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山上》:周恩来曾亲自修改歌词

2021-04-25 17:19
新传奇 2021年15期
关键词:金山首歌毛主席

周恩来提议,能不能把末尾一句改成“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走向”改为“走在”,“天堂”改为“大道上”,周恩来仅改动几个字,便把时代背景都交代清楚了,使歌曲一下具有了现实意义,歌曲立意也得到了升华。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3月28日,为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日喀则市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南木林县第二幼儿园的师生们高唱红歌《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家喻户晓的歌已经被传唱了60多年,如今仍然是百听不厌、常听常新。你知道这首歌是如何写出来的吗?它背后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北京的“金山”从何而来

《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源自西藏,我们在尾句听到的“巴扎嘿”,正是藏语里的常用词语。

2009年,首唱者常留柱回忆了这首歌的创作经历。20世纪60年代,26岁的常留柱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远赴西藏支边。一次偶然的机会,外出采风的他从一个叫扎西的藏族老艺人那里,听到了西藏一首古老的祝酒歌。这首歌原本是经常在当地的宗教仪式中演唱的,但老艺人却别出心裁,编进了新词。老艺人给这首歌重新取名为《北京的金山上》,以此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深情厚谊,这首歌的雏形就是这样来的。

也许你要问:“北京哪来的金山呢?”原来,藏族是一个尊重大山、高山的民族。在藏民心中,雪山永远是崇高且吉祥的。因此,藏民们将一座座高山尊为“神山”。他们认为毛主席居住的北京城,一定有着比他们敬仰的雪山更高大庄严的山,那就是金山。

常留柱从老艺人那里听了这首祝酒歌后,心情非常激动。他邀请作曲家马倬一起,对这首歌进行了改编,并谱写了汉语歌词。每年春节慰问演出或到藏民家里去贺喜,常留柱都会唱这首歌,受到了藏族同胞们的热烈欢迎。常留柱也因此成了这首歌名副其实的首唱者。

与周恩来的一段有趣对话

1964年11月,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在北京隆重举行。6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将各自民族的优秀节目拿到舞台上尽情展现,《北京的金山上》也光荣入选。

但按照规定,这次演出必须全部由业余演员参加。那么,该到哪里去找适合演唱这首歌的业余歌手呢?在西藏昌都地区,一个名叫雍西的年轻姑娘引起了马倬和常留柱的注意。

当时,18岁的雍西是一名缝纫工人,但极具音乐天赋。雍西虽然是藏族人,但她的汉语说得很好。更难得的是,她音域宽广、嗓音甜美、非常适合演唱这首歌。因此,马倬和常留柱决定把这首歌交给她唱。

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雍西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博得满堂彩。谢幕时,领导上台和演员一一握手。据《党史纵览》杂志记载,当周恩来走到雍西面前的时候,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你唱得很好。”周恩来说。

“总理,我唱得不好。”雍西有些拘谨地回答。

“好就是好嘛!”周恩来爽朗地说。

这时,毛泽东也高兴地对雍西说:“唱得好,你是跟谁学唱歌的?”雍西想也没想就回答:“是跟大喇叭学的。”

毛泽东没听明白就又问了一句:“你跟谁学的?”看到雍西没听懂,周恩来便给雍西“翻译”:“主席问,是不是你们西藏树上挂的那种大喇叭?”雍西点头回答:“是挂在大树上的高音喇叭。”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周恩来表示,这首歌写得好,就是最后一句“我们迈步走向社会主义幸福的天堂”有些迷信色彩。

周恩来亲自修改歌词

当晚11点,代表团都已回到旅社,雍西突然接到了周恩来的电话。电话中,周恩来再次提出最后这一句能不能改一下。大家一听总理要改歌词,立即行动起来,不过一时都想不到更合适的表述。代表团团长和带队老师很着急,一夜没休息好。

没想到第二天,周恩来又打来电话。他提议,能不能把末尾一句改成“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大家琢磨了一下,立马兴奋起来。“走向”改为“走在”,“天堂”改为“大道上”,周恩来仅改动几个字,便把时代背景都交代清楚了,使歌曲一下具有了现实意义,歌曲立意也得到了升华。

“周恩来改歌词”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段佳话,而这首经过修改的《北京的金山上》,也改变了雍西的人生轨迹。

这首歌也对雍西的女儿韩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第一张专辑中,她就选择翻唱《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意义深远的歌。

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歌还经历了第二次改编。1972年,为了展现新时期各民族艺术的新成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赴西藏进行藏歌录制。这一次,为了更直接表达藏民对毛主席以及对党的爱戴之情,馬倬把原来的前两句直接改为:“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由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来演唱。才旦卓玛觉得歌词表达的感情还不够浓烈,在反复思考后,建议马倬再加进去一段歌词:“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翻身农奴斗志昂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颂歌献给毛主席,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

简短而又朴素的语言,最直接表达出了百万翻身农奴对毛主席以及对党的无比热爱之情,歌曲旋律简洁明快、郎朗上口。才旦卓玛凭借清亮的嗓音和朴素真挚的情感,完美演绎了《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后,很快引起了巨大反响。直到今天,这首歌依然是西藏地区音乐的一种代表和象征。

其实,在百年中共历史上,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毛泽东也曾对文艺作品进行过“点睛式”修改。比如大家熟悉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的“新”就是由毛泽东加上的。

这首歌的原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但毛泽东听后觉得不妥:“中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成立才几十年。怎么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

随后,毛泽东就加上了一个“新”字。自此,这首歌就改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走进了中小学生的音乐课课堂,成为与中共历史相伴的经典之作。

今天,《北京的金山上》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已是传世精品。而它们之所以“精”,是因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都不断“精益求精”。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

当下和未来,要打造出经典的文艺作品,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依旧必不可少。

(《北京日报》等)

猜你喜欢
金山首歌毛主席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如果还有明天
我们紧跟毛主席
李庄家青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