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团讨、游戏
——幼儿是建构区的实践者

2021-04-24 03:46
好家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幼儿

文 王 洁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是对幼儿的游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因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成为幼儿活动的核心。在幼儿园阶段,从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发展已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游戏品质呢?怎样的活动有利于幼儿游戏品质的培养?在哪些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不同的游戏品质?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模拟、再现和塑造的活动,是一种蕴含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建构游戏在有效发展幼儿的动作、认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会对他们良好品质的磨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园通过建构游戏的组织和开展,以培养幼儿成为建构区的实践者。

一、环境材料支持——创设幼儿感兴趣的建构区,培养探索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探索欲望,幼儿需要兴趣引导才能进入探索的状态。开展建构游戏时,幼儿充满好奇、兴致盎然,自然而然地会投入搭建活动,也会使活动更加持久。我们对大(三)班的建构区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一个小区角调整为建构游戏室,并且和幼儿们一起调整了建构游戏室的布局,将建构游戏室合理地分割成几个区域。

(一)基本材料区

放置足够数量的积木架,并分类摆放了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积木。

(二)大脑加油站

设置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投放了软垫、纱幔,还添置了关于建筑方面的书籍,供幼儿阅读。

(三)设计展示区

购置便于幼儿进行创作、设计的美工桌及涂鸦墙,既便于幼儿设计,又方便幼儿集中讨论和欣赏各自的作品。

(四)辅助材料区

专门开辟一个区域提供幼儿在建构游戏时需要的辅助材料,如城市道路模板、各种建筑物的标志、动物和人物模型等。

(五)作品欣赏区

投放供幼儿欣赏的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由我校建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

我们将第一期建构游戏室的主题定位为“星球”,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努力,具有科幻色彩的建构游戏室已引起幼儿的关注。幼儿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建构游戏室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自主行动支持——合理调整建构游戏的流程,端正游戏态度

在以往的建构游戏中,教师给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后,会让幼儿自主搭建。这看似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其实幼儿的搭建具有随意性,往往活动仅进行几分钟就结束了。只有高水平、有质量的搭建游戏,才能真正发挥游戏的价值。这种有质量的游戏,既要强调游戏要有适宜的情境,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主创意和自由想象,将游戏的权利完全交给幼儿。教师及时调整建构游戏的流程,通过多次探究最终形成了以下搭建活动流程。

团讨:幼儿分组后进行团体讨论,确定本次搭建的主题,并推选出团队领袖,团队领袖负责本次搭建活动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设计:主题确定好后,幼儿进行搭建设计,并将其呈现在设计图上。

确定方向:本组所有的设计图在设计版中进行张贴,由团队领袖带领大家进行讨论,确定搭建的大致方向,并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领取搭建任务。

行动:幼儿各司其职,进行分区搭建,最终形成作品。

评价:幼儿作品形成后,进行游戏评价,由幼儿谈谈对本次搭建活动的想法、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以及后续搭建中的调整方向。

调整流程后我们观察到,这种调整对幼儿制定计划的习惯培养具有特殊意义:不论是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还是规划场地,他们的计划可以在游戏前呈现,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呈现。幼儿在不断搭建中养成了制定计划、遵循计划、完成计划的习惯。通过建构游戏的开展,我们注意到幼儿对持续性的搭建游戏更加感兴趣。例如,在搭建“太空城市”主题时,第一段游戏时间内幼儿没有完成,下一段游戏时间幼儿会继续搭建。幼儿连续搭建了一周,最后的成品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教师也调整了指导策略,着重在搭建游戏中培养他们做计划的意识,他们在组织游戏时就会做出改变,避免了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在取材料和收材料的过程中。调整后的游戏流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他们会把自己看作建筑师,自己会创造城市、创造世界,创造宇宙。

三、师幼、同伴合力支持——关注建构游戏的细节,学习科学建构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建构方法,幼儿就会感觉搭建活动是有趣的、新奇的。科学的建构方法可以让建构游戏变成幼儿不断提升自我的享受过程。高质量的建构游戏就是要让幼儿掌握科学的建构方法。

教师调整过的建构游戏是由一个一个相互关联的环节组成。这些相互关联的环节对幼儿建构活动的呈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教师充分利用游戏的各个环节,利用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行为和游戏中教师的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在建构游戏开始前,幼儿通常面临搭建内容、搭建技巧、搭建范围、搭建同伴的选择等问题,常常会让幼儿不知所措。于是,我们在团体讨论时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养成做事情的计划性。在搭建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与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交流、正确面对自己搭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产生新的创意想法等过程,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提升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关系到游戏开展的效果。面对完成的搭建作品,搭建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对搭建材料、搭建场地的摆放、辅助工具的整理、自己搭建行为的得与失、团队伙伴之间的配合等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四、评价支持——制定新型的游戏评价方式,促进建构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都有游戏评价这一环节,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差异很大。以往,我们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评价或者评优的,如指出谁搭建得好,谁搭建得不错,对其后续的建构游戏的促进意义不大。教师尝试将游戏评价与“反思与解释”的语言活动联系起来,发现评价的结果很不一样。如“反思”环节,教师要求幼儿描述他刚搭建过的物体,说说他喜欢哪一点,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样,评价环节就变成幼儿自己对搭建游戏进行小结,而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在游戏评价中,教师要求幼儿既可以评价自己搭建的作品,也可以评价他人的搭建行为,幼儿的评价反映出他们整个搭建活动的思维过程。这一环节就变成幼儿之间的展示与交流。通过幼儿自己评价,我们了解到有些幼儿不动手或者晚动手,其实是在比较、分析、选择和判断。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幼儿,了解幼儿,走近幼儿。

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在日常活动中,建构游戏往往被简化为单纯的娱乐活动,从而制约了建构游戏的价值的发掘与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对建构游戏进行深入的功能分析,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建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幼儿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