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克肟

2021-04-27 06:35胡小明高先明陈泰辉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光头孢光度

胡小明,高先明,于 洋,陈泰辉

(1.平顶山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2.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头孢克肟属于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菌具有广泛抗性,主要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具有抗菌性[1],可以抑制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布兰汉氏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霉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感染[2],主要用于治疗尿道、呼吸道感染,胆囊炎、猩红热、中耳炎、副鼻窦炎等疾病[3],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目前,头孢克肟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4-5]、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6]、近红外光谱分析法[7-8]、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等.荷移分光光度法[11]由于其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在药物含量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以甲基红作为电子受体,头孢克肟作为电子供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测试手段,利用头孢克肟和甲基红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建立了快速测定头孢克肟含量的电荷转移光度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23N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CPA225D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0.35 g/L头孢克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乙醇溶液:精确称取头孢克肟标准品0.087 5 g,用适量无水乙醇全部溶解后转移至250 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定容;1.0×10-3mol/L甲基红(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醇溶液:准确称取 0.067 3 g甲基红粉末于烧杯中,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后,定容至250 mL容量瓶中.上述溶液均置于4 ℃的冰箱中备用.实验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准确移取适量头孢克肟工作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1.0×10-3mol/L甲基红溶液3.0 mL,用反应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于35 ℃条件下反应10 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1 cm石英比色皿在波长525 nm处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按照实验方法,利用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蒸馏水为参比,在400~700 nm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绘制吸收光谱,见图1.

由图1可知:头孢克肟在400~700 nm范围内几乎没有吸收;甲基红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34 nm.加入头孢克肟后,反应体系在434 nm处的吸收峰消失,在525 nm处出现新的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91 nm,说明甲基红和头孢克肟发生了络合反应,生成了一种更加稳定的新物质.笔者选取525 nm作为测定波长.

1—头孢克肟;2—甲基红;3—荷移络合物.

2.2 溶剂的选择

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溶液,选用蒸馏水、甲醇、乙醇、丙酮、乙二醇作为反应溶剂,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525 nm处测定络合体系的吸光度,考查反应溶剂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用蒸馏水作为溶剂时体系的吸光度最大并且稳定.故笔者选择二次蒸馏水作为头孢克肟-甲基红溶液反应体系的溶剂.

表1 不同溶剂下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2.3 甲基红用量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溶液,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改变甲基红的用量,考查甲基红的用量对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当甲基红的用量为3.0 mL时,体系吸光度最大,随着甲基红用量的增加,吸光度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随着甲基红用量的增加,络合反应终止,背景吸光度增大,反应的灵敏度降低.笔者选用甲基红用量为3.0 mL.

图2 甲基红用量的影响

2.4 反应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溶液,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改变反应温度,考查反应温度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络合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在35 ℃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加温度,头孢克肟的活性下降,体系的吸光度逐渐下降.笔者选取35 ℃作为反应温度.

图3 反应温度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溶液,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改变反应时间,考查反应时间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4.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进行到10 min时,吸光度达到最大,随后2 h内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笔者选择反应时间为10 min.

图4 反应时间的影响

2.5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溶液,以试剂空白为参比,选用OP-10、聚乙二醇、SDBS、吐温80、CTMAB作为表面活性剂,考查表面活性剂对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结果发现,添加表面活性剂后吸光度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表面活性剂对络合反应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笔者选择不使用表面活性剂.

表2 表面活性剂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2.6 络合物的络合比

应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来测定络合物的组成,保持溶液中头孢克肟和甲基红的总浓度(C总)不变,连续改变溶液中头孢克肟浓度(C1)和甲基红浓度(C2),按实验方法在525 nm处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计算反应络合物的络合比,结果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该反应体系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1.

图5 络合物的络合比

2.7 工作曲线、检出限与精密度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溶液,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分别改变头孢克肟工作溶液加入量,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如图6所示.结果表明,头孢克肟在0.6~2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8 1c+0.052 8(mg/L),线性相关系数r=0.988 6.

图6 反应体系的标准工作曲线

根据实验方法,平行测定试剂空白溶液11次,计算标准偏差,按照3倍的标准偏差计算出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39 mg/L;根据实验方法,平行配制6份头孢克肟含量为8.0 mg/L的反应体系,测定体系的吸光度,计算出相对标准偏差为1.43 %.

2.8 样品含量分析

取头孢克肟片剂5片(标示量为100 mg/片),用研钵研碎、混匀并准确称量相当于原药100 mg的量,用无水乙醇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定容在250 mL的容量瓶中,作为样品溶液.按照实验方法,准确移取1 mL的样品溶液,测定药物中头孢克肟的含量.同时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RSD=1.43%).

表3 样品中头孢克肟的测定结果

3 结 论

利用头孢克肟与甲基红发生荷移反应的原理,建立了测定药物中头孢克肟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考查了最佳反应条件,测定了药片中头孢克肟的含量.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头孢克肟含量的快速测定.

猜你喜欢
分光头孢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皎皎月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铜检出限测量结果评定报告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头孢不能混着用
氢化物变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饮料中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