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疫情新发形势分析

2021-04-30 19:23王晓亮姜培闫硕冯晓东
植物保护 2021年2期

王晓亮 姜培 闫硕 冯晓东

关键词农业植物检疫;疫情快报;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形势分析

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制定的第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5),植物检疫的定义是:“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人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因此,植物检疫是由官方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目标是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人、扩散和蔓延为害,从而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产业安全和生态安全。检疫性有害生物高效监测预警,辅以完善的植物疫情报告制度,是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根据疫情报告,及时分析总结植物疫情发生形势,有利于研判疫情,分类施策,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我国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于2010年制定并发布了《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农业植物疫情报告的制度基础。根据条例和管理办法,我国的疫情报告有3种,疫情快报、疫情月报和疫情年报。疫情月报主要反映疫情月度实际发生情况,目的是掌握疫情月度总体情况和消长动态;疫情年报主要反映疫情年度发生情况和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疫情快报,指县(市)级植物检疫机构需在36h内将农业植物疫情层层上报至农业农村部。

疫情快报对各级上报植物疫情有明确的时限要求(36h):市(地)、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在12h内报告省级植物检疫机构,省级植物检疫机构经核实后,应当在12h内报告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在12h内报告农业部。疫情快报是以市(县)级行政区划为报告单位,内容包括了发生有害生物名称、地点、危害程度、应急处置措施等基本信息。疫情快报既能反映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新发情况,也能反映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县级、省级和全国的空问分布情况。为了准确掌握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疫情新发动态,本文整理了2010年-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快报,分别从时问维度上年度的总体变化情况、空问维度上县省级的发生变化情况和有害生物种类的趋势情况等方面开展分析,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疫情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研究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1新发疫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如表1所示,疫情快报期数和涉及县级行政区划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4年两者均在100以下,2015年双双破百,2018年达到最高位。年度疫情快报涉及的有害生物数量较为稳定,最低为2013年的11种,最高为2015年和2017年的15种,最高年份新发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也仅占我国30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总数的二分之一,年度疫情新发有害生物种类局限于部分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年度疫情快报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划数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3年为17个以下,2014年首次突破20个,2018年达到最高位。每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都在省级行政区域新发,但年度间差异较大,疫情在省级行政区划新发方面并没有明显趋势。

2我国南方省份植物疫情发生情况严重

根据表2,2010年-2018年,青海、西藏兩省没有疫情快报。从省级行政区划疫情发生数量上来看,在超过6种有害生物发生的1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有11个为南方省份(秦岭一淮河线为界)。从县级行政区划疫情发生数量上来看,在超过20个县级行政区划发生疫情的19个省级行政区划中,14个为南方省份,且前10位均为南方省份。总体来说,我国南方省份植物疫情发生情况较为严重。

3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情况

2010年-2018年,30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中,7种没有疫情快报,分别为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is(Miyake)、十字花科黑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 McCul-loch et al.、玉蜀黍指霜霉Peronosclerospora may-dis(Racib.)C.G.Shaw、内生集壶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Percival、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毒麦Lolium temulen-tum L.等。

根据表3,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Swingset al.、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mosaic virus、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Schaad et al.等6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超过10个省发生,新发省级行政区划范围较大。从县级行政区划数量上来看,稻水象甲、红火蚁、扶桑绵粉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等6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超过50个县级行政区划发生,新发县级行政区划范围较大。

4讨论

从疫情快报年度时问变化情况来看,2010年-2018年,在植物疫情年度发生种类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疫情明显逐年扩散至新的省级行政区划。疫情新发县级行政区划/有害生物数量比值呈上升趋势,说明疫情总体逐年在更多的县级行政区划新发。一方面疫情新发突发态势明显,另外也反映出各省、县级植物检疫机构能够及时地发现疫情并上报,这对将疫情扼杀控制在萌芽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各级植物检疫机构也要明确认清疫情新发的严峻形势,尤其是要系统掌握周边疫情发生情况、本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和贸易情况,加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工作,特别是科学地确定本地区重点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重点监管的植物及植物产品,有的放矢地强化监测预警。

从疫情快报空间变化情况来看,2010年-2018年,除去西藏和青海没有疫情快报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划均有疫情快报上报,但南方省份疫情新发数量和种类要远高于北方省份。主要是因为疫情新发数量较多的稻水象甲、红火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主要寄主种植区、繁育区、适生区都在南方省份。国家层面,对于南方发生的红火蚁、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疫情,应持续关注并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南方各省份,需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的联防联控,仅靠一省的单打独斗是无法控制类似稻水象甲这样已在20个省份发生的疫情。

从涉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来看,2010年-2018年,7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没有疫情快报,有寄主作物的因素,比如烟草环斑病毒寄主作物烟草,为国家专营,因管辖权的限制,植物检疫部门很难深入,而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内生集壶菌、毒麦,其主要寄主作物或为害作物近年经济价值不高,受关注度不够;更多的是因为监测检测能力因素,如蜜柑大实蝇因其生活习性1年1代,且形态学鉴定困难,十字花科黑斑病菌和玉蜀黍指霜霉至今没有能应用于田间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等。2010年-2018年间,昆虫、线虫、细菌、真菌、病毒、杂草的疫情发生县级行政区划数分别为598、29、189、18、40、24个,绝对量上可以得出昆虫的疫情快报数量最高,而线虫、真菌、病毒、杂草数量相对少很多。30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中有昆虫10种、线虫2种、细菌6种、真菌6种、病毒3种、杂草3种,将疫情发生县级行政区数与种类数相除,比值分别为59.8、14.5、31.5、3、13.3、8,这一数值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疫情种类的报告量,依然是昆虫最高。造成这种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昆虫比较容易靠肉眼鉴定识别,而除去杂草以外的真菌、细菌、线虫、病毒,田间识别较困难。同时,基层一线植物检疫机构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工作仍然是“脚走、手摸、眼看”,望闻问切仍是基本手段。要真正的重视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一方面需要联合科研教学单位,开发研制細菌、病毒等有害生物的田间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并加强在疫情确认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需加强针对农业植物检疫员的基础培训和考核,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和鉴别特征应是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此外还需要通过新一轮的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为一线农业植物检疫机构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