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毒种中3 种外源性禽病毒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的实验室间验证

2021-04-23 11:20王淑菁付瑞秦骁刘朝阳胡雅灵王增韩斌王魁岳秉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盲样外源性拷贝数

王淑菁,付瑞,秦骁,刘朝阳,胡雅灵,王增,韩斌,王魁,岳秉飞

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2.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201403;3.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100085;4.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0

疫苗生产过程中,不论是用胰酶进行细胞消化,还是用鸡胚传代培养,均存在外源性病毒污染的风险[1-2]。外源性病毒污染不仅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且由于部分外源病毒的致病性,可能引起严重的生物安全问题[3-4]。降低潜在的外源病毒污染,保证疫苗的安全可靠是生物制品行业及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中国药典》三部(2015 版)中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及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均属鸡胚培养流感疫苗,规定这两种疫苗的种子批毒种需排除3 种外源性禽病毒[禽腺病毒Ⅰ型、Ⅲ型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污染[5],禽腺病毒Ⅰ型即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hicken embryo lethal orphan virus,CELO)、禽腺病毒Ⅲ型即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及 ALV 本身引起禽类的传染病并不严重,但往往引起鸡群隐性感染,并能垂直感染鸡胚,将给生物制品行业带来严重危害[6]。周斌等[7]使用电镜观察及PCR 扩增,发现鸭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中污染了高浓度的CELO。胡晓苗等[8]调查活毒疫苗中ALV 的污染情况,随机抽取国内外公司生产的的活毒疫苗,ALV 检出率为28.57%。《中国药典》三部(2015 版)规定的检测方法是将流感毒种中和后,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及鸡胚肝细胞上连传3 代培养,再进行血清学方法检测。现行方法检测周期长,至少需4 周;检测步骤繁琐,需制备原代鸡胚肝细胞。因此,急需建立快检方法,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以满足目前季节性流感疫苗批签发和应急检验的要求。

荧光定量PCR(Q-PCR)具有特异型强、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快速等优点,是目前病毒检测的最适方法[9-1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院)自开展外源性病毒检测工作以来,已建立了流感疫苗毒种中3 种外源性禽病毒的Q-PCR 检测方法。中检院作为方法建立实验室,组织3 家流感疫苗企业(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及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为方法验证实验室,从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病毒污染模拟试验及盲样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实验室间验证。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及载体 CELO、ALV 及小鼠腺病毒(mouse adenovirus,MAdV)均购自 ATCC(编号分别为 VR-432、VR-247 和 VR-550);EDS 购自兽药监察所(编号:AV114);小鼠白血病病毒由中检院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室分离保存;H1N1、H3N2 及B 型流感毒种均为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送检留样样品,外源性禽病毒检测均为阴性,于-70 ℃保存;pMD19-T 载体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EASY Dilution(for Real Time PCR)、RNase-free Water、及 DNA / RNA 提取试剂盒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Taqman DNA Expression Master Mix 及 ABI 7500 fast 型和 ABI 7500型Q-PCR 仪均购自美国ABI 公司。

1.3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分别以CELO 目的序列(GenBank:U46933.1)29 763 ~ 30 208 bp、EDS 目的序列(GenBank:Y09598.1)17 569 ~ 18 086 bp 及ALV 目的序列(GenBank:DQ365814.1)79 ~ 233 bp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克隆至pMD19-T载体中。质粒标准品由方法建立实验室统一制备完成,克隆阳性样品测序后,序列比对一致率为100%,质粒标准品制备成功。

1.4 Q-PCR 扩增 3 种外源性禽病毒的引物、探针均由上海英潍捷基公司合成,序列见表1。PCR 体系每个稀释度做3 个重复。反应体系为:Master Mix 10 μL,无 RNA 酶水 3.75 μL,引物探针混合液 1.25 μL(引物浓度为 4 μmol / L,探针浓度为 2 μmol / L),质粒DNA 或样品5 μL,反应总体系为20 μL。反应条件为:50 ℃ 2 min;95 ℃ 10 min;95 ℃ 15 s,60 ℃1 min,共40 个循环。每个循环的延伸结束时检测荧光信号。

1.5 实验室间方法的验证

1.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质粒标准品计算拷贝数后进行10 倍系列稀释,以不同稀释倍数(1 × 107、1 × 106、1 × 105、1 × 104及 1 × 103copies / μL)的质粒为模板进行Q-PCR 扩增。以病毒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循环阈值(Ct)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曲线参数合格标准:Slope 在-3 ~ -3.5 之间、R2> 0.99、扩增效率(Eff)为90% ~110%。按下式计算质粒标准品拷贝数。

拷贝数(copies / μL)=(6.02 × 1023)× 10-9(ng / μL)/(DNA length × 2 × 320)

1.5.2 灵敏度 将质粒标准品稀释至1 × 108~1 ×100copies / μL,每个样品检测 3 次。

表1 3 种外源性禽病毒的引物、探针序列Tab.1 Primers and probes of three extraneous avian viruses

1.5.3 特异性 CELO 选择 EDS、MAdV、流感病毒H3N2 及流感病毒B 型为特异性验证对照;EDS 选择CELO、MAdV、流感病毒H3N2 及流感病毒B 型为特异性验证对照;ALV 选择小鼠白血病病毒、流感病毒H3N2 及流感病毒B 型为特异性验证对照。每个样品3 个重复。

1.5.4 重复性 分别对 CELO、EDS 及 ALV 的 1 ×105和 1 × 104copies / μL 质粒进行试验内及试验间的检测,试验重复3 次。计算试验内及试验间拷贝数和Ct 的CV。

1.5.5 病毒污染模拟试验 将CELO、EDS 及ALV分别用PBS 从1 × 100开始进行倍比稀释。取不同浓度梯度的病毒,分别掺入10% H1N1 流感病毒后进行Q-PCR 检测,模拟外源性禽病毒污染。CELO及EDS 掺入流感病毒的浓度梯度均为1 × 10-1~1 × 10-8;ALV 掺入流感病毒的浓度梯度为 1 × 10-1~1 × 10-6。

1.5.6 盲样检测 将CELO、EDS 及ALV 随机掺入H1N1 流感病毒中,发给3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进行外源性禽源病毒检测,共12 个盲样。盲样1 ~4 含CELO;盲样 5 ~ 8 含 EDS;盲样 9 ~ 12 含 ALV。

2 结 果

2.1 CELO 结果显示,4 家实验室的标准曲线参数、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病毒污染模拟试验及盲样检测结果均一致。标准曲线参数Slope 在-3.250 ~-3.495 之间,R2值为 0.993 ~ 1,Eff 为 93.263% ~103.105%,均符合定量检测的要求;灵敏度均达1 ×100copies / μL;特异性仅 CELO 检出,其他病毒均未检出;试验内及试验间的CV 为0.02% ~10.66%,均小于15%;检出CELO 病毒掺入最低检测限均为1 × 10-7,拷贝数为 15 ~ 23.16 copies / μL;盲样 4 均为阳性样品,盲样1 ~3 均为阴性样品。见表2。

2.2 EDS 结果显示,标准曲线参数:4 家实验室Slope 在-3.368 ~ -3.471 之间,R2为 0.997 ~ 1,Eff为94.119% ~98.129%,均符合定量检测要求;灵敏度:方法建立实验室灵敏度为 1 × 101copies / μL,3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灵敏度均为 1 × 100copies / μL;特异性:4 家实验室结果均一致,仅EDS 检出,其他病毒均未检出;重复性:4 家实验室试验内及试验间的CV 为0.09% ~9.83%,均小于10%;病毒污染模拟试验:方法建立实验室及2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检出EDS 病毒掺入最低检测限均为1 × 10-5,拷贝数为 12.7 ~ 73.72 copies / μL,1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检出病毒掺入最低检测限为1 × 10-4,拷贝数为47.98 copies / μL;盲样检测:4 家实验室结果均一致,盲样6 均为阳性样品,盲样5、7 及8 均为阴性样品。见表3。

2.3 ALV 结果显示,标准曲线参数:4 家实验室Slope在-3.325 ~ -3.449 之间,R2为 0.997 ~ 1,Eff 为94.961%~99.876%,均符合定量检测要求;灵敏度:方法建立实验室及2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灵敏度均为1 × 101copies / μL,1 家方法验证室灵敏度为 1 ×100copies / μL;特异性:4 家实验室结果均一致,仅ALV 检出,其他病毒均未检出;重复性:4 家实验室试验内及试验间的CV 为0.00% ~9.63%,均小于10%;病毒污染模拟试验,方法建立实验室及2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检出ALV 掺入最低检测限为1 ×10-4,拷贝数为 12.24 ~ 34.3 copies / μL,1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检出病毒掺入最低检测限为1 × 10-3,拷贝数为 352 copies / μL;盲样检测:4 家实验室结果均一致,盲样11 及12 为阳性样品,盲样9 及10 均为阴性样品。见表4。

表2 CELO 实验室间验证Tab.2 Interlaboratory verification results of CELO

表3 EDS 实验室间验证结果Tab.3 Interlaboratory verification results of EDS

表4 ALV 实验室间验证结果Tab.4 Interlaboratory verification results of ALV

3 讨 论

CELO、EDS 及 ALV 的 Q-PCR 方法验证中,各实验室间在标准曲线参数、特异性、重复性及盲样检测方面均得到一致性结果。标准曲线参数均满足Slope 在-3 ~ -3.5 之间、R2> 0.99、Eff 为 90% ~110%的要求;仅特异性病毒出现扩增曲线,其他病毒无扩增曲线出现;试验内及试验间Ct 和拷贝数的CV 均 < 15%。

在检测EDS 及ALV 方法的灵敏度及病毒污染模拟试验中,实验室间出现不一致的结果。方法建立实验室检测 EDS 的灵敏度为 1 × 101copies / μL,3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灵敏度均为1×100copies /μL;在病毒污染模拟试验中,方法建立实验室及2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检测ALV 最低检测限为1 × 10-4病毒掺入,1 家方法验证实验室为1 × 10-3。不同实验室间出现1 个数量级的差异,提示由于人员操作、仪器精密度等原因造成了不同实验室间方法灵敏度的不同,而实验室间方法验证的意义也在于此,尽可能考察方法的各个环节,并设定合理的检测流程及判定标准。在进行方法的灵敏度限定时,应选择4家实验室均能检出的检测限值作为判定标准。

WHO 及《欧洲药典》9.8 均规定鸡胚培养流感疫苗生产中应进行病毒去除/ 灭活工艺验证,确保无外源性病毒污染的风险。如无法进行病毒去除/ 灭活工艺验证,则需对流感病毒种子批毒种及单价液均进行外源性禽病毒检测,并推荐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如PCR 方法,但未列出特异性引物或探针[12-13]。

中检院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室建立了3 种外源性禽病毒Q-PCR 方法,并从标准曲线参数、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病毒污染模拟试验、盲样检测方面开展实验室间验证,获得了一致性结果,结果表明,3种外源性禽病毒Q-PCR 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可用于流感疫苗毒种外源性禽病毒的快速检测,为该快检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盲样外源性拷贝数
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异机制及疾病预测价值分析
两种方法同步检测大米粉质控样品、盲样中的铅、镉
食源性致病菌混合菌种的分离鉴定
胎儿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与产前超声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混合质控菌种盲样的鉴定分析
外源性防御肽(佰润)对胸腔镜术后气道黏膜修复的影响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实验室病原菌检测能力的自我评估
外源性表达VEGF165b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DNA序列拷贝数变化决定黄瓜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