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高标 师者楷模

2021-04-28 17:37郭伟清胡正佩
江西教育A 2021年3期
关键词:井冈山育人大学

郭伟清 胡正佩

在红色和绿色辉映的井冈红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大学老师,他辛勤耕耘育人田地30余载仍退而不休,不改育人初心,只求烛照他人;他自言“一辈子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几十年如一日,用责任和爱心浇灌莘莘学子;他没有当过“官”,但几十年来“兼职”不少。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就是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段冬生。

段冬生1983年从江西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便扎根吉安师专(后并入井冈山大学),执教30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本应于2017年12月份退休的他,仍舍不下三尺讲台,2018年应学校聘请,毅然重执教鞭。2019年底,段冬生卸下教职,仍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委成员和外语协会指导教师。

课比天大,打造优质课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在段冬生心中,课比天大,他始终把教好书放在第一位。

在井冈山大学工作的三十多年里,段冬生主动接受各种教育教学任务,从来不讲条件,从来没有怨言。他前后承担了英语听说读写、翻译、英汉对比研究、英美报刊选读、英语文体学等14门课程的教学,门类之多、任务之重、事务之杂,都是一般人难以承担的。正因为如此,在不少同事眼中,段冬生简直是个“教学狂人”。

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负责人说:“每年新学期开学分配教学任务时,对于公共课程和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每次段冬生老师都挺身而出,主动揽下。”

对于揽下的这些“活儿”,教师几乎无法从中获得收益,辛辛苦苦一个学期下来,可能还不如在核心刊物上发一篇论文来得实在。但段冬生坚定地说:“育人无小事,学生的成长成才永远大于教师个人的得失。”

段冬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珍惜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段老师上课从未迟到、早退,在每堂课上把每个知识点都讲解得详细,一个词的不同含义与用法、一个句式的不同表述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节课下来,我们都收获满满。段老师对待课堂极度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段冬生的学生、毕业后在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任教的习剑平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段冬生笃信“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因此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堂讲授,抑或是课后辅导和批改作业,他始终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往往为准备一节课而花费几个小时熟悉教材、翻查字典、查找资料。

段冬生的学生王伟玲回忆:“那时候没有PPT,段老师就用毛笔把范文抄在纸上,悬挂在黑板上,逐一分析讲解。我们一边欣赏他漂亮的书法,一邊接受英语写作指导。这种奇妙的课堂氛围,真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让我们个个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爱字当头,护航学生成长

在一般老师的眼中,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处理很多烦琐的事务,压力大、责任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段冬生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时间加起来有30多年,贯穿整个教学生涯。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以育人为先,凡事要考虑学生多一些,考虑自己少一些”,段冬生说,“当了几十年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搭进去了”。对于段冬生来说,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得操心,因此,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到寝室里、教室里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成了他的必修课。

在学生眼中,段冬生老师总是那么温和儒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习剑平回忆:“我从未见过段老师发火和骂人,他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言传身教。段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让犯错的同学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这让育人效果更持久、更有效。”

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熟悉班里的每位学生,段冬生总是积极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1997级英语本科班毕业生朱尖回忆:“我们读大学时的一个假期,班上同学相约去庐山游玩。由于是首次集体远行,大伙颇有顾虑。段老师听闻,立即表示他也一起去。”旅途中,同学们放飞自我,尽情玩耍,而段冬生一路相随,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并时刻提醒和注意学生的安全。融入、同行、陪伴、身教,段冬生就是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对于“问题”学生,段冬生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耐心倾听这些学生的心里话,循循善诱,用鲜活的事例和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对他们进行开导与鼓励,使他们走上正途。

淡泊名利,坚定教者初心

几十年来,段冬生淡泊名利,勤恳工作,自进入井冈山大学,就没有离开过这方天地。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很多“孔雀东南飞”的机会,但他没有随大流,而是选择扎根本地高校。

段冬生的同事尹根德回忆,20世纪90年代,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远高于内地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由此导致内地许多高校的英语人才流入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当时的吉安师专也不例外。有段时间,吉安师专英语系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副教授都纷纷去往沿海发展,使得当时的吉安师专英语系师资大受影响。那时,段冬生也受到沿海城市高校和重点中学的邀请,但淡泊名利、顾全大局的他一一婉言谢绝,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片红土地上。

在同事和学生的印象中,段冬生总是有求必应,从不讲条件和报酬。“有困难,找老段”这句调侃的话,不仅是对段冬生工作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褒扬。

段冬生没有当过“官”,但几十年中“兼职”却不少。他除了当班主任以外,还当过教研室主任、外教合作教师、学校督导组成员、学校外语协会指导教师。朱景华老师说:“段老师总是主动干分外的事,学院的宣传册、画册,他都积极参与设计制作。前些年,由于没有电脑割字,学院很多横幅上的字都是出自段老师之手。他的书法就像电脑打印出来的一样,令人惊叹。”除此之外,段冬生从1991年开始,就一直义务担任学校外语协会的指导老师,学校“英语角”每周的口语交流活动,他经常会去参加和指导,并且坚持了几十年。

直到退休时,段冬生还只是副教授。尽管他谦虚地归结为自己科研能力不足,但是在他曾经的学生、如今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事黎小秀看来,段冬生老师在英语翻译上的造诣是非常深厚的,在学院老师当中有口皆碑。许多夹杂着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的专业著作,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段冬生总能翻译得精准到位,让人信服。在不少老师看来,段老师没有评上教授,那是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教学和育人上。对此,段冬生表示自己并不后悔。

段冬生对待教学有一种近乎固执的执着,任何事情也阻挡不了他上课的步伐,他认为这是一种义务,更是他坚持的信念。2016年国庆节时,他坐别人的摩托车发生事故,车辆侧翻,他脚部严重受伤,行走困难。即便如此,段冬生依然没有向学校请过一天假。受伤的那段时间,为了上课,他拄着双拐,让妻子帮忙拿着授课电脑和一个小板凳,二人相伴缓慢前行,向着课堂进发。

段冬生说,自己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所做的皆为平凡事,但他全心全意地做着这些平凡事,几十年从不懈怠。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时,他的回答很简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人的责任。当一个对得起学生、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是我的初心。”信念不改,初心不忘。朴实的话语,映出一颗赤诚的心。

衣着朴素、体格精瘦、满头银丝,段冬生是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但平凡的背后绝不平庸,他以敬业、博学、务实、富有爱心的品质,塑造了育人高标、师者楷模的高大形象。◆(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

猜你喜欢
井冈山育人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井冈山诗五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井冈山抒怀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