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电液一体化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

2021-04-28 12:30袁晓明郭锐朱轩
科技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袁晓明 郭锐 朱轩

摘 要: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体系是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研究生培养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将成为主要趋势。针对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实际情况,探索机电液一体化专业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交叉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电液一体化;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人才的层次和素质已逐渐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研究生教育更是培育一流人才的重要一环。交叉学科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的壁垒,是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从学科范式向交叉学科范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上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在交叉学科体系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美国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上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各高校成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认可并授予交叉学科学位,使研究生培养更加灵活,有效且系统地针对交叉学科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1-4]。英国从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并通过财政拨款保障科研基金,此外,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开设诸多交叉学科课程,有力地支撑研究者和学生跨学科的合作研究[5-6]。在日本,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学科交叉教学,鼓励各高校、研究机构组建“连携大学院”,实行联合授课,充分发挥各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促进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7-8]。

发达国家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具有较长的历史,也形成了各自特色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其共性在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为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并取得实效。

国内大学在吸纳国外大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首先,国内大学已充分认识到对研究生进行交叉学科培养的重要性。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单一学科的传统培养模式导致的知识面不宽、视野不够开阔制约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次,国内各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上的各种措施,如着手建立交叉学科研究院、设置交叉学科专业、鼓励考生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对交叉学科项目设立专项资金等,都已取得显著成效[9-10]。

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思路尚未明确

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缺少政策扶持;其次,各高校也都在各自进行试点探索,大多都在某些培养环节中做一些改进与调整,未能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体制上做出改革,在专业设置上仍延续之前的体系,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学科专业口径窄、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尚未形成明确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思路,也未能建立切合社会需要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推进的局面[11-12]。

(二)现有传统单一学科壁垒难以打破

交叉学科的关键是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横向”交流与融合,从而寻求在原有学科层面的突破,但实际操作层面上,传统的院、系划分使得交叉学科培养难以真正做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多数人还是习惯在单一学科上进行“纵向”式的研究,对交叉学科缺少普遍的认同感,没有形成系统的观念,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缺少顶层设计[13]。此外,由于得不到普遍認同和支持,加上交叉学科项目本身难度高、复杂性强,院系出于对研究风险的考虑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小,使得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缺乏重要的科研资金支持。

(三)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交叉学科研究离不开团队协作,部分交叉学科研究生缺乏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他们课题研究中投入的精力较为有限,在创新性观点的发现与提出上存在天然不足。同时,现有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亦不完善,现有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忽视对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14-15]。此外,在交叉学科师资方面也面临导师学术视野和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三、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

目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二是交叉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简单讲,就是如何培养和如何培养好这两个问题。

(一)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课程依赖模式、项目依托模式、机构依附模式。

课程模式将多学科课程统一安排,较其他两种模式更为简便易行,是交叉学科培养的初级形式,可打破专业间的壁垒,使学生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并借此培养创新思维,但缺少系统性和有效融合;项目模式是由学校支持设立交叉培养项目,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课题资源,由于很多项目自身学科交叉的性质,研究生在参与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接受学科交叉式的培养和训练;机构模式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借助学科互补和平台共享的优势,培养体系更具有完整性与系统性。

考虑当前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实际情况,以机电液控一体化培养为开展对象,采用项目模式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以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为重点,同时需要电子学、机械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液压伺服比例控制等多学科融合。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让研究生作为项目参与人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一个学科跨度大的科研项目,其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学科交叉和培养的过程。

(二)交叉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提升交叉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可从培养学术志向、加大科研支持、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入手。

学术志向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源动力。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复杂,研究生若自身储备不足,在学术科研中将面临困难和挑战,而学术志向是其克服困难、赢得挑战的精神支撑。高校应做好引导工作,让研究生在科研进阶的道路中汲取成就感。

学校在科研上的投入将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产生有效激励。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企业资源,搭建高水平实验设备平台,为交叉学科研究生科研活动提供硬件支持;在学术交流上,高校可以邀请不同研究类型和层次的教师、学生参与,丰富交叉学科研究生的交流路径,拓展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导师是研究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研究生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注意弘扬优良师德师风,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互动,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简历常态化的师生学术交流制度,充分发挥多学科背景教师的指导作用。

交叉学科融合多种学科资源,交叉学科研究生知识结构多元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探究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交叉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争创国际一流目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Jerry G.Gaff,James L.Ratcliff.Handbook o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ructures and Chang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394-395.

[2]Joseph J.Kockelmans.Interdisciplinarity and Higher Education[M].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9:307.

[3]Jones P,Merritt Q(1999).Critical thinking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in environmental higher education.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23(3):349-358.

[4]DigestofEducationStatistics:2011[EB/OL].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1/index.asp.

[5]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10):23-26.

[6]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at Oxford[EB/OL].

[7]張海,李哲,王以宁.日本研究生教育超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动向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120-128.

[8]高益民.日本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实践取向——以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81-85.

[9]高磊,彭大银,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及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3):26-30.

[10]李雪飞,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8):10-15.

[11]李红兵,闫卫华.加快交叉学科建设 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01):44-46.

[12]刘国瑜.论交叉学科与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35-37.

[13]罗英姿,伍红军.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机制设计新思维[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42-44.

[14]高磊.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15]高磊,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特性、动力及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32-36.

基金项目:燕山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815);燕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SZJG201905);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JX2019 JCJS03;JX2019HUJG01)

作者简介:袁晓明(1984— ),男,汉族,吉林白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消防水炮动力学、流体传动与控制、新型磁齿轮传动与控制。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