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语文课堂互动学习探究

2021-04-25 14:08杨家兴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8期
关键词:互动学习移动终端语文课堂

杨家兴

摘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学习得以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从课前导学设计、课堂氛围营造、互动学习组织、在线学习检测等多个方面对移动终端在语文课堂互动学习中的运用方法展开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同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终端  语文课堂  互动学习

开展互动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促使学生通过自学获得语文思维和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而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借助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沟通互动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上的对话交流,使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一、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学习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终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方面,应用Android、IOS等各种移动终端的操作平台,能够将语文学习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沟通平台。从学生主体角度来看,他们大多对移动终端保持着强烈好奇心,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依据终端上学生的反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通过在线学习,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科学引导,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学习模式,能够使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得到转变,引导师生转变思想,使教师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在语文课堂上运用该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得到发展,促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移动终端在语文课堂互动学习中的运用

(一)课前导学设计

运用移动终端,能够将语文课堂互动学习提前,引导学生在课前加强语文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围绕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线讨论和交流,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得到保障。例如,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内容时,课堂时间有限,难以给予学生足够时间使其对这首儿童诗产生深刻的学习体会。教师结合儿童诗中包含的丰富知识,可以设计利用北极星、太阳、大树等天然指南针寻路的任务,由学生在课前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并围绕这些知识加强沟通,从中感悟自然的力量和神秘。在课前安排学生自主接受科普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体会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培养其思考能力t观察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则能围绕自身经历开展对话,进一步把握课文生动、形象的文字内容,在得到语言积累的同时,轻松完成重难点知识学习。

(二)课堂氛围营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保持良好对话沟通状态。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面对复杂知识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借助移动终端来展示课文背景图片或影视资料,能够起到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会,能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移动终端播放圆明园毁灭前后的照片和3D复原视频等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获得强烈刺激,意识到火烧圆明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在学生的得到调动后,教师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提出“是什么导致圆明园毁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围绕课文重点问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加强,为后续开展互动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三)互动学习组织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还要利用移动终端组织学生加强互动学习,以便通过合作沟通解决学习问题,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合作探究精神。例如,在学习课文《找春天》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组讨论“春天是怎样来临的”。借助移动终端,学生可以各自搜索资料,并在终端上分享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视频,感受不同春天情境的特点。围绕找春天的主题,各小组可以进一步沟通交流,提出各自学习方案。借助移动终端,各小组能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评选出最能体现“春天是怎样来临”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互动,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加强思维碰撞,实现眼界开阔和思维发展,继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培养。在互动学习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布置不同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对话和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对学习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让学生保持较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全面掌握学习内容。

(四)在线学习检测

借助移动终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在线检测,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促使学生互动学习效果得到改善。例如,在完成《丑小鴨》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在移动终端绘制鱼骨图,要求学生完成“地点”“遭遇”“心情”“做法”四个要素的填写,确认学生能否顺利凝练丑小鸭的经历。如果学生能够把握相应关键词,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能够理清思路,清晰表达。结合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分别完成丑小鸭在“家里”“树林”“湖边”“湖面”四个地点的经历提炼。在学生无法顺利完成相关要素填写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移动终端与其他同学互动,对之前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巩固,掌握课文生字词和主要内容。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也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同学处获得启发,对自我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调节。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在线检测将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加以汇总,有针对性地加强课文内容讲解,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五)课后拓展延伸

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上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完成大量知识和素材的积累,才能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语文应用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利用移动终端实现课后拓展延伸,能够为学生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互动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能够通过课后合作探究完成多文本阅读、学习和思考,在交流中提升表达和应用等能力。例如,在完成《盘古开天地》内容的学习后,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好奇心已经得到了调动,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布置“谈一谈你知道的创世神话”的学习任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可以在课后完成相关资料搜集,并借助移动终端谈论各种古代神话故事,积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在线提供指导,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学生完成大量语文素材积累后,教师也可以在线指导学生完成仿写,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扩写,培养其创作能力。最后,在终端上观摩各自作品,加强交流分享,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移动终端能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互动沟通的平台,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互动学习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科学运用移动终端,合理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过程设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学习过程中来,发展思维能力,使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莉,梁守燕,魏风云.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637.

[2]王君莲.移动学习设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167.

[3]刘天有.探析移动终端平台下的小学语文混合学习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9(21):124125.

猜你喜欢
互动学习移动终端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