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血瘀型慢性胰腺炎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效果分析

2021-05-06 02:15穆广春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针药肝郁脾虚

穆广春

(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130)

慢性胰腺炎是由各种原因所引发的胰腺实质、胰管不可逆性慢性炎症,由于胰腺的纤维化是不可逆的,临床上无法根除疾病实质,故多采取对症治疗,如补液、抗感染、止痛、抑制胰液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无法消除患者的吸收障碍、消化功能紊乱、腹痛等症状[1]。对此,研究者们根据患者的病因和证型尝试给予中医综合治疗,通过中药汤剂和针灸等方法给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胰腺炎肝郁脾虚血瘀证患者,观察针药结合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

1 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胰腺炎肝郁脾虚血瘀证患者,均与慢性胰腺炎肝郁脾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相符,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0.49±11.13)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43±11.17)岁。组间比较平均年龄、男女性别分布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采取两两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①补液,平衡酸碱与水电解质。按照1日量为患者补充基础补液脂肪乳氨基酸,每日静脉注射35 mL的氯化钾+450 mL的生理盐水。②止痛。泵入盐酸哌替啶,每次90 mg。③抑制胰液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每日静脉滴注35 mg奥美拉唑。④抗感染。每日静脉滴注1 g甲硝唑和0.25 g左氧氟沙星,疗程1个月。

研究组加行针药结合治疗。①疏肝健脾化瘀汤:柴胡25 g、当归20 g、白芍20 g、木香15 g、川楝子15 g、厚朴15 g、生大黄15 g、栀子15 g、青皮15 g、茵陈15 g、红花15 g、五灵脂15 g、莪术15 g、黄连15 g、威灵仙15 g、虎杖15 g、清半夏15 g。加减方:腹痛严重者加用元胡和乌药各15 g;脾肾虚寒者加用肉桂、附子各10 g。以上药材用水煎煮,每日1剂,300 mL,早晚各空腹服用1次,连续1个月。②针灸。取主穴:肝俞穴、足三里穴、天枢穴、脾俞穴。取配穴:支沟穴、曲池穴、行间穴、合谷穴、公孙穴、中脘穴、腹结穴、内关穴。消毒各穴位及周边皮肤,向脊柱方向倾斜45°进针,先主穴后配穴,待得气后以弧度括针法和锁针术对每个穴位进行中等强度的捻针,30~50次,待针感扩散后留针0.5 h,拔针。每日1次,连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6和IL-8)纳入组间对比,判断患者炎性反应的改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IL-6和IL-8水平经统计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和IL-8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研究组IL-6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3 讨论

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西医的原则是改善疼痛和水电解质紊乱,抑制胰液分泌,减少患者炎症,预防可能发生的应激性溃疡等。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盐酸哌替啶、氯化钾等药物进行了对症治疗,从治疗结果中可见,对照组经治疗后,IL-6、IL-8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炎症状态改善也不明显。研究组采取针药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中医学将胰腺炎归到“胁痛”“腹痛”及“胰痹”范畴,属于里实热证,将其病因总结为肝气郁结、情志不调、外邪入侵、气血瘀滞、脾胃横犯,即肝郁脾虚血瘀证[2]。可以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其中,疏肝健脾化瘀汤中的君药甘草、茵陈、青皮、栀子、柴胡可以疏肝理脾,臣药木香、川楝子、厚朴、大黄可以理气通滞,佐药虎杖、黄连、清半夏可以化湿清毒,使药威灵仙、红花、白芍、五灵脂、莪术、当归可以祛淤散结,诸药合用可以有效改善胰腺纤维化病理变化[3]。针灸主穴足三里、天枢等,可以活血通络、疏通脏腑之气,针灸配穴合谷穴与曲池穴可以清热理气,针灸行间穴和内关穴可以调和胃气,针灸支沟穴可以宣通三焦气机,诸穴针刺,可以达到双向调节脾胃运化、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和消化吸收的功能及清除炎症因子的目的[4-5]。研究组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患者IL-6和IL-8水平降低显著。

猜你喜欢
针药肝郁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