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的价值及发展建议

2021-04-29 15:30孙西楠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建议中国

孙西楠

摘 要:语言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语言产业发展的好坏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因此,探索语言产业的价值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与综述,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语言冲突和趋同,并对其原因进行阐述。在指出语言产业的价值后,从五方面提出语言产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价值;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9-0138-0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建成,在此之前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自由贸易区成立的目的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联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互利互惠,合作共赢[1]。目前,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1—6月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额突破2 9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2]。这说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语言的作用不可忽視。语言不仅是中外交流的桥梁,而且发挥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语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显,语言经济学也应运而生,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相关学科体系并不完整,更多限于理论探索。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宽泛,不仅限于国家、民族和地区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还包含语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由此,语言产业逐渐形成,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新的产业形态,语言产业的价值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聚焦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探索语言产业的价值并提出发展建议,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实际意义也十分明显。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语言经济学最早由美国的马尔沙克教授提出,他提出了相关概念,使得人们开始探索语言的经济价值[3]。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人力资本,并且可以通过语言获得其他资本,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应当以潜在的经济效益为基础[4]。语言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本,也具有商品属性,还是一种公共产品。

语言产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表现在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语言产业并不在现代社会才产生,古代印刷业、近代同文馆等均属于语言产业的范畴,到了现代,语言产业的概念等才逐渐建立起来。语言产业的分类十分丰富,语言出版、语言艺术、语言培训等均属于语言产业的范畴[5]。从实际意义来看,语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值得探索,例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具有多种价值。

国际贸易理论中,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也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交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各个国家在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国家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借此完成国际贸易。这些国际贸易理论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中也同样适用,也是推进国际贸易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

从语言产业的研究来看,陈鹏(2012)对语言产业的概念、语言产品的边界和语言产业基本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5];李宇明(2019)对语言产品形态和产业业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语言产业的发展提出设想[6]。从语言价值研究来看,宋澔(2016)从资源和资本的视角解析了语言产业的经济价值[7];刘倩等(2020)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经济价值[8]。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语言体系来看,目前的研究侧重于语言人才方面的研究和建议,对于语言的价值以及语言与经济的互动影响的研究并不丰富。整体上来看,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中语言价值的研究并不多,也不够深入,部分研究仅限于对语言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并未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在于借助基础理论,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的价值,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冲突与趋同

(一)语言冲突

中国有56个民族,5大语系,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官方语言是普通话。而东盟十国的语言体系相对复杂,官方语言有泰语、马来语等,也有通用语言如英语等,还有少数民族的方言。由此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语言冲突难以避免。一方面,表现为语言政策的冲突。如前文所述,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官方语言存在差异,整个语言体系也存在差异,这是语言冲突的表现。另一方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需要进行商务交流或洽谈,语系的差异无法进行直接交流,只能依靠翻译或者使用通用语言英语,这就为初期的贸易合作增加了难度,所以也是语言冲突的表现。

究其原因,首先是文化差异。我国与东盟十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初期,文化并未走向趋同化发展,因此文化的差异就容易引发语言的冲突。特别是一些地区存在宗教信仰,如果事先并未充分了解则可能造成语言沟通不畅。其次,思维模式的差异也会表现为语言冲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尤其是经济方面,在未进行深度磋商之前很难形成统一的思想,因此容易引发语言冲突。最后,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行为规范方面,例如时间观念不同等,在商贸合作初期可能会造成语言冲突。不同国家的价值观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双方过程中也会不断表露出来。

(二)语言趋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受到政策以及现实贸易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语言逐渐呈现趋同化。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因此双方的文化和语言交流等方面也变得越来越顺畅。早在2004年,汉语就成为东盟国家的热门语言,例如越南国家的商贩可以使用简单汉语售卖商品。2013年,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成立,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双方的民间交流,也有利于为双方长久贸易合作关系奠定基础。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首先在国内健全东盟十国官方语言专业,为语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通道。

中国与东盟的语言趋同并非短时间内的发展结果,而是在不断交流、合作中慢慢形成的趋势。首先,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中国与东盟越来越多的交流也促进了语言的趋同。其次,经济区位影响。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地域相接,具有各自的优势资源,在交往过程中自然会促进语言的趋同化。最后,中国与东盟发展的历史缘由决定。早在21世纪初期,我国就与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合作协议,到现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双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行为规范等方面也逐渐走向趋同,因此这也是语言趋同的原因。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的价值

从我国的语言产业发展来看,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培育阶段,语言产业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总体来看,我国的语言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汉语产业培育缺乏重视。实践中我国更注重对汉语的推广,并未从汉语产业建设出发制定相关战略和规划。其次,信息化程度仍需提升。科技赋能,才能进一步促进语言产业的发展。最后,语言人才储备不足。语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需要不断储备语言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些问题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探索语言产业价值的同时解决。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看,语言产业具有经济、文化、情感等多方面价值,推动双方贸易关系的稳定,也有利于消除文化障碍。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价值进行阐述。

第一,经济价值。语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充分说明研究语言产业经济价值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语言产业与经济发展总是息息相关的。总体来看,语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具体来看,首先,贸易合作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随着贸易额的不断攀升,语言产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外贸交流与磋商过程中,需要语言架起桥梁,通过多次沟通最终达成贸易协议。不仅能够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往,也为双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其次,语言服务方面。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超过370亿元,在营企业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语言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推进语言产业的延伸,也可以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便利,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因此语言服务的完善也是语言产业经济价值的体现。最后,语言发行方面。语言发行主要指语音、文字等内容的传播与发行,例如书籍、语音制品等。通过语言发行可以促进语言产业增值,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文化价值。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的文化价值值得深思,如何借助语言产业消除文化差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价值表现在:其一,促进语言文化推广,体现语言的力量。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在语言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会带动文化的传播。例如,孔子学院、汉语桥等的建立与发展,有效带动了汉语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中,需要了解各自文化特征和相应习俗,才能更好地开展贸易合作,在此过程中就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其二,语言艺术的多样化可以增进文化交融。语言艺术的丰富也是语言产业文化价值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相关的表演活动等,如小品等形式。借助于语言艺术,我国和东盟各国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了解各自国家的文化,以更加丰富的艺术形式表达文化内涵,有利于双方的文化融合。其三,消除文化差异与障碍。文化差异是中国—东盟自由貿易区发展初期遇到的重要问题,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障碍呈现减少趋势,但是差异与障碍的存在依然会影响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因此,需要依靠语言产业的发展来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社会价值。语言产业的社会价值主要考察的是整体性与全面性,并非针对个体而言。其一,体现在语言教育方面。随着我国与东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汉语在东盟国家逐渐受到欢迎,相关的汉语培训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相应的汉语教师等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为汉语的推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一些院校也逐渐开设东盟国家的语言课程,例如泰语、越南语等,这些都是社会价值的具体表现。其二,体现在推动国家和企业发展方面。贸易合作与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促进双方共赢局面的形成,所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不仅对从事语言产业的企业数量增加有积极影响,而且从整体上看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的发展建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要发挥语言产业的作用,既应当看到语言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也应当合理开发语言资源,科学利用产业价值,推动产业完善与发展。为此,本文主要从我国角度提出了语言产业的发展建议。

第一,制定适合语言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产业形态来看,语言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并且相关的产业体系仍需完善。因此,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语言产业的问题,由政府主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语言产业发展战略。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在意识到语言产业的重要性之后,也都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进行定位[9]。另外,我国还应制定语言产业相关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当立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实际,从语言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制定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有利于语言产业长期发展的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将成为语言产业发展的指导,引导语言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合理开发利用语言产业的价值,形成良好产业发展环境。首先,我国应充分认识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语言产业的价值。前文已经阐述了语言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重要性,语言产业的推动和管理部门应当从产业发展实际和需求出发,按照相关战略及规划要求,引导语言产业良好发展,凸显语言产业价值。其次,开发并利用语言产业的价值。我国应尤其注重语言产业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因为经济价值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注重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增值,从而让语言产业更好地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服务。

第三,加强语言产业扶持与引导,构建规范的语言产业。语言产业的规范性是其稳定发展的充分条件,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语言产业应注重规范性。其一,应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的保护。依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我国应制定相关措施进行语言产业保护,避免出现过分强调语言传播而忽视产业发展的问题。其二,加强对自由贸易区内语言产业的扶持。这就需要政府发力,通过政策优惠、鼓励措施等推进语言产业的有序化发展。其三,加强对自由贸易区内产业的引导。从自由贸易区内语言的发展现状、贸易需求等因素出发,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必要指导,引导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向好发展。

第四,发挥信息科技的带动作用,促进语言产业智能化、专业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科技的辅助,特别是语言服务方面,借助信息科技可以实现智能化发展。其一,依托信息科技可以孵化新的语言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语音等,从而孵化出新的语言产业,为自由贸易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二,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可以实现语言产业转型升级。信息科技的变革总是能为事物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也不例外。随着信息科技的更新,语言翻译可以实现多语种同时切换,提高翻译精准度和速度,有效提升语言服务效率。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语言产业也会更加专业化。

第五,加强语言人才建设储备,带动产业发展。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言产业发展来看,初期时存在汉语教师缺乏、语言人才储备不足等情况,影响双方的交流,也不利于语言产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要推进语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建设储备。高校方面,应当设立更多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专业,让更多人才学习东盟各国的语言,从而为语言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语言人才自身方面,应当迎合自由贸易区发展需求,自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强化自身语言素养,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贡献力量。总之,语言人才建设与储备是语言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结论与展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外贸总额的提升而发挥巨大作用,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语言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因此关注语言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语言经济学以及相关的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语言冲突与趋同化,同时指出语言产业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应制定适合语言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语言产业的价值、加强语言产业扶持与引导、发挥信息科技的带动作用和加强语言人才建设储备。未来,随着语言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信息科技等新动能的出现,必将向智能化、专业化等方向迈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语言产业也将不断延伸,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黄伟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2]  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权威发布)[EB/OL].人民网,2019-08-01.

[3]  付慧敏,洪爱英.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语言竞争与语言规划[J].东北师大学報: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77-83.

[4]  赵春曦.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商论,2019,(8):255-256.

[5]  陈鹏.语言产业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2,(3):16-24.

[6]  李宇明.语言产业研究的若干问题[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2-19+123.

[7]  宋澔.基于资源和资本双重视角下语言产业经济价值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6,(11):94-97.

[8]  刘倩,芮亚楠,刘清杰,刘敏.“一带一路”视角下语言的经济价值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42-148.

[9]  褚鑫.语言产业经济发展基础及发展建议[J].税务与经济,2020,(1):56-60.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建议中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TPP对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