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年生长周期调查实验

2021-04-25 03:14马阿乾静坤李亚梦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桑园西昌主干

赵 亮,刘 浩,李 甜,马阿乾静坤,刘 言,李亚梦,付 强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四川 西昌 615000)

桑树的生长发育除决定于本身的遗传特性外,与生长环境(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养分)以及栽培技术密切关系。研究桑树在西昌地区的年生长发育规律,是进行桑树栽培管理、实现桑园丰产的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供试桑品种为西昌地区嫁接桑常用砧木品种,俗称草桑。试验基地位于西昌市西宁镇高堆村二组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宁试验基地。年降水量1013mm,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相对湿度57%,无霜期270d,日照时数2500h左右。沙壤土,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养分含量如下:有机质0.27%,全氮0.02%,全磷0%,全钾0.07%,pH值7.38。

1.1 栽植密度

采用四川叶桑常用种植规格200cm×60cm×60cm宽窄行错行种植,约870株/667m2;采用果桑常用种植规格300cm×300cm等距种植,约80株/667m2。

1.2 试验方法

四周设保护行,五点取样,叶桑取样10株,果桑取样5株。分别调查干叶年生长量。调查时间:4月15日袋装苗大田定植,4月30日春伐修枝后,开始测量主干高度、根颈直径和整株叶片数。12月30日桑树落叶进入休眠时停止调查。

2 观察结果及分析

2.1 主干伸长情况

气温5℃时桑树打破休眠开始萌动,主干逐渐伸长。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主干进入旺盛生长期,采用2种种植规格的桑树主干伸长量分别占全年生长量的56.44%、54.10%(见图1)。9月后主干伸长速度逐渐放缓,进入缓慢生长期。10月22日果桑种植规格主干高度达到最大值229.2cm,11月24日叶桑种植规格主干高度达到最大值243.5cm。主干高度达到峰值后,由于气温、降水量、桑遗传特性等因素影响,桑树细胞内含水量逐渐减少,原生质黏度逐渐增大,主干高度出现一定程度萎缩。

图1 主干高度生长曲线

2.2 根颈增粗情况

桑树萌动后,根颈逐渐增粗。7~8月采用2种种植规格的桑树根颈增粗量分别占全年生长量的50.67%、49.19%(见图2)。9月后主干增粗速度逐渐放缓,11月24日叶桑种植规格的桑树根颈直径达到最大值3.03cm,12月24日果桑种植规格的桑树根颈直径达到最大值3.3cm。

图2 根颈生长曲线

2.3 叶片生长情况

气温回升到12℃时,开始萌芽生长,因不同年份和不同桑品种,萌芽时间相差10~15d。西昌地区春季桑树发芽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7~8月为桑树叶片旺盛生长期,采用2种种植规格的桑树叶片增长数量分别占全年生长量的57.55%、61.07%(见图3)。9月随着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桑叶长势越来越慢。10月4日2种种植规格的叶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2叶、288叶。10月中旬,气温低于12℃时,叶片开始脱落,断口封闭形成叶痕。12月下旬全株落叶完成。

图3 叶片数量生长曲线

3 结论

根据桑树树干和叶片生长情况,桑树年生长周期如下:从温度变化情况看,气温5℃以上时桑树萌动,枝条和根系伸长增粗;气温12℃时进入萌芽期;气温20℃时进入旺盛生长期;气温低于12℃时逐渐进入休眠期。从时间上看,西昌地区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萌芽期;5月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7月初至8月底进入旺盛生长期;9月生长速度放缓,进入缓慢生长期;10月中旬开始落叶;11月中旬逐渐进入休眠期,详见表1。

表1 西昌地区桑树年生长周期

4 建议

通过对西昌地区桑树年生长周期观测分析,桑树耐旱、耐涝、耐瘠薄,但要实现桑园丰产,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运用显得十分重要。

4.1 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桑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

早春季节桑树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液冰点升高,若出现气温回升后再遇春寒,桑树嫩叶易遭受冻害,西昌地区昼夜温差大,早春季节应做好防冻措施。夏秋两季气温升高,桑树长势旺盛,对水分和养分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凉山多山地,安宁河流域多平坝,夏秋两季应注意抗旱防涝。

4.2 有效的水肥管理能提高桑树叶果产量和品质,并延长桑树有效生长期

结合西部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少的现状,推荐使用“2次土壤施肥+2次叶面施肥”的简化施肥技术。发芽期前(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施冬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添加复合肥,果桑施用果树专用肥。盛投产桑园施肥量为埋施油枯100kg/667m2及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40kg/667m2;旺盛生长期来临前,5月底至6月初施用高氮型复合肥,施肥量为40kg/667m2;旺盛生长期7月初,叶面喷施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和0.3%硼砂溶液;秋季叶片成熟,叶面喷施0.5%尿素。

4.3 试验点为新植桑园,全年未发现明显病虫危害

凉山蚕桑主产区宁南、德昌、普格等地主要虫害为桑螟虫、桑粉虱、桑蓟马,病害以桑褐斑病为主。防治策略为“强冬管、抓两头、防中间”。“强冬管”是指在年底桑树脱叶休眠之后,年初桑树萌芽成长之前,综合运用修剪枝条、清园消毒、施用冬肥、深翻土壤、起厢开沟等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农业防治的过程。主要措施为:剪除细弱枝、病虫枝、下垂枝、过密枝和位置不当的枝条,促进桑树养分集中供给,改善桑园通风透光条件。清理残枝、枯枝、落叶、杂草,并带出桑园销毁;20%石灰浆+石硫合剂刷白树干;翻耕桑园表土,翻耕深度10cm,促进桑树根系发育,并减少桑园越冬病虫源;施用冬肥,开挖厢沟围沟,为桑树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桑树抗虫抗病能力。“抓两头”是指科学合理精准施用“开园药”和“封园药”。“开园药”是指在桑树冬芽转青膨芽但尚未开芽时,为消杀本地区主要病虫害而施用的化学农药。“封园药”是指在晚秋蚕上蔟后立即对桑园及其周边杂树立体喷药。“开园药”主要防治越冬大龄虫,“封园药”主要减少病源和虫口密度。“防中间”是指在桑叶投产和桑树挂果期间,运用色板诱杀、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的过程。

4.4 科学除草为桑树提供良好生长条件

萌芽期后,随着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杂草生长迅速,与桑树种间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控草有利于桑树水分、光照、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

4.4.1 地膜覆盖技术 在年初桑芽脱苞前,对桑园及其四周进行地膜全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和防治桑园病虫害发生。

4.4.2 中耕除草技术 运用机械中耕或人工中耕及时防除杂草。优点:针对性强,干净彻底,技术简单。缺点:人工中耕的方法落后,工作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机械中耕的灵活性不高,一般只能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块进行。

4.4.3 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具有除草及时、效果好、劳动强度轻、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施药时要注意选用无残留的除草剂。除草剂施用的错误,会导致桑树出现腋芽簇生、桑枝呈簇生状、叶片缩小黄化失绿、叶片质地粗糙僵硬的中毒症状。桑树出现药害后,要尽快剪除被污染枝叶,立即连续多次浇水,快速降低药液浓度,及时施用P、K肥,改善桑树营养状态,减轻药害。

4.4.4 生物除草技术 科学的桑园间作或林下养禽,可改善土壤肥力,有效清除杂草,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桑园收益。

猜你喜欢
桑园西昌主干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矮砧密植苹果园动态修剪效果好
家乡的桑园
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How might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employees affect 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九年级英语期末测试题(一)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