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3在肝门部胆管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1-04-30 01:35张宏伟王彩茹缪国东张化玉
河北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胆管

张宏伟, 王彩茹 , 缪国东, 张化玉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肝门部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恶性度极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且早期诊断率低。肝门部胆管癌对放、化疗不敏感,目前对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切除率较低,且术后易复发。胆管癌患者预后差,主要原因是胆管癌早期发展过程中发生周围神经浸润[1]。文献报告,胆管癌细胞可侵入周围神经丛发生神经浸润,从而发生转移[2]。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3(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M3,CHRM3)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是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受体。胆管周围神经递质的分泌对胆管癌神经浸润具有促进作用。范帅等[3]研究发现胆管癌神经浸润可能是通过激活CHRM3来促进癌细胞转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HRM3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探讨CHRM3与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关系,旨在明确CHRM3对评估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集的手术切除的69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及69例胆管癌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2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8.37±8.16)岁;病理分期:Ⅰ~Ⅱ期25例,Ⅲ~Ⅳ期44例;病理分级:低、中分化42例,高分化27例;无淋巴结转移27例,有淋巴结转移42例;有神经浸润41例,无神经浸润28例。纳入标准:①癌组织经专家鉴定均为肝门部胆管癌病理组织,病理组织符合肝门部胆管癌鉴定标准[4];②首次患肝门部胆管癌;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后配合完成此试验。排除标准:①并发其它恶性肿瘤患者;②曾经接受过放化疗患者;③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患者;④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直系亲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主要试剂及仪器:CHRM3抗体(批号:bs-4918R-2)购自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IgG二抗(批号:170-6516)购自深圳市安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PCC-200型生物显微镜购自东莞市谱标实验器材科技有限公司;RM2016型轮转式切片机购自德国徕卡公司。

1.3研究方法

1.3.1免疫组化法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HRM3表达水平: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先用10%甲醛固定,再用石蜡包埋,然后切片。切厚度约3~4μm的切片。使用二甲苯对切片进行脱蜡,然后在80%乙醇、95%乙醇、100%乙醇分别进行洗脱2min,待切片无水乙醇干燥后,加入鼠抗人CHRM3抗体作为一抗,4℃冰箱过夜,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三次,再滴加羊抗鼠二抗,进行37℃孵育40min,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固。微镜下观察拍照镜片结果。用试剂盒提供的阳性的病理切片作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

1.3.2结果判定:每个实验结果由三位专业人员独立判断评定。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CHRM3表达于细胞膜及细胞质,阳性表达为浅黄色、棕黄色或褐色颗粒。根据细胞染色强度,阳性强度评分:无色记0分,浅黄色记1分,棕黄色记2分,棕褐色记3分。任意选择3~5个高倍镜视野下(×400)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计分,评分标准:0分(细胞数<5%);1分(细胞数为5%~25%);2分(细胞数为26%~50%);3分(细胞数>51%)。根据染色指数(即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的评分乘积)大小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等级划分:0分代表为阴性(-),1~4分代表为弱阳性(+),5~8分代表阳性(++),9~12分代表强阳性(+++)。其中0~4记为阴性表达,≥5分记为阳性表达。

1.4随访:对所有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接受常规随访,随访时间3年,术后第一年内每隔4个月让患者入院复查一次,术后第2、3年,每半年让患者入院复查一次,并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死亡情况。本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4月30日,死亡患者以死亡时间作为随访截止日期。

2 结 果

2.1CHRM3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上的表达水平:CHRM3阳性表达于细胞膜及细胞质出现呈棕黄色或褐色颗粒。CHRM3在癌旁组织和肝门部胆管癌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25%和8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1。

图1 CHRM3在肝门部胆管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HE染色,×200,箭头表示肝门部胆管组织染色区域)

图2 CHRM3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2.2CHRM3表达水平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CHRM3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有关(P<0.05)。见表2。

2.3CHRM3表达水平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Kaplan-Meier法显示CHRM3阴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3.69±0.76)个月,显著长于CHRM3阳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3.37±1.02)个月(t=5.029,P=0.025)。见图2。

表1 CHRM3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n(%)

表2 CHRM3表达水平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表3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2.4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CHRM3阳性均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神经浸润、CHRM3阳性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0,95% CI为1.574~2.593;HR=2.303,95% CI为1.259~3.468,P均<0.05)。见表3。

3 讨 论

胆管癌包括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发生于神经纤维外部,神经浸润是其癌细胞转移的独立的形式[5]。胆管癌细胞神经浸润方式主要为神经周围间隙内生长,其次为神经纤维内弥漫性生长。研究发现,肿瘤主病灶区无神经纤维分布,但在肿瘤由肝门部胆管壁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后,易发生肿瘤神经浸润。

肿瘤侵袭和转移与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密切相关[6]。有文献报道,肿瘤细胞可沿神经突触向神经节迁移生长,肿瘤细胞的迁移具有方向性[7]。CHRM简称M受体,是一种单链跨膜糖蛋白,由460~590个氨基酸组成,在周围神经系统的腺体分泌、平滑肌收缩等中具有重要作用[8]。CHRM3是M受体中的一种,是参与分泌液体的外分泌腺细胞的G蛋白偶联受体,由七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在外分泌腺、神经和血管平滑肌等不同的器官系统中均有表达[9,10]。CHRM3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具有表达,且可与多种信号通路相连,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活化后的CHRM3能激活下游的mRNA,进而调控不同信号通路,促使细胞发挥不同的功能。Vasamsetti等[11]研究显示,结肠癌组织中检测到CHRM3过度表达,其表达较正常结肠组织增加了2~128倍,CHRM3的活化促进了结肠癌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大多数来源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癌细胞可合成和释放乙酰胆碱,扮演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生长因子角色,可刺激细胞生长。Felton等研究显示[12]在结肠癌中,CHRM3活化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肝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支配,这些神经来源于围绕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的内脏神经和迷走神经。在肝癌中发现,肝脏受迷走神经支配,迷走神经可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能够与肝癌细胞上CHRM3结合,使CHRM3活化,活化的CHRM3可激活其下游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转移[13]。关于CHRM3,在前期研究中发现[14]胆管周围分泌的神经递质会诱发胆管癌神经浸润,而胆管周围分泌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主要依靠CHRM3。本研究发现CHRM3在癌旁组织阳性率显著低于肝门部胆管癌组织阳性率,提示CHRM3可能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有关。病理分析发现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CHRM3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有关,提示CHRM3可能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病情发展,猜测CHRM3可能通过促进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神经浸润发生从而促进病情发展。Kaplan-Meier法显示CHRM3阴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CHRM3阳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多因素分析表明,神经浸润、CHRM3阳性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CHRM3阳性患者可能易发生肿瘤复发,对该部分患者在治疗和术后恢复中应及时发现、治疗,避免不良预后。综上所述,CHRM3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有关,有望成为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监测指标。但本研究中CHRM3参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肝门胆管癌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肝门部纤维板块对胆道闭锁腹腔镜手术的影响分析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X线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