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联合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21-04-23 08:54唐玉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孕妇饮食血糖

唐玉英

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 13002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近些年该院产科收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妊娠糖尿病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患者原来就有糖尿病,后来发生妊娠,这种被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 另一种是原来没有糖尿病,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症状,这种叫妊娠期糖尿病。 且每年就诊数仍呈上升趋势。 如果患病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则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昏迷,其对于孕妇本身和胎儿均具有较大影响[1]。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在既往研究中显示[2],营养过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该次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实施饮食干预,观察其对于孕妇血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该研究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共计10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将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共计106 例,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3~34 岁,平均(28.5±3.2)岁;孕周 23~30 周,平均(26.5±2.2)周;初产妇 41 例,经产妇 12 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 23~36 岁,平均(29.1±3.5)岁;孕周 24~30 周,平均(27.8±2.3)周;初产妇38 例,经产妇15 例。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入组时对于该次研究均知晓明确,且自愿入组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后被明确确诊为GDM;无既往糖尿病病史;妊娠前不存在糖代谢异常的情况;按期进行孕检的孕妇。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的孕妇;同时患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孕妇;存在既往妊高症病史;经检查为胎盘前置的孕妇。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单纯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孕妇的孕期和体重设计胰岛素用量,对于孕初期患者建议用量为 0.75~0.85 U/(kg·d),孕中期患者建议用量为 0.85~1.55 U/(kg·d),具体用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和饮食干预,其药物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具体饮食干预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对其饮食习惯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其孕周、血糖情况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孕期体重增加可保持在11.5~16.0 kg 范围内。根据以下碳水化物摄入量制定饮食计划,超重患者摄入量为25 kcal/kg,肥胖患者摄入量为20 kcal/kg,肥胖患者的总能量摄入应保持在100 kJ/(kg·d)以内,体质量较低的患者则可将总能量摄入控制在 167 kJ/(kg·d)。 饮食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胰岛素抵抗患者,可将碳水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适当调整[3]。

1.4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羊水过多、孕期感染、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4-7]。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PG、2 hPG 以及HbA1c 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FPG、2 hPG 以及HbA1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发生羊水过多、孕期感染、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GDM 患者越来越多,多数患者为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妇。 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从现有的研究中可发现[8-9],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胰岛素分泌异常、遗传因素以及营养摄入过剩等,其中营养过剩是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该次研究采取了药物治疗联合饮食干预的方法,目的为帮助患者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妊娠结局。在饮食方面的干预主要以合理摄入热量为主,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设定不同的热量摄入方案。 经走访大部分GDM 患者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均较高,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比例则较低,因此在饮食方按照给出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合理量以及总体热量摄入量,此方案在保证孕妇热量摄入的同时也保证了胎儿的营养摄入。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患者虽然能够认识到维生素摄入的重要性,但没有选择正确的食物摄入,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因此在该次饮食建议中向患者介绍了各种蔬菜和水果所包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保证营养元素摄入的同时也保证了摄入热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营养摄入过剩出现高血糖情况,进行饮食指导,科学摄入蛋白质和优质脂肪,多吃鸡蛋、豆腐干、大豆腐、乌鸡肉、鳗鱼、兔肉、三文鱼、牛奶、花生、酸奶等;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面、绿豆、豆芽、芹菜、海带、山药、冬瓜、韭菜、燕麦面、菠菜等;忌食:饼干、肥肉、动物油、糕点、果酱、蜜饯、红薯、藕粉、蜂蜜等。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也显示,经饮食和药物干预后,无论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还是血红蛋白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此结果再次证明了药物干预和饮食干预的良好效果。 该次研究还显示,干预后患者出现羊水过多、孕期感染、早产、剖宫产等并发症发生率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经分析后可能是由于患者血糖降低后,胎儿出现巨大儿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胎儿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内,则其出现剖宫产和早产的几率就会下降。 而孕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则为机体免疫力下降,对于GDM患者而言,由于其代谢处于非正常状态,因此其机体抵抗力也会随着下降,比较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尤其是在高血糖的内环境下,感染的几率还会更大。 当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后,从机体代谢到营养摄入均处于正常或趋于正常的状态,因此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会降低很多,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为(5.65±0.8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35±1.01)mmol/L,干预后实验组餐后2 h 血糖为(6.12±1.08)mmol/L,对照组餐后 2 h 血糖为(8.65±2.14)mmol/L,与王灵霞[10]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为(5.71±0.7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51±0.92)mmol/L,干预后研究组餐后 2 h 血糖为(6.31±0.98)mmol/L,对照组餐后 2 h 血糖为(8.59±1.96)mmol/L 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方法正确,结果可靠。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对比()

组别实验组(n=53)对照组(n=53)t 值P 值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7.56±0.25 7.64±0.36 1.328 0.186 5.65±0.84 6.35±1.01 4.557<0.001 9.14±2.18 9.18±2.44 0.088 0.929 6.12±1.08 8.65±2.14 6.029<0.001 9.51±0.74 9.43±0.48 0.660 0.510 6.25±0.87 7.34±1.07 5.754<0.001

表2 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综上所述,饮食联合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并降低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孕妇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