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知识产权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1-04-30 16:56宋小芹
中国新时代 2021年4期
关键词:借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宋小芹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者的“定心丸”,支撑企业安心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

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2月12日,牛年首日电影票房逾17亿元,同时创下中国影史单日总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新纪录;

2月18日,国家邮政局公布,春节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约6.6亿件,同比增长260%……

2021年春节,频频传来的捷报、屡创新高的数据,让人们再次真切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对知识产权“高地”的争夺也无疑将更加激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引领下,知识产权领域要勇于破解相关体制障碍,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发挥应有的引擎作用,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基

2021年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0万件,同比增长17.1%;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2万件,其中国内申请人提交6.7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7.7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3.2万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14375件,同比增长72.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并向科技界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已明显提升,而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我国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的总次数达到138.6万次,是“十二五”期间的2.5倍,年均增速达到23.7%,超过“十二五”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到4705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1倍。2020年专利运营次数达到40.5万次,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558亿元,均是“十二五”末期的2.8倍。发明专利、战略性新興产业和跨省域专利运营数量大幅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达到28.1万件,占总量的12.3%,较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共24.6万家,较2019年增加3.3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2.2万件,占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近六成。高质量的专利是企业高效快速发展的内置驱动力,能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内核驱动,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

现在,不仅航天、航母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让中国人获得自豪感,很多企业,比如腾讯、百度、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让智能生活走进了大多数国人的日常生活,这些企业在享受了巨大市场红利的同时,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厚积薄发,用专利布局未来技术制高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成了对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新版专利法对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专利的实施与运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以及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依据。

除了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之外,2020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构建横纵协调、点面结合、社会共治的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全国“一张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说,中国目前共有维权援助机构1000余家,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2020年共办理维权援助申请3.3万余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4.3万余次,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参考意见9384件。另外,目前全国参与维权援助服务的高校达到194个、社会组织386个,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5200余人,维权援助专家5100余人,维权援助社会共治力量日渐充实。

面向“十四五”,中国正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以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措施不断加码,创新活力将被更大地激发,会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澎湃的新动能。

顺畅知识产权转化通道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更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运用的桥梁和纽带。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运用获得了实际价值。知识产权本身也以更多、更丰富的形式融入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力。转化运用是知识产权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知识产权加速转化运用过程中,高价值核心专利的价值充分凸显。

以2020年颁发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为例。本届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中,全国共推荐了2479项专利参评,数量为历年之最,最终评选出30项中国专利金奖,1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40项金奖获奖项目从实施之日起至2018年年底,新增销售收入6600亿元,新增利润629亿元,新增出口1363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介绍:“本届获奖项目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出了制造业的‘大国重器,解决了一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据统计,在766项获奖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占比为62%,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占比为8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使其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将知识产权从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财富,有赖于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通过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实现知识產权的市场价值,在这方面,我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早在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制定了“1+2+20+N”的全国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加快了专利运营服务业态的发展,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的快速应用和技术升级。

2017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创新资源集聚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城市为载体,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先后惠及苏州、青岛、郑州、长沙、宁波等24个城市。

2020年,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希望经过三年时间,在重点城市构建起规范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的制度规范,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实现,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我国知识产权运营链条上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比如,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知识产权产出“大户”,尽管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但仍然较为缺乏专业运营人才,知识产权转化效率和质量仍待提升。同时,一些企业手握知识产权,但由于缺少对接主体和转化应用的配套支撑,知识结晶无奈被“束之高阁”。

对于知识产权,创造是源头,运用是目的。怎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直接决定着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效果。针对企业的创新动力如何激发,研发持续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难点问题,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展开热议,为创新主体释放活力“把脉出方”。

“重大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面临着信息、技术和市场壁垒,还存在政策机制不够细化、用户应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建议,完善成果转化应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转化应用积极性。

“民营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但没有市场就没有创新试错的空间。国家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也是对中小企业创新的保护。”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霍涛认为,对部分行业,可以适当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中小型民营企业有更大空间去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者的“定心丸”,支撑企业安心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如何让知识产权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仍需下大气力,以系统性、全局性、长远性统筹部署,“精雕细琢”知识产权运营链条,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与实体产业紧密融通,让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效益加速显现,促进“中国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

猜你喜欢
借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专利
借力使力 巧解难题——以简谐运动为例
借力大数据 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
发明与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借力上合,山东绘出更大“朋友圈”
An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润和借力音乐
专利缴费日的确定与裁判规则的遵守——兼评伦德简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纠纷案
我校6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