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2021-04-23 08:54郭建军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换药糖尿病足负压

郭建军

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沂水 276403

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现阶段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它已经成为一项十分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糖尿病患者会有多种并发症发生,其中糖尿病足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1-2]。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病情较轻者会出现皮肤缺损情况,病情严重者会发生感染,甚至死亡或截肢。 糖尿病足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极大,可导致患者的劳动能力丧失[3-4]。 现阶段,临床还没有根治糖尿病足的手段,且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在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换药术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换药比较复杂,不容易控制治疗效果,且每位患者在疗效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5-6]。 该文选取在 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该院收治的 65 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主要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5 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65 例患者(对照组)。 观察组男36例、女 29 例;平均年龄(55.36±8.52)岁。 对照组男 35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56.18±9.0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进行基础治疗: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或降糖药物口服治疗;对合并症进行有效控制,合理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防止糖尿病足恶化,对患者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将创面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并将溃疡部位渗出的脓液祛除,如果外露神经血管,需要覆盖软组织。

给予对照组传统换药治疗,使用无菌纱布对创面进行覆盖,换药次数为1 次/d,同时按照肉芽状况实施后期处理。 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按照溃疡面积对合适的VSD 敷料进行设计,如果存在较大的创面,则需要使用多块敷料,通过引流管串联,在创面上覆盖敷料,间断缝合后予以妥善固定,如果存在较深的溃疡,则需要向深腔填充敷料,保证不留死腔。与负压源连接,只保留一个出口。 使用生理盐水对周围皮肤进行擦拭,将皮肤护理工作做好。对半透明性薄膜进行合理选择,封闭处理敷料和创面。将上述操作完成以后,连接VSD 敷料的三通和硅胶管,并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好负压吸引状态;一般情况下,需要调节负压在125~450 mmHg 左右。 若VSD 薄膜和敷料有塌陷,则说明具有理想的封闭效果。手术结束后需要密切地观察创面部位肉芽的生长状况,与患者的实际状况有效结合,强化对患者的术后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溃疡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状况。 运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量表评价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等6 项内容,100 分满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消除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没有出现并发症和感染情况时为显效;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感染情况时为有效;病情加重时为无效[7-8]。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溃疡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

观察组均溃疡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溃疡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溃疡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组别 溃疡面积(cm2) 换药次数(次) 创面愈合时间(d)观察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10.46±7.25 15.41±6.39 4.130<0.001 8.30±2.21 25.88±3.17 36.678<0.001 25.45±4.60 18.26±6.15 7.548<0.001

2.3 生存质量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糖尿病足溃疡十分复杂,它指的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缺血性神经性和神经缺血性病变,而有足部溃疡、化脓等相关症状出现的情况。 导致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和免疫障碍、循环障碍、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相关因素之间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9-10]。 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且通过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保证患者的血糖在正常、合理范围内,从而顺利的实施手术[11-12]。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主要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常规控制,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换药、清创处理,然而其治疗效果不明显,创面的愈合速度较慢[13]。所以,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该文还应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此项技术综合应用了负压吸引器、三通接管、半透膜及VSD 材料,能够将负压吸引工作完成。 其优势之处主要包括:①可以最大化地保留活性组织,防止创面组织的活性丧失,有利于表皮细胞再生;②具有较小的创口,能够将类似于皮肤组织的生理环境创造出来,使得治疗效果有效提高;③通过充分利用纳米级药物粒子,有利于患者吸收,从而增强骨内骨髓的生长环境[14-15]。

表 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 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指标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65) 对照组(n=65)67.35±11.65 94.65±12.94 58.24±10.84 93.64±11.25 61.54±13.91 89.37±11.62 61.71±13.24 91.28±11.94 48.84±11.62 88.65±11.98 64.68±11.54 90.23±11.77 68.15±11.95 83.75±13.82 57.64±10.64 70.11±12.32 62.17±12.88 75.71±11.55 63.15±12.95 76.31±13.88 47.58±14.35 74.81±10.85 65.49±13.63 75.82±10.37 0.386 4.642 0.318 12.371 0.268 6.722 0.627 6.592 0.550 6.904 0.366 7.406 t 值 P 值0.700<0.001 0.751<0.001 0.789<0.001 0.532<0.001 0.583<0.001 0.715<0.001

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8.46%)(P<0.05),该研究结果和张文学者[16]研究的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果一致;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溃疡面积(10.46±7.25)cm2、换药次数(8.30±2.21)次及创面愈合时间(25.45±4.60)d 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减小溃疡面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换药糖尿病足负压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