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1-04-26 14:07贾建新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构建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培养目标缺乏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较薄弱、实践教学环节不尽合理等。应从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工商管理专业1998年就被正式列入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20多年来,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越来越多,每年为社会输送众多的毕业生,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很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发展战略,在当前重视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升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构建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非常迫切的重要任务。

一、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8年教育部颁布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工商管理类本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提出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标准》中规定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理论和实践创新”。可以看出,这个标准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又要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精神和素养,也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统一,推进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创新。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分为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中都特别强调责任感,在专业素质中明确要求要“具备发现组织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掌握创业创新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解决组织的管理问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要求。以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即使实践环节也仅仅从适应普通岗位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的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大学学习和专业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继续奋力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重大国家战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人才是关键。为此,必须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加快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具备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服务国家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把培养创新创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对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人才。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人片面地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学生的一般实践活动比如学生科研和学生竞赛,片面地认为创业就是开店办公司,还未能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提升。

(二)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和关键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大同小异,表述相差无几,内容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认真思考如何突出应用性,如何体现差异化,如何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导致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需要。培养的学生往往理论水平不如重點大学的学生,而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又弱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三)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设计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注意力大都还局限在开设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缺乏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适应工商管理专业并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系统设计。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设计上,课程基本上都各自为政,创新创业教育也就局限在各个单独的课程中,尚未形成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课程群,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与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较薄弱

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担任专任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真正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很缺乏。近年来,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有了较大提高,接收了不少高校毕业的博士充实到了专业教师队伍,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也普遍都缺少在企业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经历,理论和实践脱节,对如何创业也没有切身的体验,这应该是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共同存在的问题。

(五)实践教学环节不尽合理

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已成为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所占的课时比重也越来越大。实践教学环节既有依托理论课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也有独立设置的专业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各类竞赛、大学生科研项目等。但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还缺乏系统谋划和设计,依托理论课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在学时分配、教材、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还相对缺乏严谨性,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也缺少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契合度还不高,难以实现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非常重要,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扭转和纠正对创新创业的一些片面和不正确的认识,防止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形式化和运动化,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引导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轨道上来,使创新创业教育回归到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本质。

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把创新创业作为自己回报国家和社会的人生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动机。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时要很好地解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二)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至關重要,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方法等具有战略引导作用。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相区别,错位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目标定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国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相适应,着眼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又要与应用型的特点相适应,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态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行为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动态复杂的环境,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相应的师资做保证,这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比较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不足。因此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校内和校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多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采用调研、兼职、挂职能多种形式深入企业管理一线,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广开渠道,把企业和社会上有创新创业经验和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管理者和创新创业导师聘请到学校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可以采用开设讲座、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同时还要加强和国内外同类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教师讲学、进修,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等途径,相互借鉴,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把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专业特色,打造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此,首先要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创新创业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如创业管理、企业策划、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等课程;第二,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和创业知识的传授,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形式,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他们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竞赛、活动和科研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和创业导师担任指导教师。

(五)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比重,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结构清晰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加大应用型课程中实验实训学时所占的比重,通过上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若干门单独的实验实训课程,比如企业经营模拟、创意实践模拟、项目策划模拟、沙盘模拟实训等课程,通过在实验室和机房的模拟实践,使学生对现实的创业项目、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够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提升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第三,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直接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历练和体验,也可以通过企业导师辅导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加以体会和领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10).

[3]蔚燕舞,雷军莉,李涛.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8(06).

[4]卜妙玲.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05).

[5]朱晋伟,谢玉梅,王杨阳.中外协同培养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的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5(09).

[6]吴志兴.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思路与措施[J].高教论坛,2020(05).

[7]许志超.商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G校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09).

〔本文系2018年嘉兴学院校级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02CD1904-5-B31807)研究成果〕

(贾建新,嘉兴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构建
创建《数控自动编程》优质核心课程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