别的使用上有显著差异(x2=17.448 df=8 p<0.05)。最多使用近景,其次为特写和远景,中景和全景是使用频率最低的两个景别。在海报中,不同的景别会对拍摄对象和叙事重点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远景主要用来体现拍摄环境,用较大的景深交代拍摄对象所在的空间以及氛围。海报中的物象符号如方舱医院、桥梁、道路多采用远景来拍摄,运用广角镜头的优势展现宏大深远的环境氛围。全景被用作展现拍摄对象的全貌和周围环境的关系[17],比如《人民日报》将医疗人员陪护患者看夕阳的全景画面做成海报,并配上“人间值得”的文字,引发网友感叹“疫情之下最感动的瞬间”“让人忍不住流泪的照片”,起到了情感共鸣的传播效果。中景主要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较于远景和全景而言可以把控住更多的细节,如拍摄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运送物资的武警官兵。近景是从局部入手,展现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广为转发的女护士隔着玻璃与男友亲吻的画面。特写则是以更近的距离、细微的手法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人物特质,如医生戴口罩脸上留下的印记、警察执勤时面部停留的风雪等细节。相较于中景、远景、全景这些较大范围交代场景的景别,近景和特写的使用更能突出拍摄对象和叙事内容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给受众形成更鲜明的视觉冲击和更深刻的视觉印象。

(四)报道倾向

大众传媒在报道中赋予新闻议题不同的属性,从而影响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18]。从属性议程设置上看,不同属性的新冠肺炎议题在海报中出现的比例很不平衡:正面倾向的海报占比量高达62.2%,其次为中立态度的海报(37.6%),负面倾向的海报数量仅占0.2%(见附录表5)。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有关正面倾向的海报远高于中立态度海报,“央视新闻”持中立态度的海报占比高于正面倾向的海报。

瑞典的病理学家韩森(FolkeHenschen)曾说,“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医学的发展帮助人类摆脱了对瘟疫的无知,开始运用科学的手段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重大挑战,影响堪比战争。多国元首将“新冠肺炎”视为大敌,如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等,更是直接宣称自己的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有别于和平时期的新闻传播,信息传播功能在战时新闻中被牺牲和让渡,宣传功能则被突出和强化[19]。与战时海报相似,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主流媒体的海报强化了宣传功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全民抗疫。相比起单纯地在海报中注入新闻事实和传递新闻真相,主流媒体更喜欢选用能引起共鸣的图像和带有鲜明观点的口号来扩大积极正面的宣传效果。如《人民日报》推出“加油,热干面!”系列海报,通过对30个省市特色食物与热干面的拼接为武汉加油,吸引了受众的关注和参与。网友们纷纷转发为武汉打气,微博点赞量超过26万,转发量超过3万,被网友评价为“最具烟火味的应援”。新华社直接将“万众一心!”“不能松劲!”“不容病毒放肆!”“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简洁的口号制作成海报。虽然没有出现新闻事实,但受众能从醒目的文字、极具正面的倾向中感受到力量的凝聚,起到了鼓舞民众抗疫信心的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关于武汉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海报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海报标题以写意性标题为主,围绕疫情设置公共议题

《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海报以写意性标题居多,使用抽象词汇营造新闻发生的意境,将标题和内容融合传播新闻主题和思想。而“央视新闻”海报的写实性标题占比更高,标题中直接写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据等事实要素,让受众一目了然。从标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来看,三家机构在标题设置上均侧重于关注公共议题。所谓“公共议题”就是被赋予公共属性的议题,具有一定公开规模或普遍性[20]。本文的研究样本中,标题高频率涉及“武汉”“确诊”“战疫”“方舱”等与疫情紧密关联的关键词,及时地将议题引向处于疫情一线的武汉、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以及为抗击疫情展开的系列活动,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被摆在了议程首位,尽可能地满足了受众对疫情实况的知情权。

2.海报内容以人物摄影为主,突出战疫医护人员

在本文分析的海报样本中,摄影是三家机构使用得最多的表现形式,并且多采用近景和特写。这两类景别可以近距离拍摄人物细节、体现人物情感,对受众形成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更为强烈。从受众反馈来看,传播效果也更为理想,有网友看到摄影画面后发出“最美海报”“有限的画面,无限的感动”等感叹。此外,海报选择的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既关注一线战疫人员、也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民群众。从拍摄频率上看,与疫情近身肉搏的医生护士群体是首要报道对象。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敢于逆行担负重任,尽管承受着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仍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海报中大量出现医生护士感人事迹的系列报道。这不仅是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不可或缺的题材,而且能够增添报道的人情味和故事性,对激活受众正面情绪也起着积极作用[21]。

3.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重视宣传鼓舞士气

拉斯韦尔认为,宣传就是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新闻与宣传在内容、方法和目标上都有不同: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宣传重重复,新闻重新意;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22]。我们认为,疫情时期的海报与战时海报有相似点,宣传功能被放大和强化。相比于直接呈现客观的新闻事实,媒体更倾向于运用文字、口号、图像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表达带有明显正面倾向和积极态度的观点和主张。从鼓舞人心的角度来看,战胜疫情的态度更为重要。通过“积极的”文字文本或视听文本传达“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新闻也被称为“建设性新闻”[23]。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具有社会性和破坏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通过报道建设性新闻,对人物形象、防疫工作进行积极、乐观的描绘,赋予议题正面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公众树立起对疫情防控的信心,营造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积极氛围,并且成为引导舆论、鼓舞士气的重要力量。

(二)问题及建议

在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也总结出三大主流媒体的海报在议程设置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

1.内容上新意不足

人物形象是海报中最多的内容元素,涉及疫情防控、祝福倡议、物象符号的海报占比不足人物形象一半。在构图上,主流媒体习惯以人物形象为背景配上醒目的文字,或是单独使用大篇幅占领画面的数字、口号,内容表达上有待创新。创意是海报设计的灵魂,主流媒体的海报在设计时也可兼顾创意做到“艺术地宣传”[24]。如在以后的相关报道中,适当拓宽内容素材。除了选用优秀人物、自然风景、疫情数据外,也可以从受众需求出发寻找灵感。如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开展话题讨论,从评论区选取受众感兴趣的议题作为素材来设计海报内容,解释受众的疑惑,回应社会的关切,通过互动使受众与海报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此外,主流媒体可以借鉴国外海报成功的设计经验,结合报道事件添加讽刺或暗示元素,使用衬托法、联想法、幽默法等创意表现手法[24],通过线条、图形、色彩的搭配,设计出有说服力但却含蓄的象征性符号,以此激发人们对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给受众留下更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2.形式相对单一

摄影为三大机构集中采用的表现形式,通过绘画、图表、文字表现的海报相对较少。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海报传达实时性、可视化有效数据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丁香医生”推出了“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帮助用户了解最新疫情数据[25];澎湃新闻“美数课”通过数据新闻研究为受众模拟疫情发展趋势。主流媒体也可以借鉴新媒体在数据新闻中的有效尝试,制作出与数据有机融合的疫情海报,将获取、筛选、处理和分析的数据用信息图表、动态地图、时间轴等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从而直观、高效、全面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实现对疫情走向规律的预测,达到深入浅出的报道效果[26]。同时,海报还可以突破媒介局限与影像、声音等多元形式融合。如通过H5技术制作动态海报,设计交互链接实现海报与文字、音频、视频的实时转换。借此扩大海报信息量、提升视觉效果,帮助受众从多维角度深层次理解报道内容,增强受众视觉、听觉、感知、互动等全方面体验感,从而达到有效宣传的作用[27]。

3.报道议题属性不平衡

从属性议程设置上看,新冠肺炎疫情海报中正面、中立、负面的议题属性不平衡。虽然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容易滋生和蔓延消极情绪、需要“积极情绪”的引导;但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正面倾向的海报多集中于以医护人员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宣传,事件型报道相对较少。面对同样角度的密集性报道,受众可能会进入惯性或间歇思维状态,容易产生麻木心理,久而久之可能对信息产生抑制作用,无法达到有效传播[28]。虽然正面宣传起着鼓舞士气的作用,但保持客观中立仍是主流媒体专业性的体现。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对优秀抗疫人员的宣扬、对防疫工作的肯定,又不能放过在疫情防控中的消极态度和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批评和指正。同时,主流媒体可以采取系列报道、追踪报道等形式对同一个报道对象的不同侧面进行挖掘和剖析,通过全面地展示新闻事实,引导受众作出理性的评价和判断。

(三)研究局限

本文存在的研究局限有二。一是样本选取上仅选取三大主流媒体在武汉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时期的海报作为样本,未将同时期的文字、视频等报道进行横向分析;二是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海报研究不多,本研究的文献收集整理有限,理论视野不够开阔。另外,受篇幅限制,本文仅讨论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几个维度,未将海报转发量、点赞数、评论数列入编码类目进行分析,因此缺乏受众反馈和传播效果的探讨,这也是本次研究中的一大遗憾,值得在未来进行深化和完善。

附录:

表1 海报标题分类(N=492)

表2 海报标题中排名前十的高频词(N=492)

续表

表3 海报中的主要内容(N=492)

表4 海报形式(N=492)

表5 海报报道倾向(N=492)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肺炎受众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