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导因“第一学历”遭学生嫌弃

2021-04-28 15:5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博导非全日制学历

2021年10月初,有一位自称就读于985高校、成绩已达到保研标准的大四学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因为想保送外校的研究生,所以查了一些北大博导的学历,以便选择心仪的导师,结果看到“有些博导本科还是某某学院毕业的,瞬间不想跟了”。同时,该学生还吐槽道:“教书育人不是儿戏,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

10月11日,“如何看待北大博导因‘第一学历’遭学生嫌弃?‘第一学历’的偏见该如何扭转?”的话题在知乎引发热议。实际上,有过求职经验的人可能会知道,相关的用人单位可能会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甚至必须毕业于985、211大学。然而前不久,教育部已明确回复网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的‘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多维解读

“第一学历”不应重于学历

“第一学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考后所最先完成的学历,是大多数人人生的前18年努力的结晶。然而,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一个人的人生并不是只有18年,很多人在完成专科或本科的学习后,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如果目光所及仅仅只有“第一学历”,忽视了日后的努力以及整体的学历,是鼠目寸光的行为。

要知道,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需要六门科目的总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进入名校。然而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是越来越专精于某一领域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一领域也会越来越具体。我们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也与我们在高考之后所研究的具体领域相关。认为体现综合学习能力的“第一学历”比专精学习的“第二学历”“第三学历”更重要,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位导师在高考的战场上并不是很多人眼中的精英,但在他之后的人生中却向所有人证明了,在他所专攻的领域里他是绝对的强者,那么我们更应该看重的便是这位导师的整体学历,而不是拘泥于他看似不出挑的“第一学历”。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看事物要全面,一叶障目的故事也是我们从小所熟知的,但是仍有人陷入了以偏概全的“唯第一学历论”。人的生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我们不能用“第一学历”圈死自己,更不能用其去绑架他人。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学历,让自己的能力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破概念易,解心结难

盡管官方并不认可“第一学历”这一概念,但“第一学历”在现实中早已被心照不宣地奉行许久,而且已经形成了一条真实而荒诞的鄙视链。“第一学历”光鲜就一定优秀吗?未必。高考分数只能代表学生在高考选拔中的水平,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学习,他们的能力发展得怎么样,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牌子。事实上,“第一学历”崇拜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供大于需的买方市场,人为设置门槛、抬高选人标尺,导致“第一学历论”甚嚣尘上。

看看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社会精英、能人才俊,并非所有人都有耀眼的“第一学历”。但很多“第一学历”并不亮眼而能力强的学生,却在用人单位的“有色眼镜”之下,失去了“敲门砖”和“入场券”,被扼杀了人生的诸多可能性。当然,用人单位甚至社会对于“第一学历”的迷信,也并非毫无来由。随着大学扩招,一些高校的办学质量屡屡被人质疑,特别是一些非全日制教育中的种种乱象,也给人留下了“注水”“混文凭”的印象;而研究生、博士生的大幅扩招,也使其失去了以往的光环。因此,要打破“唯学历论”,非全日制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就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历的含金量和说服力。同时,还要千方百计扩宽就业渠道,让更多出身普通的学生有机会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用实际效果打破“第一学历”的迷思。走出学历迷思,虽然任重道远,但这种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价值理想,值得全社会去努力追寻。

猜你喜欢
博导非全日制学历
超过用工时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发“福”字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画与理
圣彼得堡的“博导”
“美女学神”刘明侦:90后博导院长炼成记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