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

2021-04-24 03:47张梦雨
好家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儿童剧肢体国王

文 张梦雨

在婴儿时期,人便学会了用动作、声音去表达自己。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有限,往往会更多地利用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也就是说,在个体沟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肢体语言的发展先于口头语言的发展。

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儿童剧,每学期都会开展两次儿童剧项目活动,每周一和周三下午还会开展儿童剧特色活动。幼儿经常能接触到与表演有关的内容,教师也有大量的机会去观察、记录幼儿在表演活动中的行为。在课题研究阶段,我主动承担起故事表演特色活动的研究工作,每天不定时地观察班级区域小舞台,记录并总结幼儿的行为及表演现状。

一、儿童剧排演中的问题

(一)教师不适宜的介入

幼儿各方面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可能认为幼儿的表演经验不足,所以,时常会在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角色的认知时,出现过度介入的情况,从而剥夺了幼儿创造性表演的自由,也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剧本脱离幼儿的生活

教师为幼儿选择的剧本难度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导致幼儿无法理解剧本内容,只能任由成人“摆布”,同时限制了幼儿的表达。

(三)幼儿肢体语言缺乏丰富性

在儿童剧表演中,由于情感体验有限,导致幼儿在很多时候不能够很好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只能用匮乏的肢体动作反复表达,从而无法传达表演的真正意义。

二、发展幼儿表演能力的相关措施

(一)儿童剧的题材应来源于幼儿和生活

在儿童剧表演活动中,只有表演题材来源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才能对其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才有可能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去展现自己。在大班儿童剧《国王生病了》第一幕的自主排演活动中,幼儿A 采用弯腰蹲地、手捂住肚子、皱着眉头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展现国王生病不舒服的情节;扮演医生的幼儿B 立刻跑上前告诉国王要多运动,一边说一边在原地跑了起来。其他幼儿见状都大笑起来,并在一旁补充道:“还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所以,在表演时,如果幼儿愿意大胆地运用肢体动作来辅助自己的表演,那说明幼儿已经对表演内容非常了解,这个表演是真正属于幼儿的。在选择剧本的问题上,经过讨论,由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相关绘本,并通过自由阅读、集体阅读、亲子阅读的方式寻找适合幼儿的剧本。因为绘本更加贴近幼儿,也更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幼儿进行绘本剧创作。

(二)注重幼儿的观察与体验

观察力是幼儿获取身边事物信息、丰富表象、发现事物间联系的基础,对于幼儿理解剧本、创编剧情、表现自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时,教师就应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多感官参与的观察,引导幼儿发现身边人及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及对自身已有肢体语言的理解,增强其自我表现力。在日常活动中,在让幼儿随时进行观察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相关活动,让幼儿体验各种情境并相互观察同伴在遇到某些情境时的举动。如在表演儿童剧《国王生病了》第一幕前,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幕王子们陪练感觉很累的情节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累的时候会出现的行为。幼儿根据观察与体验,用弯腰单手撑住膝盖,另一只手擦汗的动作来表现这一幕。这样一个肢体语言便是依靠幼儿平时在生活中的情感和感官的体验而表现出的片段。

(三)引导幼儿丰富艺术欣赏体验

幼儿平时很难接触到与艺术表现手段、系统表演能力有关的内容。为了让幼儿的儿童剧表演更精彩,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幼儿接触相关内容,以引导幼儿更好地开展儿童剧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幼儿正确欣赏木偶剧、童话剧、人偶剧、哑剧等艺术作品,让幼儿了解富有较强感染力的语音语调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对于儿童剧表演的作用,让他们在真实体验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每年的儿童剧活动开展前,幼儿园都会邀请木偶剧剧团的演员们来表演等方式拓宽幼儿舞台表演的视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四)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

幼儿善于模仿,会通过模仿来认识世界、表达自己。这里的模仿活动,虽然名为“模仿”,但是强调的是幼儿运用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将特定的对象进行创造的过程。在上述儿童剧排演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分析国王、医生、王子、士兵等角色因不同特征(年龄、性别、身份等)和不同的情绪状态(高兴、担忧、疲惫、生气等)而表现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如绘本中的士兵回答国王的问题时,画面中的士兵是一个单膝着地,双手抱拳的动作。扮演士兵的幼儿在回答国王时,便会根据图画做出相应的动作。而王子在回答国王的问题时,幼儿模仿的是画面中双手握佩剑且低头的动作。由此,我认为幼儿在掌握故事情节与揣摩角色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的身份对于同样动作的表达是不同的,既丰富了幼儿的肢体表达,也帮助他们形成了新的经验。

在儿童剧的排演中可以发现,当幼儿能够自由地运用肢体语言去展现剧情时,他们的脸上是洋溢着笑容的,他们的状态是放松的,因此能够大胆地在舞台上进行展示;当幼儿无法用肢体语言展现剧情时,他们是紧张而小心翼翼的,是被动地表演着从教师处得到的“指令”。幼儿是具有自己独立价值的生命体,不应被动地接受儿童剧的相关知识和表演技能。教师应有技巧地进行引导,让幼儿能在儿童剧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而不能在儿童剧的排练中单纯地要求幼儿记住台词,学会教师设定好的动作和表情。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儿童剧中的肢体语言应当是其身体的真实反应,他们在儿童剧中的体验应该是他们获得甚至是创造新经验的过程。教师应全面考虑道具、音乐、舞美等相关因素的配合,使儿童剧成为促进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创造等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舞台。如何才能将舞台真正地交给幼儿,如何有效地开展“开放式”儿童剧将是我今后思考和学习的方向。

猜你喜欢
儿童剧肢体国王
贪吃的国王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肢体语言
当当吃国王饼
发展与反思—儿童剧的发展路径
国王的死敌
肢体写作漫谈
选儿童剧家长尽量少带个人意愿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