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析

2021-04-23 22:21吴少强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摘 要】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不足、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短板、工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以信息素养为抓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创新思政教学课堂;以互联网平台为前沿,优化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7-0077-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让学生在掌握思政知识的同时,发展综合素养。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广泛使用,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独特的思考角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更为活跃的教育环境下理解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为学生设计能够凸显学生个性的教育方法,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一、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不足

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引导学生思考,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倡导个性化学习。然而,互联网去中心、碎片化、快节奏的特点快速消解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的自主思考严重受阻,他们长期接触网络、依赖网络,很容易受到消极负面思想的冲击。不少学生长期在互联网环境下生活、学习,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概率增加。当下,大部分学生对新媒体依赖严重,导致出现不少行为异化现象。从一定程度上看,很多学生还处于意识形态弱化现象频发的状态,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思想价值观,很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甚至还会受到各种腐朽消极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国际交流和网络生活中,没有意识到自身言行对国人形象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入外国人的圈子而刻意抹黑国家形象。这种种行为都体现出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不足,更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问题。

(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短板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广西高职院校网络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教师综合素养难以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网络空间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不少思政课教师在镜头外、画面中唱“独角戏”,而一些学生在网络课上虽然签到但思想游离于课堂外。二是教师传道授业与学生现实需求失衡。如今的学生被手游、小视频、快餐文化等所吸引,教师将“说教式”的语体转换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融入生活真情,让学生“听进去”“学到位”,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三是网络探究式思政教学缺失。目前,广西高职院校的一些思想政治课程只注重教材,难以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学生实际的结合,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课程教学活动双方形成对立,更难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升其社会价值层面的时代感知。

思想政治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思想认识,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增强青年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理论上有效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是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贴近学生,活跃课堂。

(三)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有待完善

受形势与政策的影响,部分广西高职院校存在组织协同不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例如,面对各种新兴网络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广西高职院校近年来能够意识到新兴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逐渐将重心转移到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并出台配套文件,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和组织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优化、畅通渠道、资源协同等目标达成上,与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建构过程中,仍存在责任不清、沟通失效、协调不力、合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沿用传统的办法,缺乏明晰性和系统性,体现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落后和不够严谨。

二、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

(一)以信息素养为抓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破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在年龄结构上,10~29岁网民占比29.7%,为占比最多的群体。追求新奇、时尚是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如何避免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在庞大的网络信息洪流中迷失?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建章立制激励学生从校园中深挖思政素材、培养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在学生入学之初,从具体的生活学习案例中,培养其网络信息获取、识别和筛选能力,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例如,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正能量微传播,用手机拍摄、传递、评论和赞美,在他们周围的社交圈中传播“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又如,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的视频,学生收集、观看视频的过程,也是以史为鉴知兴替的过程,在上课前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观后感,再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点题升华,学生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属于历史发展的范畴,为数辈中国人提供了思想上的引领。对爱国主义教育而言,广西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更适合大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相较于其他阶段,大学生具有更系统和全面的认知,具备强烈的是非意识,能够自行判断学习内容的优劣。因此,广西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该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有益的信息,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二)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创新思政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对教师来说应是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方式。结合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教师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角度。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借助超星尔雅等平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整合值机、抢答、小组讨论、提问、问卷发起、课堂教学测试等功能,增加与学生的在线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一个集视频案例、PPT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等于一体的在线综合教学资源体系,打造一个优质的在线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课程。此外,由于课堂时间所限,学生的实践作业不能够在课堂时间展示,可将学生精心制作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既能充分展示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又能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

例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中国香港“电影大王”邵逸夫的事迹。多年来,他向内地捐赠了大量资金,为众多大学和小学修建了教学楼,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为祖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識网络,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以互联网平台为前沿,优化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确保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广西高职院校教育者与广西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形成思想共识,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正视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笔者认为,一是要聚焦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注重体验、爱分享的网络行为,利用好学校(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教学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增加评论、点赞、抽奖等互动环节,适应互联网时代“短、平、快”的互动体验网络传播方式。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进行激励和评价,优化运行机制。同时,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平台,加强系统培训,持续提高思政队伍水平。

在正确梳理高校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执行手段,以此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够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育理念,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发展相结合,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牵引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广西高职院校也要兼顾其他领域的发展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发展优势,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手段等多个角度出发,引进科学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让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建设获得有益的借鉴,通过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学习,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大力推广能够优化思政课堂教育结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学习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官孙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2]洪滔,任祖云.基于问卷调查的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以文山学院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8(5).

[3]胡恒钊,杨鹏.新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4).

[4]张宝君,常潇楠.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的实践进路[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5]王方,王楠.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与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4).

[6]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7]陈志勇.网络空间治理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

[8]张策,张耀元.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则及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8).

[9]赵蕾.“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数字教育,2017(5).

【作者简介】吴少强(1981— ),男,广西兴业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