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2021-04-28 14:43徐小红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徐小红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转变,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文章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发,提出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人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走进外面的世界,拉近自身与外界的距离。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人生体会。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阅读也日益成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人文性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关照到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课堂显现出民主的色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人文主义出发,让学生感觉到尊重和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教与学同步,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和能量的传递,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较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没有满足教师的要求,教师可能会对学生缺乏耐心,没有用积极的话语回应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从而伤害到学生的自尊,降低其学习的自信心。此外,许多农村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比较深,没有及时运用新的教育模式,较少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由于没有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农村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对小学生的关爱和赏识,重视他们在课堂上的存在,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有更大的动力进行阅读学习。通过创设人文性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改观,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个性化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一定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理解性思维去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在情感的熏陶下得到一定的启发,培养审美情趣。

在农村阅读教学中,课堂过于沉闷僵化,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课堂上,许多教师一味地对课文进行讲解,只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在这种枯燥的课堂中,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课堂的主人永远是教师,学生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个性没有得到尊重,自然没有兴趣进行学习。

为改变学生对课堂一知半解的情况,农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文章描写的精妙之处,同时注重教与学的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与课文发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走进文本,使其真实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在阅读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多样化的朗读训练很有必要,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形成自己对事物的个性化见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教师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形式,使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使其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感染力,真正实现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新课改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语言知识,还要将情感培养、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美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除语言、文学外,对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戏剧、建筑、园艺等,都要有一定的接触,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的美学价值,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来的板书比较随意,往往是草草写下的,没能体现汉字的美感;有些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还夹杂方言,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没能将汉语的语言魅力体现出来;有些教师对语文学科以外,如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的讲解不到位,在涉及相关内容的介绍时,容易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

出于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小学生容易对知识渊博、聪明敏锐的教师产生崇拜心理,并不自觉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可以说,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农村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从而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热爱学习、开阔视野,真正成为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人。

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单调、机械的训练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课堂,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作为学生和文本、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渠道,阅读应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开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并探索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天性爱玩,在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合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探索。同时,教师要扩大学生的探索范围,使学生探索的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词语上,而要向句子、段落、特点、内涵等方面进行延伸。在阅读教学中,农村语文教师要指引学生,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质疑,打造一个充满挑战的探究式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需求。

综上所述,农村语文教师应该践行新课改下的课程理念,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人文性课堂、个性化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汉荣.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83.

[2]朱必文,江月红.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憾与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2):97-98.

[3]叶伟明.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6):54.

[4]陈斌.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J].新课程(上),2015(11):111.

[5]周惠金.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初探[J].新校园(上旬刊),2013(10):146.

[6]邢彦紅,景慧时,邢延奎.浅析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好家长,2018(12):116.

猜你喜欢
新课改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